|
“天才少女”是6月13日的新闻热点。一个中专在读女生,获得了阿里数学竞赛预赛名列前茅的成绩。瞬间燃爆全网。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心情很不好,有失落感和怀疑。因此,我保持了一贯的冷静态度,对这类反常识热点新闻不予置评。对于朋友给我转发的新闻,一律回应一个“意味深长”表情符,以示礼貌。
肯定有很多人不理解:出现了“天才少女”,你为什么会心情不好,莫非是羡慕嫉妒恨?事实上,作为一个十几年教龄的长期从事高等应用数学教学的教师,突兀闪现的“天才少女”,彻底颠覆了我对于数学教育与学习基本规律的认知体系,令我感到困惑和迷茫,当然会心情不好。
人才的培养,能力的形成,一定需要长期的过程和艰苦的努力,中间绝无捷径。这是教师的基本职业信条。对于所谓的“天才”,比如奥运冠军,广大社会公众只看到荣誉光环,却不知道他们在成功的背后曾经付出过多少努力和艰辛。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很清楚任何所谓“天才”都经历过曲折的成长历程。每一只矫健的雄鹰,都曾是稚弱的小笨鸟。没历尽挫败,没流够汗水,绝不可能有好成绩!
阿里数学竞赛,试题涉及知识大抵是大学本科高等数学范畴,但是,即使是名校非数学专业的优秀本科生,求解竞赛题仍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大学学时有限,课程多,学生们缺乏足够的时间对所学的知识深刻思考消化。一个中专在读学生系统性掌握高等数学,是不具有实践可行性的。无论阅读、思考和练习时间,还是知识储备,都缺乏起码的条件。
新闻爆热后不久,就有一些细心的网友从阿里官方宣传视频中发现了不少细节漏洞。当看到涉事少女把公式“$\dot{Z} = b$”抄成了“主 = 6”时,以及县教育局通报该女生中专期末考试网传的不及格成绩为真,其实作弊的真相就已经昭然若揭了。我也就放下了悬着的心。
但是,很多人对这一事件的情绪立场却跟我恰恰相反。他们对“天才少女”的出现感到激动和兴奋。直到11月官方通报,事件彻底完成反转,还有人感到遗憾和惋惜。我觉得,这些人的心态也跟我相反:他们在潜意识里乐见甚至期盼对传统教育体系的颠覆。肯定没人会关切世上多一个少一个所谓天才,对人类科技进步有多大影响。但如果出现一些颠覆现有学历教育体系的事例,那必定可以成为一些人否定学历,奚落读书人,甚至鼓吹“读书无用”的谈资。而事件反转,“天才少女”根本不天才,失却了谈资,他们当然会感到不快。
这些人包括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和尽管学历不低,但连基础数学素养都不具备者。不少人会使用道德绑架对质疑“天才少女”的学者进行网暴。其中有两个法学界中老年网红教授,居然指责质疑者“涉嫌违法”!这才是此次事件彻底尘埃落定后全社会最应该深刻反思的。
最后补充一下。以前不知道这个数学竞赛,6月份我好奇试做了一下决赛题目。我教研究生的《矩阵分析》和本科生的《数值分析》,应用数学赛道对我正合适。题确实难,但花点时间思考,我本人还是可以求解出一些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8 0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