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小兵读研记》的
第26回
“哎呀!我真是服了啊!”
“这个编辑真是,审稿人都没提这么多意见,头回见这样的……”小兵抱头崩溃。
“不就是修改文章见刊前的编辑排版修改吗,怎么还让你抓狂成这样了?”
“你来看看。”眼见一张pdf上很多红色笔记圈出的修改标记。“我都已经改过一版了,你看看,整篇文章到处是我的修改后标记,你猜怎么着,刚返回1天,又发来一版,比第一版修改的还要多!”
“我这真是排版修改吗?审稿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多修改意见,一个中文核心这么严格的吗,之前发文章也没遇见过啊……还都是要2天内修改,我还在忙着别的事,已经熬了2个晚上了/(ㄒoㄒ)/~~”
然后,大兵的一句话,让小兵沉默了:
“那他提的意见有道理吗?”
……
“有一些还是有道理的吧,确实……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够严谨和清晰。不过,有些他的标准我感觉挺不习惯的,有点不理解。”
晚上小兵辗转反侧,心里产生出一个想法:与其抱怨别人找自己的“麻烦”,更应该从“挑刺”中总结学习,发现问题,积累经验。
平心而论,像这样有人能够细致的给自己修改文章的机会真的不多,而且看得出来,编辑老师真的看的非常的仔细(从他将小兵第一版修改稿打印后用marker笔整齐的标记出修改内容,可以看出应该是一位年长、且严谨的老师),提出的一些意见在斟酌之后确实有道理,应该感谢对方付出的精力。如果没有从中留下点什么,确实有点不划算。
于是,小兵决定总结一下几位编辑老师们提出过的问题。
1. 文章中名称不统一
“为什么说名称不统一呢?我也没觉得有这个问题啊?”
但是当小兵通篇检查全文后,发现确实有这样的情况,比如“原料液”、“细胞培养液”、“”细胞培养料液”、“原液”,其实说的是一个东西,小兵觉得能理解,但是编辑老师认为这就叫名称不统一,读者并不能确定是否指的同一种。再比如"A蛋白",有时候写“A”,有时候写的“A抗原”、还有时候说的是“蛋白”、“抗原”,会导致读者读起来不够流畅。
但是“鉴定”和“检测”等词也要求统一,小兵确实不习惯。
2. 结果中混杂描述方法和讨论
“纳尼?可是我英文文章里也会偶尔有几句简单的方法描述和结果讨论啊,也没人说我有问题啊?”
不同的期刊结构要求是不同的,英文中经常为results and discussions,conclusions,但是中文期刊中往往是结果、讨论,并未将讨论和结果放在一起,因此按照英文的写作习惯,结果吃了大亏。
实验方法的描述全部都放到方法中,不要在结果里再重复描述,直接以“xxxxx的结果如图x所示”开始即可。
在结果中出现的方法必须都要在方法中体现,不能因为操作简单而不在方法中描述。(这样应该是为了避免看到此处的时候读者觉得莫名其妙。但是在一些文章中也有这种不复杂的操作直接在结果中描述的,所以……你怎么看?)
诸如“该结果与xxx报道的一致”这类与其他工作的比较放在讨论部分,而不应出现在结果部分。
3. 结果部分的内容、标题应与方法部分一一对应
这样逻辑性比较清晰。举个例子,结果为酱油加量对红烧肉口感的影响,方法里面就应该有“酱油加量对红烧肉口感的影响”这一试验的具体做法,哪怕里面用的A\B\C检测方法,不能只在方法里写A\B\C是怎么测的,而不说酱油加量影响具体是怎么做的。
此外,操作方法应该清晰明确,例如酱油考察了1 mL、1.5 mL、2 mL、2.5 mL,不能在方法里写成1~2.5 mL,而要把具体哪些体积写出来,因为1~2.5 mL这个范围到底是哪几个体积是不明确的。
4. 语言逻辑性出现混乱
逻辑性的混乱可能出现几种情况,比如:
实验方法中各方法出现的顺序,是否与实验结果中出现的顺序相对应。这点其实与上一条是一类问题。
在实验方法中的描述,是否有把使用的是什么样品说清楚?比如xxxx检测,是否有说清楚是哪些样品要进行这项检测。这点可能会被忽略,觉得只要说清楚这个方法的流程就可以。但如果不说清楚具体是哪些样品,读者在理解上就没有办法跟着逻辑顺畅的流动下去。
在描述实验结果时顺序混乱,一会儿说图1,一会儿说表1,一会儿又回到了图1。应该介绍完一个图表的结果之后,再说另一个。(这点老兵也跟小兵讲过这个问题,但是在写的时候小兵以为自己是这么写的,但其实写出来是那样的。)
5. 语言、用词
从修改中能看出不同的编辑老师似乎有着不同的习惯。
比如这次的文章中,编辑非常坚持地对一些词语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及”改为 “和”
显微镜“检测”改为“观察”
“本研究”、“本文”改为“本试验”
“根据”改为“按照”
“从而”改为“进而”
极大的影响,“的”应该为“地”
当描述结果的时候,编辑老师要求全部改为“xxxx的结果如图x所示”,而像“图5的结果显示了xxx”这种说法被要求修改。小兵觉得这点不是很有必要。
还有其他的问题如:语句太长、太复杂,理解困难。
没想到吧,英文写作经常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中文原来也会。修改方法包括用逗号将句子缩短,把一些不必要的字或语句删掉。
具体技巧不详,但可以有一个原则,删掉以后对理解这句话意思影响不大的,就可以删掉。关键在于发现哪些地方不凝练,需要精简。
6. 标点符号、单位
期刊提供的常见的单位符号和表述错误:
这次修改完,小兵最大的感触是:
无论多细心,都不为过
从撰写到审稿,再到排版前的编辑修改,每次修改都会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错误。有些问题是之前不懂,有些是因为不够仔细,心存侥幸,觉得有点小问题也没关系,甚至都没有仔细对照期刊模版和要求一一检查。比如下图中,标点、字体的问题其实不是不知道,就是没注意到。
这些低级的问题被编辑指出时,小兵感到非常的惭愧,这种写作规范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毛病,也不禁感慨,编辑老师真是火眼金睛。
小兵再一想,其实为什么会有很多撰写错误呢?就是因为平时根本没有养成习惯,所以对这些小问题才不够敏感。
更甚者,已经被指出过的问题,在第二天的修改和以后的写作中也丝毫不改!
这样不论经过多少次的修改,还自愿停留在原地。小兵暗自下决心,不要如此。
小兵正在撰写下一篇文章,重新拿出来一读,总结出的问题很多都存在。于是,小兵拿起键盘,开始了大刀破斧的修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