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花镜 说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ojp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博文

植物故事 |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植物恢复计划 精选

已有 4290 次阅读 2024-4-19 11:2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苏格兰植物恢复 Scottish Plant Recovery

对于受威胁的植物恢复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雄心勃勃的大规模自然恢复项目正在出现新的机会

——Aline Finger,苏格兰植物恢复项目负责人


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有一项任务是 讲好中国植物故事。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植物学故事 提供了启发性案例,华南国家植物园 “琪林科学讲堂”解读科学前沿讲述科学故事也有类似的理念。无疑我们可思考借鉴并不断探索

        2023 年初爱丁堡皇家植物期待为期三年的苏格兰植物恢复项目,旨在10种濒危物种的10,000株植物恢复苏格兰各地。这项工作得到了自然恢复基金的支持,通过增加苏格兰各地精心挑选的地点的数量和遗传多样性,将改善五棵树、四朵花和一种蕨类植物的生存前景。

1 苏格兰植物恢复团队考察苏格兰边疆区,探索将濒危植物移栽到边疆区森林正在恢复自然的地点

    所有物种都需要遗传水平的多样性,能够适应和避免密切相关的个体之间繁殖的负面影响。对于以小型、孤立种群形式存在的稀有和受威胁物种来说,保持足够遗传多样性可能是较难的问题。为了应对低多样性的影响,该项目将从广的地理区域收集每个物种,以捕捉可用的变异。众所周知,苏格兰人口的多样性水平特别低,收集将扩展到气候相似的地区,例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图2 丽贝卡·德鲁(Rebecca Drew)(RBGE)向伊恩·麦克唐纳(Iain.jpg

2 丽贝卡·德鲁(Rebecca Drew)(RBGE)向伊恩·麦克唐纳(Iain Macdonald)(NatureScot)展示级联的设计和建造,以满足山羊臭虎耳草生长的精确要求

爱丁堡植物园苗圃设施中培育和繁殖后,这些植物将被送回合适的地点,并采取措施将意外传播疾病的风险降至最低。基因检测将为不同来源的植物合提供信息,以确保建立具有较高多样性水平的种群。

3 威奇榆树 软木扦插在雾气繁殖下,这种技术直到现在才用于该物种繁殖

希望通过在最合适的地方建立基因混合种群,可以启动通过自然再生来维持的恢复。注意将物种的生态要求与受体地点相匹配是成功的关键。这将建立在植物园多年苏格兰珍稀植物保护经验的基础上。

4 轮叶黄精是稀有的原生林地植物,仅限于珀斯郡的九个小种群,几乎没有幼苗证据

物种恢复工作将在苏格兰各地进行,并得到已经参与景观规模自然恢复的土地所有者的支持。苏格兰植物恢复项目负责人艾琳·芬格(Aline Finger)解释说:对于受威胁的植物恢复来说,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雄心勃勃的大规模自然恢复项目正在出现新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可能不会自行繁殖的植物来为这些项目增加价值。

苏格兰植物恢复项目的十个物种

光叶榆Ulmus glabra 当地名威奇榆 受到荷兰榆树病的威胁。

欧洲野苹果Malus sylvestris 受到与栽培苹果杂交的威胁。

阿蓝白面子树 Arran whitebeam Hedlundia arranensis 易受偶然事件影响的种群数量少。

阿蓝服务树Hedlundia pseudofennica  假丝茅,易受偶然事件影响的种群。

卡塔科尔白面子树 Hedlundia pseudomeinichii 易受偶然事件影响的种群。

轮叶黄精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 容易发生山体滑坡的河边栖息地。

小黄牛山罗花 Melampyrum sylvaticum 受到栖息地丧失和退化的威胁。

高山蓝蓟Cicerbita alpina 因过度放牧而受到栖息地丧失的威胁。

岩蕨 Woodsia ilvensis 受到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山羊臭虎耳草 Saxifraga hirculus 受到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图5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 苏格兰植物恢复6 大亮点.jpg

5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苏格兰植物恢复 6 大亮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98-1430379.html

上一篇:植物园历史 |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科学和保护贡献
下一篇:植物故事 | 阿蓝岛的独特树木
收藏 IP: 124.42.240.*| 热度|

7 许培扬 杨正瓴 高建国 崔锦华 晏成和 郑永军 汪运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