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在我心中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健康在我心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教授

博文

《健康在我心中》2009版再版前言

已有 4622 次阅读 2009-2-3 01:00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091月初,《健康在我心中》健康讲座已应邀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讲了160多场(见附录3),直接听众40000多人。无论是在社区小教室,企业大礼堂,大学报告厅,还是在人民大会堂讲坛,我都能感受到国人需求健康信息的渴望和追求健康的热情。在听众的提问和反馈中,《健康在我心中》与时俱进。有认真的听众听了多次,告诉我每次听都有新内容,新收获。我也感到四年多来,讲稿的内容已经多次更新,充实,完善,这本小书也有必要再版了。

感谢《人民军医出版社》和焦健姿编辑决定再版这本小书。给了我一个全面修改完善本书的机会。

当我在2004年开始倡导自我健康管理(要想健康主要靠自己)的理念时,没有多少人理解。我的一位学校领导在一次会上还半开玩笑地说“老黄,您这是(凌晨)两点钟叫的鸡。”2005年讲稿已经成书,但辗转反复几家出版社因怕担风险一直拖到2006年才被《人民军医出版社》接受出书。2006年当我在这本小书的封面上写明“不相信健康主要靠自己的朋友没必要阅读本书”时,也有善意的朋友建议不要说得这么直白。今天,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认识到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朋友在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徐州的一位朋友甚至将“健康在我心中”六个字写成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中。我觉得,健康管理的理念已经进入国人的生活。今天,我可以说自我健康管理至少已经是凌晨5点钟的鸡鸣了,健康管理已经如喷薄欲出的红日出现在中华地平线上了。

健康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找出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然后,通过科学的方法去消除或减少这些危险因素,使我们活得更好,活得更长。这些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可以与个人生活方式和习惯有关,可以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关,可以与遗传因素有关,可以与医疗卫生系统有关。七十年前,人类还没有系统的和科学的证据支持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那时候,我们只知道有病可以去医院找医生看病。想健康不知道该去哪里,也不知道找谁寻求帮助。今天,感谢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的努力,人类积累了足够的科学证据支持健康危险因素和健康及疾病之间存在的关系。如吸烟与肺癌有关,高血压与心肌梗死有关,肥胖与糖尿病有关,居住拥挤与传染病的传播有关,医院内感染和住院死亡有关,等等。在这里,吸烟,高血压,肥胖,居住拥挤,医院内感染都是健康危险因素。那么,消除和减少这些健康危险因素,就有可能远离这些相关疾病和死亡,保持健康。

从健康和疾病的角度来观察人群,人群可以分为三类:没有病的,有小病的和有大病的。对于没有病的人来说,可以纠正的健康危险因素有两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危害健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于有小病和大病的人来说,除了上述两类健康危险因素之外,还有危害健康的医疗卫生系统因素。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这些危害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我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准备分别为上述无病,有小病和有大病的三类人分别写一本书。为无病人群写的一本自我健康管理的书已经在2004年出版,书名叫《最大回报,健康投资》。无病的人主要是不知道怎么防病保健康。所以这本书主要是提供如何预防疾病和通过纠正健康危险因素保护健康的信息。第二本书主要是为有小病的人写的。得了小病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来管理小病而产生害怕,害怕小病不马上治会带来的可怕风险:大病或死亡。在恐惧和心中无数的情况下去接触医疗卫生系统,在今天很不理想的就医环境下最可能的结果是:在不该去医院的时候去医院反而事倍功半甚至影响健康。所以这本书主要是提供如何科学地管理得了小病时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风险的信息,将应对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常见的200多个症状用通俗的看图识字的形式告诉读者。由于种种原因,这本书前后历时11年,将于今年上半年出版,书名暂定为《最小风险,应对小病》。第三本书主要是为得了大病或必须去医院和医生打交道的人写的。已经有足够的资料告诉我们,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充满健康风险的地方。美国医学研究所的资料显示在美国每年死于医疗差错的人数大大多于工伤死亡人数。美国每20个住院病人就有一个在医院内被感染,每年因医院内感染死亡的人数达10万人。如何学会在寻医求药的过程中避开健康危险因素,管理和保护好自己的健康是本书计划提供的信息。做一个聪明的病人,可以少一些不必要的躯体和精神痛苦以及经济上的浪费,多一些恢复健康延缓病情恶化的机会。书名暂定《最佳选择,聪明就医》。初稿已就,争取在2010年出版。

上述三本书主要是针对各类人群的具体问题而准备的,重点在操作层面,应该比较实用。然而,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观念比物质更重要,理念比技术更重要。同样的国家同样的人群,三十年前后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关键的四个字就是“解放思想”。健康管理最关键的就是要调动每个人自己管理自己健康的积极性。没有正确的方向,没有个人的积极性,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条件也无济于事。理念必须先行,这就是《健康在我心中》这本小书的重要性所在。以《健康在我心中》为纲,《最大回报,健康投资》,《最小风险,管理小病》,《最佳选择,聪明就医》这三本书为目,纲举目张,四本书一起构成了《健康在我心中》自我健康管理丛书,希望能对您的健康自我管理有所帮助。

如果不接受《健康在我心中》这本小书的理念,上述三本书《最》书基本上不用看。接受了这本小书的理念,就找到了上述三本《最》书的灵魂,就能将健康主动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能出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健康的学问,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能活得更好,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活得更潇洒。

愿这本小书能够帮助国人自觉地去行使自己与生具有的健康和长寿权利,充分地去享受因自我管理健康所带来的健康和长寿乐趣。

 

黄建始

于北京本家润园

2009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82-212669.html

上一篇:忆非典
下一篇:给研究生的一封信
收藏 IP: .*| 热度|

1 张星元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3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