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3号收到基金委的邮件通知,我申请的青年基金项目获批了,心里很是高兴。从2006 年博士毕业开始,一共申请了4 次,最后总算取得了成功。
第一次申请 —— 功败垂成
第一次申请和课题组里的老师跟我讨论了很多次,帮我一次次精简、提炼,还查了一些新的文献资料给我。可以说,基金申请书准备的过程,也是我对自己研究的课题逐渐深入了解的过程,以至于最后版本的关键点、创新点,都是在准备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并提炼出来的。写第一份申请书,我花的精力最多,提交上去后,感觉人都像被抽干了。尽管如此努力,还是没有通过同行评审。5 位评审人有2 位明确反对,1 位言辞模糊,但也还是功败垂成。知道结果时虽然有点难过,但是想到自己通过查资料、总结、撰写,对所作的方向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感觉还是有失有得的。同行评议否定意见摘录:
1) 透明陶瓷可以代替单晶材料的部分功能,该内容是可以研究的,但是,今年此类研究课题太多,暂缓资助。说实话,这是一条至今仍令我耿耿于怀的评审意见。仅仅因为申请的人太多了就不建议资助,而没有对申请书内容本身提出任何意见和建议, 我觉得这位评审人实在不算厚道,也没有专业精神,五十来个字就将我和老师几个月的努力一票否决了。
2) ……该项目目标偏大……研究技术方案有待进一步论证。建议小额资助后再做进一步考虑。这位评审人的意见还比较中肯,现在回顾第一份申请书,确实缺乏经验,对难度估计不足,目标有点偏大了。
3) ……是本申请项目的创新点,也是难点。申请人拟……,以解决……问题,但这两种方案可行性都不强。……如何解决这个难点,申请人也未考虑。综上,项目可行性不强。这应该是一位比较了解我研究内容的评审人, 尽管他给出了否定意见,但是我还是心存感谢。因为他指出了我的不足之处, 并给出了专业的分析评判,对我下一步的工作也有指导和启发意义,希望这样负责任的评审人越来越多。
第二次申请 —— 兵败滑铁卢
我觉得第一次申请已经差不多要成功,所以第二次只要在第一次申请的版本上,根据评审意见稍加修改,炒炒剩饭就提交上去了。
结果可想而知,5 个评审人全部给出否定意见,真是惨败到家了。我想这一次的失败在于:偷懒炒剩饭,没有查阅新的文献及研究进展,对于研究工作也没有产生什么新想法;由于内容的删减,整个申请书的研究难度和创新性都大打折扣,变成一份平淡无奇的实验计划。虽然申请书写得不怎么样,但是部分评审人给出的意见也挺挑战人的忍耐极限的:
1) 没有什么新意,不建议资助。(惜字如金? )
2) 人员配备不合理, 一个刚毕业的博士,怎么可能带领2 个正高职称的研究员和几名博士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这位评审人论资排辈的观念似乎用错了地方,青年基金本来不就是让刚毕业的博士主导开展研究工作的吗? 再说刚毕业怎么就不能“带领”两位研究员和几个研究生做工作呢? 老师和同学都签字同意了,而且团队里是有分工的,老师们负责理论分析和指导, 我申请书上写的清清楚楚,您怎么就不看一下呢?
第三次申请———大意失荆州
第三次申请换了个方向,研究的材料体系不变, 但是面向的应用领域有所不同,算是有点创新。但是因为事前的沟通不畅,结果和组里另一位同事在人员上发生冲突,因为限项问题,初审就被刷下,很是可惜。
因此建议大家多留心细节问题, 事先认真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不要因小失大。
第四次申请———终于成功
到这次申请时,我做相关的课题研究也有3 年的经验了,对下一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途径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选题:之前三次申请涉及了同一体系材料的两个不同应用领域。考虑到前一个应用领域上有了一些论文和专利的积累,而另一个研究方向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我选择了最初的研究内容再次申请。
撰写:虽然基金委每年的申请书模板都有提纲,但是每个大标题下重点表述什么,怎么写,还是有讲究的。我反复阅读了之前的三份申请书和相关的评审意见,重新撰写了申请书。
内容:整个申请书,我是按一篇研究论文的框架来搭建的,不同的仅仅是研究论文是先有结果后有文章,而基金申请书是将研究计划和预期结果填充到论文框架中。引言,即立项依据,阐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目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实验过程, 即研究内容和关键要解决的问题;结果与讨论,即特色与创新之处;结论,适当的总结及预期结果。
回顾四年的申请历程,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首先我觉得对基金申请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其实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每年资助的比例不高,今年也就20%左右的资助率, 往年甚至更低,即便没有被资助,也不一定非要看做一次多严重的失败。其次应该多从研究内容和思路上下功夫,把基金申请当做一次一年一度的研究思路整理,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提炼创新点和关键问题,也是推动自己不断创新的动力。基金申请同时也是一次和同行专家交流研究思想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对自己表达、综合能力的一种训练,也能得到同行专家的批评建议,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文字来源:石 云. 我的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之路. 科技导报, 2010, 28(19): 128
PDF文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