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的The Scientist杂志先后发表过多篇有关同行评议是非的文章,认为目前基金申请和论文发表过程中的同行评议需要改革和完善。传统同行评议的弊端是它消极对待真正的创新思想,拒绝领域内革命性文章;并且,不大可能以同行评议形式在短时间内判别一篇文章的重要性,真正评价一篇文章在该领域的影响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例如,阐述给生物信息学带来变革的BLAST软件的文章1990年发表在影响因子为3.9的J Mol Biol (1990, 215: 403-410)上,该文的引用次数近30000次,远大于Nature (34.5)和Science (29.7)中文章的最高引用次数。
传统同行评议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因评审人的个人动机而出现偏倚。解决方法是取缔匿名同行评议方式(公开评审人姓名);采用传统评审的同时实行(论文发表后在线)公开评审;判断一篇文章应以其科学性为唯一标准,而非其影响力或学科广度。
其二是同行评议过程漫长。解决的方案是在“快速发表”和“全面深入评审”之间寻求平衡,如:缩短出版时间、简化评审程序、在线发表论文第一稿等。
其三是要评审的论文量巨大。解决的方法是鼓励作者将退稿论文改投它刊时附注首次投稿的评审意见;(审稿)志愿者的努力;给予审稿人报酬等。
此外,评审人应当要更主动地维护同行评议过程的诚信。
附:部分国际知名期刊的同行评议情况
Journal |
录用率 |
评审工作 |
评审标准 |
编辑人员 |
JAMA |
约6%. 近2/3的稿件初审退稿。 |
所有录用的稿件均要通过每周两次的定稿会讨论。参会人员有主编、稿件决策编辑、统计学编辑。 |
科学性、重要性、医学兴趣性 |
有25 位稿件决策编辑,年龄40-70岁。 |
PLoS Biology |
近15%。 |
每篇稿件均通过编辑团队和一位职业编辑处理。 |
要求审稿人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全面评审。 |
编辑部成员近120人。 |
Science |
<8%, 约50%初审退稿。 |
送交同行评议前由一位编辑和两位审稿编辑初审。 |
要求审稿人在2周内返回评审意见。 |
编辑部成员近120位 (26 位博士),平均年龄约45岁。 |
Nature Cell Biology |
所有Nature 系列期刊的录用率均低于10%. |
每位编辑年处理稿件的平均数为470。 |
科学性、广泛兴趣性、重要突破。 |
4位编辑,平均年龄约35岁. |
|
6%,约50%初审退稿。 |
初审退稿须经过一位副主编同意。 |
科学性、期刊的学科范围。 |
平均年龄约55岁,年龄范围为40-78岁。有10位副主编,10位助理编辑。 |
主要参考资料
Akst J. I Hate Your Paper. The Scientist, 2010, 24(8): 36 [http://www.the-scientist.com/
McCook A. Is Peer Review Broken? The Scientist, 2006, 20(2): 26 [http://www.the-scientist.com/article/display/23061/#ixzz18QvHWgWM] 全文阅读
The Scientist Staff. Breakthroughs from the second tier: Peer review isn’t perfect— meet 5 high-impact papers that should have ended up in bigger journals. The Scientist, 2010, 24(8): 30 [http://www.the-scientist.com/
任胜利. 同行评议:想说爱你不容易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852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