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的本子已经提交了一周多,却仍有些茫然,现在干的尽是琐事及欠账。终于在提交了业已拖延的几个审稿后,如释重负。想起舒活下早已疲惫不堪的身躯,却又没空拿起乒乓球拍去实战,只好在纸上闲话几句。
国人对乒乓球的热情,那绝对不是虚的。大街小巷,各类单位和社区,耄耋老者,青葱少年,会打球的多如牛毛。要不是我走上教师这条路,恐怕也有大把的惬意时间,现在也许就在暴冲呢。球打到一定层次,少不了要参加各种比赛。单位之间的,社区之间的,层出不穷。经常嘴上说是以球会友,暗地里却较了劲。你有高吊手,我有前冲球;你有金钟罩,我有铁布衫;你有校队,我有市队;你有省队,我有国青。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活跃于业余赛场的乒坛高手们大致可分为几个类型:一、退役专业选手,经常受到邀请参赛;二、半专业选手,主要以提升球技、娱乐和交友为目的;三、铁杆业余球迷,我原本是其中一员,无奈在留校工作后淡出;四、常驻各大球馆,以教球陪练为营生;五、钓鱼者。
但凡爱好乒乓球的朋友都知道,球逢对手打起来才有乐趣。若相差4分以上,则基本上味如嚼蜡。想当年,本校教工乒乓球,单打比赛中国青下来的居然也赫然在列。我有幸与其分到一组,借机向其请教学习,厚着脸皮将比赛变成了指导课。团体比赛中更是出现一个单位有两名专业选手,直接拧走了冠军奖杯。随后的赛事就出现改革,专业选手不参加单打,团体一个单位至多只上一名,这样比赛立马就精彩起来,悬念保留到最后一刻。
即便如此,各级业余赛场却频繁出现专业球员的身影。虽然不乏业余高手,但在专业选手面前,仍是螳臂当车。虽然主办方可能定规不允许专业选手参加,却还是无法阻挡各类千方百计请到的枪手。除了当前圈内面熟的好手,还有大量刚离队的“新人”。对此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主办方多半也是顺水推舟,一则无法准确界定是否专业,二则还需借其提升赛事水平。这尚好理解,暂且不谈。怪的是,就连小区之间的比赛,却依然出现大量枪手。最终,经常出现有趣的结果:小区间比赛,最精彩的却常常不是各自小区的,真正的邻居球友,却只落在场外喝彩的份。
正是由于自己水平有限,且疏于练习,所以多年来越来越少参加比赛。想到这里,我的科研道路不正是如此吗,顿时倍感悲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