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田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angnk

博文

美国见闻之三 午间学术交流制度

已有 4863 次阅读 2010-8-21 20:10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见闻, 午间学术交流

最近常常想起Amherst湛蓝的天空和洁白的云彩,想起走在去往办公室的小路上如蓝天白云般的寂静和孤独。有时候这种孤独行走的目的是去参加学校的某个令人激动的午间交流报告。正所谓外表冷漠,内心狂热。

听报告有时候比听课更有价值。如果听一些跨学科的课程,可以系统了解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如果是听本研究领域的课,内容基本上非常熟悉,甚至连课堂上的提问自己也曾经问过中国的学生,它的价值就主要在于在课堂上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了。当然,观察老师的课堂组织方式和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对于一个教师来讲也是很有启发的。博士生的Seminar一般信息量较大,新东西比较多,但是有时候质量良莠不齐。而报告则不同,一般是请了本领域的专家,或者对于某个问题钻研得较深,取得一定成果的学者来做的。内容往往比较前沿,可以听到作者设计的背景、思考的过程、研究的结果、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局限,常常很有启发。有时候会听到来自某个国家一手的调查资料、图片,很开眼界。而且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报告者有不同的思维范式,综合听起来有时可以相互参照,也很有意思。比如听公共管理领域或工商管理领域的人研究信息技术,和来自信息系统、图书情报领域的人有很大的区别,关注的重点、采用的方法甚至秉持的价值都有所不同。当我将同一个主题内容的报告在信息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做完后,与会者提的问题、给出的建议有很大的区别。

回想一下,一年之中大约听了二十几场小型报告。除了一些会议上的报告之外,其它大部分都是在午餐时间进行的。印象中除了在UIUC时在晚上听了几场报告,在中心有个土耳其学者是在下午做的报告之外,其余几乎都是从12点到1点钟。收到的通知邮件常常会说某日某时某学者要来做报告,提供匹萨,大家早点来吃。我非常不喜欢吃匹萨,所以诱惑我的主要还是报告内容。海报也会张贴在一楼的电梯口,路边的海报栏和走廊里任何可以张贴的地方,一般就是张A4纸,和其它各类五花八门的海报通知层层叠叠挤在一起,不太容易被发现。

组织者提供的“午餐”通常包括pizza,subway,或者小点心(有些太甜),小水果布丁,可乐等。进去后自己取一小碟要吃的东西,找个地方做下来。如果参加的人少的话,大家围一圈坐下,边吃边聊。开始后,主持人简单介绍一下报告人的背景,包括各类头衔光环,主持的项目成就,等等,和国内没什么区别。之后转圈要大家轮流介绍一下自己,一般会听到许多国家的名字。然后就开讲了。有的人听得很认真,忙着记笔记。有的人找个舒服的姿势坐着,边吃匹萨边听。中间会有人递张纸过来让与会者轮流签名报到。讲45分钟后,开始提问交流,一般1个小时都能结束。有次有个政治学的著名学者讲得时间比较长,提问者也比较多,讲的是热门话题“全球气候变化”。报告人的身份也各不相同,来自不同的大学,不同的国家,有时候是个大牛,有时候是个访问学者,有时候只是个既将毕业的博士。这些报告,很少会为保告人付报酬。似乎学术交流是一种义务,有人愿意邀请你来做报告,有人愿意听,有人愿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就是对报告者的回报了(这里还要请在美国久呆的学者补充一下,是否如此)。

我很喜欢这种午间交流的制度,灵活、丰富,舒适随意,互动性强,基本没有官场那一套繁文缛节和吹吹拍拍。报告者一旦进入状态,和提问者之间碰撞出的火花,常常真诚直率,对于报告人研究的进一步进展很有帮助,对于听众也是一种享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36-355084.html

上一篇:ECEG 2011
下一篇:《数字档案馆学》终于完稿了
收藏 IP: .*| 热度|

18 罗淼 武夷山 赵星 王桂颖 王德华 罗帆 俞立平 曹聪 钟炳 杨秀海 黄晓磊 孙永昌 杨芳 王启云 陈湘明 高峡 洪坤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