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贵资本主义是一个很多人熟悉的名词。想到学术界的一些现象,忽然想到一个堪与之相媲美的词:学术权贵化。
学术水平的高低不是靠科学研究的固有标准,而是靠高官或学界权威的肯定来认可,将学术与权力(包括行政权力与学术界的权力)相结合的游戏规则,充分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哲学。如果学而优未仕,那么就需要已仕者来给予认可。
一些做学术研究的人,不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而是放在巴结权贵、结识富豪、阿谀权威、拉拢关系上,于是乎本应该求真的学术研究不再是求真理、说真话,而变成了假大空,比官场还官场。学术评价也不再以学术评价标准为主,而是看作者背后的关系与手中的资源。更可悲的是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说,并且还认可这样的潜规则。
说到底,就两个字:利益。名与利的交换、网状化、加固。这样做的后果是抑制了研究水平的真正提高,误导了青年,使得最有才华的年轻人将精力渐渐地转移到了能体现、认可他们“人生价值”的潜规则游戏中来。那种“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完全没有生长的土壤,越来越少的几个坚持这种价值观的人是多么寂寞,又要有怎么样的毅力才能坚守住这样纯洁的学术理想啊。
皇帝的新装一年年上演,学术垃圾一年年增加,青年们一天天成长为世故的局中人,创新的锐气与勇气一天天的消磨下去,而我们的研究水平却没有多少增加。
有时我寄希望于海归们,或者他们在不同的学术体制中培养出来的学术精神、相对单纯的学术标准和勇敢的学术精神,能让我增加一丝信心。或者学术国际化,与国际前沿接轨,有可能破除某种学术上的——借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词——无知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