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ci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nghuanzhi

博文

区域创新系统

已有 2719 次阅读 2021-6-26 18:43 |个人分类:创新地理|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区域表示人们居住与工作空间,其内运行着商业、创造着财富,以及消费着服务与产品(Cooke, Heidenreich, and Braczyk 1998Arbo and Benneworth 2007Martin 2017)。一些理论家预设区域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地理与经济实体。而另一些学者则借助经典理论(诸如中心地、区位论、节点或劳动力市场论和经济功能区等)提供更明确的定义,其中最常见的是基于经济功能区的定义,其理论基础是中心节点的主导性体现在雇员对就业中心的空间依赖,在此定义下,劳动力作为测量单位,因为劳动力反映了经济主体如何感知他们的环境、通勤距离,同时劳动力市场也是消费市场。这一定义的问题有2个。其一是通信和交通技术进步已削弱了将劳动力市场和经济主体绑定到某一区域的各种向心力,也因此地理不再是社会和经济组织边界的基本约束。其二是行政区界很少与经济功能区界相重合,这降低了特定的区域问题与解决该问题的区域政策间因果性,增加了估计政策工具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难度。近年来,制度论、新熊彼特和演化论等强调区域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其拥有位置特定的制度、社会和文化机构,这些机构创造了区域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些机构间相互作用内生地推动区域演化(Sunley 2008Castells 1996)。这些理论将区域定义所关注的绝对的和相对的方面转移到绝对的、相对的和关系的方面,即区域是一组主体交互的系统。绝对的、相对的和关系的理论强调经济的本地文化嵌入性和知识创造与转移的空间性(Martin,2017)Cooke(2005)声称区域是一个具有地理、功能、社会和文化内涵的单元,强调不同邻近性(包括社会、地理和文化等)、交互和制度机制(规范、文化、信任、规则和历史)一个更实用的、相关的和开放式的关于区域的定义:区域可视为多个分离机制包含多个过程的(如高度本地化的特定化的社会生活)产物。对区域绝对的、相对的和关系的维度的关注,强调了本地新知识创造的空间性,在这一空间公私利益间和特定背景下的学习过程中的本地化交互被视为保证区域竞争优势的主要机制。为此,有理由假设,区域主体的组成产生了普遍和系统的效应,这一效应有助于区域内企业发展出特定形式的资本,这一资本源自强化本地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社会关系、规范、价值和知识交互(Asheim, Boschma, and Cooke 2011)

Muller and Zenker (2001)指出知识密集型商务服务业在创新系统中知识生产、转换和扩散的职能。Rodriguez-Pose and Crescenzi (2008)认为本外地研究的交互受到本外地社会经济制度影响,同时也塑造了本地创新能力。Ter Wal and Boschma (2009)强调社会网络分析可研究组织间交互和区域内外知识流动。Fritsch and Franke (2004)研究制造企业合作关系后指出空间邻近对水平和公共研究部门参与的合作尤其重要。Agrawal and Cockburn (2003)则证实了产学垂直部门的共址。

集群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方式和区域经济模式,而创新作为集群研究的焦点,已形成至少3支研究。第1支是创新环境学派,他们将环境作为经济主体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可以激发和促进创新主体 的创新行为, 并能使之与其他同处于该环境中的创新主体发生相互协同。第2支是以波特为代表学者的竞争优势学派。波特在 1990年出版的 《国家竞争优势 》一书中正式提出了 “产业集 群 ”的概念, 并用其“钻石模型”来解释集群的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认为集群的地理邻近性使得生产要素 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 、厂商结构 、战略与竞争四个决定因素之间相互协同, 从而促进技术创新, 产生竞争优势。第3支是起源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认为国家内部各个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存在着较大的 差异, 因此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创新的主体作用并对创新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 以实现国家层面上的 创新与整合。Cooke P.(1992)提出区域创新系统概念,他将区域创新 系统定义为包括知识生产和知识利用两个相互作用 的子系统的系统,该系统与全球、国家和其他地区的 区域创新系统联系起来使得一个区域的知识得以商 业化。部分学者(Asheim, 1996;Morgan, 1997;Cooke, 1997, 1998;等 )经研究后指出, 在创新和学 习的过程中, 除了正式的机构和制度之外, 各种非正式的文化、习俗也影响着知识的积累和传播过程, 这 在具有较强的历史文化传承和较高内部认同的区域内尤为明显 [ 王辑慈,2001]。根据国内学者王辑慈的概括,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区域创新 网络内各个节点 (企业 、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 )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 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 而组成的系统, 其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本地的创新网络[M alerba , F(1997);王辑慈,2001]。近年来这些理论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交叉和相互渗透趋势, 在深入探讨集群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 、共享、交流和扩散等行为过程中,“集体学习 ”、“创新网络”和“嵌入性”等概念逐渐成为共同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 各地方行为 主体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 彼此建立起 各种相对稳定的 、能够促进创新的 、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其中正式的关系主要是指企业 在价值创造的活动中, 与其他行为主体结成的长 期稳定关系 ;而非正式关系主要是基于共同的社 会文化背景基础上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 络关系(盖文启,2002)。最早涉及网络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研究的是美国芝加哥大 学著名社会网络学家 Ronald S. Burt, 他在 1973 年 美国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 GS- 30820) 研究成果中, 指出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 中存在两个过程对技术创新扩散产生显著影响, 一是 信息传播, 二是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 的传递。接着 Czepiel, J.( 1975) , Ronald S.Burt( 1980)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Teece,D.教 授( 1986) , 丹麦学者伦德瓦尔(B.Lundvall) ( 1988) , 日本东京 大 学教授今井一洋和马场靖宪( Imai and Baba, 1989) 等, 都提出企 业( 或组织) 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起到重要的作用。伦德瓦 尔指出( 产品) 创新是生产者与用户交互作用的过程。他将政府 的作用、创新体系中的劳动分工( 部门间关系) 、科学与技术的关 系、产业与学术团体的关系、创新者与用户的关系等, 均放置在 生产者与用户的交互过程进行考查、阐释。但是, 所有这些学者 都没有明确使用创新网络( innovation network) 的概念, 有的使用 社 会 网 络(social network) 、有 的 使 用 组 织 间 相 互 作 用( interaction) 等概念分析企业创新网络。 最 早 明 确 提 出 创 新 网 络 概 念 的 是 1991 年 Freeman C.在 《Research Policy》杂志上发表文章。Freeman( 1991) 完全等价意 义地交替使用 “创新者网络”( networks of innovators) 、“创新网 络”( innovation networks/networks of innovation) 等概 念, 认 为 创 新网络是应付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 网络构架的主 要联结机制是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关系, 以实现企业销售和收益 能力的提升。并进而把“创新视野中的网络类型”分为: 合资企业 和研究公司、合作 R&D 协议、技术交流协议、由技术因素推动的 直接投资、许可证协议、分包、生产分 工和供应商网络、研究协 会、政府资助的联合 研究项目、其他网络等类型( Freeman.C., 1991) 。在此以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新网络。创新网络不是简单的创新合作概念, 按照弗里曼的定义, 其 涵义包括企业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关系 的总体, 所以, 创新网络的中心位置是企业。企业和研究机构的 合作关系是创新网络的一种表现形式, 此外, 还有各种其他类型 的正式与非正式合作。因此, 创新网络是一种非正式的组织形 式, 是一种协同群体( 程铭、李纪珍、吴贵生, 2001) , 竞争与合作 的辨证统一是创新网络的文化内涵( 王大洲, 2001) 。创新参与者 共同参加新产品的形成、开发、生产和销售过程, 通过交互作用 建立科学、技术、市场之间的直接和间接、互惠和灵活的关系(池仁勇(2007))。从 区域角度理解, 创新网络是地方行为主体( 企业、大学、科研院 所、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 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 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 盖文启、王缉慈, 1999) 。

嵌入性 ( embeddedness)也称根植性, 最早出现 于 Polanyi对市场经济起源的研究, 其原意是指社 会对经济行动的影响, 即经济行动的社会嵌入性 。 网络研究学者进一步对嵌入性做了分类:一类属于关系性嵌入, 另一类则属于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是指经济行动者嵌入于其所在的关系网络 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结构性嵌入是指经济行动 者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是嵌入于由其构成的社会结 构之中, 并受到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观等因 素的影响(潘旭明,2008)。区域创新网络既是区域内各行 为主体知识获 取、知 识 吸 收、知 识 创 造 的 场,同 时 作 为 一个网络组织也是一个知识创造的主体,进 行 着 知识SECI的 螺 旋 上 升(SECI模型是一种知识创造模型,它解释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如何转化为组织知识,Nonaka et al. (2000))。

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创新网络是企业技术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因分工而形成的关系链,在网络中相似的先验知识和长期形成的信誉与承诺提高了企业合作创新的意愿,而网络的结点、关系链等属性决定网络的属性与功能(池仁勇(2007);解学梅(2010))。那么潜在的问题是互联网平台创新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创新-网络结点-创新网络-创新绩效这一路径改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

企业家视角下的企业生态系统(EE)是近来兴起的又一概念(Ross Browna and Suzanne Mawson(2019))。EE起初用来比喻本地商业环境的作用(Moore,1993)。通过将企业家精神置于中心,EE概念已成为分析本地经济的一个系统机制(Isenberg, 2010,2014)。与“集聚中心”概念(Martin and Sunley, 2003)相伴的,最近又兴起“fad”(Martin,2015)。EE不仅是学术概念(Malecki,2018),而且是实践工具(Isenberg, 2014; Spigel, 2017; Stam, 2015)。EE概念的兴起反映的是本地因素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的重视(Feldman, 2014; Feldman and Lowe, 2018;(Schäfer and Henn, 2018)。在EE动态性上已有很多证据 (Cavallo et  al. 2018; Malecki, 2018),但少有研究检验这一概念公共政策的本质 (Alvedalen and Boschma, 2017)。目前,类似生态系统的隐喻只是对企业家精神再语境化的一种语言转向(Welter et al.,2019),有助于概念化创业行为(Bjursell,2015)。一些学者认为这种隐喻提供了“企业家精神有关个体和集体行动的更大视野”” (Audretsch et  al., 2019, 316)。但也有不少质疑声音:忽略了创业主体能重置EE这一本质(Roundy et al., 2017;Kuckertz, 2019, 1);过度强调均衡和连续性,忽视突变和动态性(Isenberg, 2016);EE是人造系统而非自然系统(Alvedalen and Boschma, 2017, 890)。EE概念不清晰的一个来源是存在大量相似定义,混淆了其核心元素(Spigel and Harrison, 2018)。一个广为接受的较为精细的定义是“一组互相关联的创业主体、制度、创业组织和创业过程,在本地创业环境下通过正式非正式的连接和彼此适应,调整创业结果” (Mason and Brown, 2014, 5)。诸多定义一致假定企业家行为是变化着的主体的核心,且众多主体在空间上、关系上和社交上相互交织。

对于EE与已有概念间关系,Spigel and Harrison (2018)声称EE吸收了集聚理论3个核心原理:其它企业的存在是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外知识是重要的;邻近有利于企业竞争。而对于EE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Alvedalen and Boschma, 2017; Brown and Mason, 2017),区域创新系统强调制度主体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在此基础上本地行动者网络如何实现创新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Alvedalen and Boschma, 2017, 892)。此外她还强调企业和其他主体的地理邻近和关系嵌套在默认知识和产生创新方面的重要性 (Maskell and Malmberg, 1999)。EE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这点上。尽管根植于熊彼特式创新,但关键性的企业家精神却并非区域创新系统中心。比较下来,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是EE究竟能给我们理解创业过程带来哪些新的经验和概念价值。


2区域创新系统运作机制

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是由网络内部各类节点 要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外部动力与内在动力所产 生的合力引导而实现的。创新网络的演化受到多 种机制影响:一是网络结构内生效应,包括网络整 体规模和特征、网络性质等网络整体特征以及节点 要素的根植性、外部性、吸收能力、小世界性、技术守门员等网络要素之间的联系;二是网络组织要素 特征,包括组织要素的性质、规模和地位;三是多维 邻近性的角度,主要包括地理邻近(geographical proximity)、社会邻近(social proximity)、认知邻近 (cognitive proximity)、制度邻近(institutional proximity)、文化邻近(cultural proximity)等。Watts(2003)将 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划分为网络自身机制、网络上 的机制和网络外部机制。网络自身机制表示网络 结构内生效应和多维邻近性机制;网络上的机制表 示网络组织要素的性质、规模和地位;网络外部机 制主要是指区域制度、文化、企业家精神等网络环 境特征。网络结构内生效应,是指网络整体特征和网络 中要素之间的联系程度,主要包括网络的整体规 模、网络性质等网络整体特征以及网络根植性、外 部性、技术守门员与吸收能力、网络的小世界性等 网络要素之间的联系。 网络整体特征是指网络中所有节点要素和线 要素的综合集成特征,包括网络整体规模 (节点要 素数量、平均度、网络密度等)以及网络性质(Graf et al, 2018)。网络根植性侧重于强调一切经济行为都植根 于其所处的社会网络、环境之中,根植性有助于减 少交易成本,如人际关系、信息收集、偏好等,有利 于创新网络的形成和扩张。扩散,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Broekel et al, 2018)。Kauffeld 等(2013)对德国 18 个区域的创新 网络进行研究,发现大学和大型企业作为机构在区 域网络中充当着“守门员”的作用,完成对外来知识 的转移和吸收。网络组织要素特征主要包括要素的规模、性 质、地位、节点中心度以及其他要素属性,网络内组 织要素的不同属性特征对于不同创新网络的演化 作用机制是不一样的。 从要素规模看,McKelvey 等(2003) 和 Boschama 等(2007)认为大型组织比小型组织更容易产生 集聚并推动本地知识创新网络的形成,但是小型企 业在创新网络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略,此外,大 学和企业之间的知识合作网络更容易发生在相同 的集聚区内。从主体要素性质来看,创新网络中的 核心组织和领导者能够推动网络的演化。早期关于创新网络整体或某个时间点创新网 络的作用机制多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构方程 模型、纳入空间权重矩阵的引力模型等(Hoekman et al, 2009)。然而,这些研究的因变量多是网络的 某一方面的特征,自变量也是单一的要素。此外, 由于网络演化是网络中节点联系数据的变化,是n × n的矩阵形式,因此,传统的计量经济学不能适用 于揭示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揭示(Broekel et al, 2014)。而二次指派程序模型、随机指数模型、个体 行动者随机模型则可以用来检验创新网络中关于 矩阵变量之间的关系,包含网络的多个层面。事实 上,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受网络邻近性及其交互性 (Powell et al, 2005)、网络整体要素等组成的网络结 构内生性(Balland et al, 2013),以及要素规模、性质、 地位等组成的网络组织要素(Glückler et al, 2016)综 合机制的影响,而考虑矩阵变量关系的二次指派程 序模型仅是考虑单一层次的网络机制,缺乏对网络 内生特征、组织要素以及多维邻近等多层次的动态 机制的考虑。虽然随机指数模型能够在综合考虑 网络机制的前提下探讨网络动因问题,但关注更多 的是截面数据,尚存在缺陷(Rivera et al, 2010)。因 此,学者们开始引入随机面向对象模型,该模型不 仅能够同时考虑邻近性、网络内生性、网络组织要 素等机制,还能探讨时间序列下面板数据的网络动 态演化机制。

ref:顾伟男1,2,4 ,刘 慧1,2,3* ,王 亮1,2019聚焦于差异化邻近性、邻 近性的互补、网络主体要素特征及网络内生效应等 如何在不同尺度及不同演化阶段发挥作用,以及不 同机制在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大小(图5)。
ref:顾伟男1,2,4 ,刘 慧1,2,3* ,王 亮1,2019

邱国栋, 马鹤丹(2010)指出孵化器与风险投资的融合是创新 企业成功孵化的前提, 是区域创新得以实现的重 要保证。基于二者互联基础上建立的区域创新系 统由区域研发与产业化系统和区域创新支持系统 两个子系统构成。区域创新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有 着投入—产出关系的经济系统, 同时也是一个构 成要素互动 、演化和协同的社会系统 。子系统内 部、子系统之间、区域创新系统与本地网络之间形 成了复杂的作用机理 。

3区域创新系统的类型和演化
从企业创新维度出发,Phil Cooke(2006)把区域创新系统分 为本地型区域创新系统、互动型区域创新系统和全 球型区域创新系统。 在本地型区域创新系统里,很 少有大的厂商或外资企业大的分支机构,很少有公 共创新或研究与开发资源,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区 域政策制定者之间的联系较高。 在互动型区域创新 系统里,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大体是平 衡的,研究范围是变化的,公共的和私有的研究机构 也是平衡的,厂商之间以及厂商与区域政策制定者 的联系高于平均水平。 在全球型区域创新系统里, 跨国公司占支配地位,研究范围较大,私有研究机构 数量超过公共研究机构,厂商之间以及厂商与区域 政策制定者之间的联系较少。


三类系统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是开放式创新。大量研究显示知识溢出是有空间边界的(Bottazzi andPeri, 2003),有赖于知识源所在特定区域的制度框架(Asheim andGertler, 2005Cooke, 2001Tödtlinget al., 2013)。这暗示知识密集型区域得益于创新过程和信息交换过程中更多的资源可得性和服务支持,较落后地区有更多本地知识溢出。这同时意味着当维持本地知识溢出的区域能力有限时,本地组织需要通过合作、国际合作伙伴和联盟以及全球网络的其它形式等,提升知识交换质量和获得外部先进知识(Grillitsch andNilsson, 2015)。因此,除了本地知识网络,外部连接对创新同样重要(Tödtlingand Trippl 2005;De Noni et al. 2018)。

创新的外部知 识来源分为市场型、机构型、专业型和其他四类(参见表 1),包括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创新系统中的众多其他机构,但供应商和客户仍是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知识来源(Laursen 和 Salter(2004);Laursen 和Salter,2006)。

ref:陈君达,邬爱其,2011
2003年,Henry W.Chesbrough在《开放式创新:进行技 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概念。Chesbrough(2003)在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时 便从资源视角指出了其两方面内容,即同时利用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和内外部商业化资源。企 业将内外部创新资源整合到一个结构中进行技 术研发,同时将内部技术通过自己的渠道带入市 场,或者利用外部渠道实现商业化。他认为开放式创新就是“可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有价值的创意,其商业化路径也可以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从而将外部创意和外部市场化渠道的作用上升到和内部创意以及内部市场化渠道同等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Hastbacka(2004)为强调内外部资源和内外部 市场的核心作用,认为开放式创新是企业综合利用内部、外部技术和创新思想,伴随投资、项目和 生产的过程进入,同时可能通过向市场进行技术 转让和资产分派,再由市场将信息反馈给研发部 门的过程。类似,West和Gallagher(2006)指出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系统地在内部和外部的广泛 资源中鼓励和寻找创新资源,有意识地把企业的 能力和资源与外部获得的资源整合起来,并通过 多种渠道开发市场机会的一种创新模式。Piller 等(2003)则将外部创新源特指于消费者,认为开 放式创新是企业系统地从消费者和使用者那里收集和整合信息来产生创新、修正或规范产品与 服务的过程。从流程视角,Chesbrough(2006)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有 目的地利用知识的流入与流出,以促进企业内部技术创 新、扩大市场范围;Lichtenthaler(2011)则将开放式创新视 为企业通过创新过程系统地进行内外部的知识开发(knowledge exploration)、知识保持(knowledgeretention)和 知识利用(knowledge exploitation)的活动。从认知视角,West等(2006)认为开放式创新不仅是一些受益于 创新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造、转化、研究这些实践的认知模式。在封闭式创新下,企业一直存有对创新绝对控制 的心态,这种心态促使企业高度地自力更生,“如果想要把 一件事情做好,那必须亲自去做这件事”成为企业的信条 (Chesbrough,2003)。而开放式创新需要企业以开放的心 态对多样化的开放式创新实践进行梳理,扩大它们的应用 范围。

ref:高良谋马文甲,2014

ref:高良谋马文甲,2014

ref:高良谋马文甲,2014

ref:高良谋马文甲,2014

开放式创新分为搜索与获取、整合与再创,以及商业化3个阶段。一般而言,吸引与联结战略是知识搜索与获取阶段的主要战略选择,互补与生态战略是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的主要战略模式,保护与防御战略和商业化战略是主要选择(蔡双立1徐珊珊1,2许思宁,2020)孟庆敏梅强(2012)将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企业知识转移过程分为信息搜寻与匹配、合作模式及利益分配谈判、知识转移与创新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的互动内容,总结了关键影响因素。在技术创新的互联网化背景下,通过搭建以企业为中心的网络平台,将内部信息网络与外部资源网络连接在一起,从而共享与整合内外部知识资源,实现多主体间协同技术创新,是开放式创新的一种手段。“技术联盟”、“知识转移”、“融合创新”、“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研发”等主题不断涌现。

另一个方向更为关注微观的创新主体。产品特征、创新知识转移渠道和创新过程模式、发 展环境的差异性是影响创新网络形成和演化的基 本动力源泉。创新系统各个要素之间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复杂的网络耦合关系, 实现了不同企业家主体之间的信息、知识的快速流动和共享,并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改变 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涌现出系统整体特性,赋予创新系统内的企业家以很强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资 源获取能力、关系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进而形成集群系统整体能力。当创新系统发展到一定程 度后,系统内部企业家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便会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网络关系,逐 渐演进成为企业家集群系统( 刘新民等,2015)。但总体上,区域创新系统缺少对个体企业特征和企业家行为的 研究(滕堂伟(201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6487-1292885.html

上一篇:[转载]分享小说
下一篇:创业与产业集群
收藏 IP: 60.171.1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