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正值冬季,
《冬季如何克服室内湿冷问题》显得很重要。因此有个这样的一个帖子。对此帖,又出来个
《评。。。。。博文“冬季如何克服室内湿冷问题” 》的帖子。应该说头一篇帖子不能说是好文章。但是“叫好”的人比较多,有些令镜某“诧异”。
作为物理的常识,有个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的概念。一般与人们生活有关的是所谓的
相对湿度的问题。相对湿度高了、底了人都不舒服。从这个角度看,
Quote
所以南方的冬天并不是湿度大的问题,因为绝对湿度并不高
的说法就很不明确了。居家过日子,一个是皮肤的感觉,一个是衣柜、墙壁的结露。相对于夏天而言,冬天结露的情况比较多,至少人们可以看到窗上的结露。因为在室内做饭,室内的一些地方也会结露,不过不那么明显罢了。有结露,夏天就会有发霉,这是居家在南方的困境之一。从前上海的老师说饼干放在外边会返潮,在北方不能理解,到了南边儿就体验到了。
“如何克服室内湿冷问题”是个设计的课题。因为是设计,也就不是只有唯一的解,需要有选择。镜某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地暖了。不是靠暖气片、空调等加热空气、而是靠对地板的加热来给人体供暖。最好是每个房间有各自的控制设备。这样一可以省能源消耗,而也可以避免结露。美国人中央空调的办法比较简单,但费能源。单一是美国人的思考。从空调到社会制度,美国人都比较推崇“单细胞”的思考。
用空调取暖,高级的产品会有调节湿度的功能。暖气片是比较常规的设计。虽说不好,但依旧是取暖的主流。建筑的隔热设计是第一位的。有了这样的设计才有取暖的大环境。但偏偏是这个因素不大被人重视。北京一家高级房产的售房处,有各类介绍房产特色的展示。但是隔热设计的指数是多少却答不出来。哪里发功夫设计了呢?这是客户需要了解的事情。不要以为用了欧洲的、美国的品牌,最后的东西就能好。凡客的老总反省得好。所谓“重视”,往往不是要加人,而是要裁人;要理解
符合标准和用户体验是两回事。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Q:难道要保温就得把窗都封上?A:然
日期: 01/29/2015 22:11:12
遮风避雨的设计标准与舒适生活的设计标准不 同。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考主要是遮风避雨的思考。所以才有住房紧张的问题,导致了知青下乡的运动。
舒适生活的设计标准就要高成本。制定合理的、先导性的行业标准很是重要。这一点镜某与原帖的作者有共鸣。分歧在于对这个问题根源的认识不同。
绝热设计除了门窗之外,在北方墙壁的也很重要。南方主要是门窗。前些年在上海,朋友家的大玻璃窗很是气派。但由于是单层的,冬天无法待在厅里。这几年的好些了,都改成双层玻璃了。但密封依旧不很好,很多是属于结构设计上的错误。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