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学里的经济系、法律系与当年大不相同了。至少在就职方面,人文科、社会科的学生比中 文系的会有利吧。但是当年这些学科是没有人气儿的。因此,也就没有好学生去那里。微积分都不汇算的人毕业后,就这样混成了今天的教授,制定了今天的制度。
这个制度有多么愚昧呢?不看这篇博文还真不知道。
质疑博士论文匿名评审制度——为我的学生一辩——北大日记。镜某相当怀疑当年制定这个制度的教授们。镜某再“民科”、再“脑残”,也不会设计出来这样的一个学术制度。因为作为一个博士论文(学术论文),必然要引用很多学术的参考资料。一个评审人员如果不能通过这些资料推断出博士生的导师来,那么就不具备评审的资格了。这样一来,博士生的匿名就丝毫没有意义了。
作为博士的指导教授,胡老师的心情十分值得同情。但是,镜某以为,作为在学术界里吃饭的人,不能仅仅是停留在感情的层次上。人们需要进一步提供制定这个
愚昧的制度的背景和人物的信息。也需要动员学术界的舆论,改变这个愚昧的制度。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