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施老师的身份,博文
《可怕的空气污染》还是很有些影响的。是说“
空气污染合适”呢?还是说“大气污染”合适?镜某以为是后者为好。因为这个污染,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有一定的范围和高度,不再是一个局部的空气了。
因为已经形成了一个生态的环境,北京的污染问题没有几十年恐怕是解决不了。有朋友说干脆迁都。镜某以为是个好的建议。为了“统一大业”,以及解决房价等经济上的问题,迁都南京也未尝不可。
北京的污染原因主要是车的问题。今天的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预见的。在学术上,这叫做
汽车经济的外部性问题。今天的污染,也可以说是个
求发展的代价。怎么办呢?电子通讯领域里国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没有铜线的阶段,直接上了光缆,没有座机,直接跨入了手机时代。交通上的选择显然是走错了路,应该借鉴欧洲case的事情国人却借鉴了美洲。那个时代聪明人都学理工了,对经济、对历史、对产业构造、城市发展的历史,投入的人才不够,对这些领域的事情了解不多、理解也不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说北京大气污染的指标本身,就是个“闹剧”,是50步笑100步。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汽车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应该是70-80年代经济学里有结论的问题。
日期: 12/05/2011 21:24:14
90年代初期国人能读到这样的文章、理解这样的事情就已经晚了20年了 。
这里不是说某某人高明,而是说:国人是知道今天这样的结果而做出的选择,还是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这类问题而走到了今天。结果是一样的,但“遗憾”程度不同。有些象恋爱告白的问题:告白了被拒与没有告白而没成,结果虽然都是两个人没有走到一起,但是心境是截然不同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