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烧开的水究竟能不能喝?与“核能发电是否安全”的问题有一拼。“能不能喝”的问题有物理的侧面=在物理上能不能“喝”。这是反复烧开的水是否还是液体的视点。方博士的文章有些“偏”化学。这些个视点都是属于
有知识无常识的思考。
“反复(被)烧开的水”本身说明这个水很长时间没有人喝。究竟能不能喝?既没有必要自己去冒风险去试,也没有必要做化学上的分析,换新水重烧才是“常识”。因为长期没有人喝的事态本身,是个令人不安的事态。这个事实不是能通过反复烧开得到解决的。
“核能发电是否安全”的问题虽然是用了“安全”的词儿,但是人们的关心所在并不是“安全”,而是“安心”。专业人员反复强调核能发电是“安全的”,就好比是说“反复(被)烧开的水能喝”。但是人们的担心、关心不在那里,科学手段并不适合解决人们“安心”的问题。要论科学,就必须要思考到这个档次才好。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要正视现实,而没有必要从“教义”上去思考问题。安心与安全是两个侧面,
日期: 11/12/2011 18:16:06
不能用安全代替安心。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调控的“非线性”是人们承担不起成本。德国人选择了放弃核能,也是为了“安心”。
日期: 11/12/2011 18:22:08
安全,也并不是调控“安心”感觉的唯一因子。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让别人变得聪明”几乎不可能,最多是多知道些事情。
日期: 11/12/2011 20:43:28
有一类误解,认为“科学”可以解决很多现实当中的这类问题。方博士应该是这类思考的一个代表人物。如果真是理解 了所谓的科学,就应该懂得区分人们对待风险与危险的感受。即便是大众对此不那么理解、不能区分,读过书的人,比如方博士这样的人,也应该懂得区分。不论是帮“忙”还是帮“闲”,都需要把这两个事态区分对待。所谓德、能兼备,就是说为政的不能只强调一个用“能”来驾驭百姓,还需要用“德”来安抚百姓。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