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

已有 2443 次阅读 2011-10-4 10:55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通识教育

学会一些“标准思考”——作为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
作者: mirror (*)
日期: 10/03/2011 01:07:01

通识教育对新中国教育体制下培养出 来的人来说,是个很陌生的概念。因为早年的“院系调整”把大学教育的通识性打碎,变成了专科、专业型的大学或学院了。这个做法在当初有一定的“速效性”,但是时间一久,弊害就显露出来了。时隔一个甲子,今天,有些有识之士在尝试着开通识教育的课程了。

通识教育中需要有个“标准思考”的模式。这些模式在国人古典文章中也有表述、各代精英们也都可以“不自觉”地掌握、利用。但是不容否认,由于通识教育没有正式被列入大学教育的课程,使得大学毕业生没有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导致了中国社会总是感到缺少建设、管理、运营的人才。重大工程事故不断发生正是人才缺乏的一个表现。说句不好听的话,减少些党史、马列、自然辩证法的课程,充实些通识教育的课程,对将来的发展会有好处。当然,这要解雇一批这类“软课程”的教员。一个好大学,一定不能编制满员,需要保持有5%左右的空余作为机动力量调整发展方向。办好大学,比较实质性的问题就是能否对这些占学时、学分,而又不受欢迎的课程“开杀戒”的问题。

所谓“标准思考”的模式,并不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家里买电器,一般都有两个指标:绝对性能和性能价格比。如果再加上个指标的话,就是与生活环境、条件的匹配性。对什么指标权重是人的选择。比如对有钱人而言,绝对性能是第一重要的,性能价格比不那么重要。但对一个小康家庭而言,性能价格也许是第一位的,绝对性能指标就要让位了。等等,如此的思考,如果能画出一个界限来的话,就是学问了。

有没有“非标准”的思考事例呢?在科网里找了一下,还真有:反思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还是常规铁路。运输问题的“标准思考”是运输能力与运送质量(性能=时间和舒适程度等的指标)和谐。建设中的设备费用与土地费用的“匹配”也是个重要的指标。因为土地的价值不断提升,不可能想象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建设低性能、低成本的常规铁路。学会这样的思考,看起来有些“直白”了,但是作为国人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目标,至少在目前还是有意义的。

国人讲“矛盾”,实际上就是说要有两个不同方向的指标,要有两个边界。就在码字这篇博文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个“反面教材”科学素养之己见

Quote
郑老师说:
俺认为科学素养是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观,以纯粹的探索精神揭示自然的奥秘,这是根本的,是基础。一切科学手段的使用,资源的利用,都是围绕这一基本观执行的。

所谓“标准思考”,是主张至少要有两个因子的思考。“一切科学手段的使用,资源的利用,都是围绕这一基本观执行的”说法显然是缺少了一个因子,因此不属于“标准思考”。如果是评分的话,就是不及格了。理由就是思路的“非标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493135.html

上一篇:立委录制:《上海交大校友峰会2011宣传片》
下一篇:土特产的过分包装
收藏 IP: 12.94.77.*| 热度|

1 张玉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