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成立稀土材料研究所”乃是个馊主意

已有 3270 次阅读 2010-10-31 16:46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稀土材料, 薛名山

“成立稀土材料研究所”乃是个馊主意。 (2537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31, 2010 02:36AM

这是回应《中科院应该尽快成立稀土材料研究所》说法帖子([www.sciencenet.cn])。先说说“正名”的问题。什么叫做“稀土材料”呢?这个说法与钢铁材料很相近。“材料”的说法一般都不这样用,一般都是机能+材料的用法。钢铁材料的说法是因为钢铁的用途太广泛,说单项机能很不容易的缘故。 

成立“稀土材料研究所”要研究什么呢?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如果这个都不能明确的话,根本就没有成立这样的机构的理由了。“稀土材料”的说法基本上不能成立。因为任何“稀土材料”中的稀土元素都不是主料。国人的稀土问题在于工艺、技能不如洋人。这个工艺、技能不是说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的、作为企业文化的工艺、技能不如人家。 

抽象地说不如人家往往不好理解。这里不妨说一下薛老师这篇文章中具体表现出来的“不如人家”的地方。
引用: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生产应用性产品的利润远不如直接卖资源利润高,以磁性材料为例,应用性产品的毛利率为15%,而此类初级产品的毛利率却有30% 左右。正是这种利润的巨大差异,让许多生产企业不愿意在应用方面下工夫,同时也使得从事应用生产的企业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另一位稀土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我们没有包钢稀土那样的实力,放着赚钱的资源和初级产品不做,花钱去搞前途未知的开发应用,这不是企业家的选择。
这些话里面有矛盾。说的人不在意,引用的人又不在意,看的人还觉得满有道理,这些就是做事情技能的差距了。百分比的提法上是说毛利率,而后边所说的却是利润。这两个两之间根本就无法比较。很可能是利润率差两倍,而利润的多少还需要知道一个总销售额的信息。作为一般的经济法则,一般是资本小利润率高。资本大则利润率低。虽然低,但是因为资本大,也可以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中国的稀土资源技术还是需要自主创新”的说法也是莫名其妙。这里的“稀土资源技术”的所指是什么呢?镜某老老年曾说过,国人教育中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买设备理解成为买技术。以为有了设备就是掌握了技术。这完全是两个事情。国人的“士大夫文化”造成了国人的读书人鄙薄技术。镜某也曾经是如此,鄙薄作技术工作。 

“中科院应该尽快建立稀土领域的专业研究所,重点研究高端领域、附加值高的稀土材料”的说法就是个“士大夫文化”的典型了。说实话,去偷、去抢,也比建立研究所的主意好。生产现场与研究的脱离才是国人产业的重大缺陷。生产现场与研究的结合并不是说在空间一定要并在一起。在包头建立稀土高新区本身就是没有魄力的表现。真要是打算有突破,就要有勇气到北京、到上海去发展建所,甚至可以投钱到洋人那里去。日本人目前要重点研究稀土的代替原料来发展磁性材料。这个目标是很明确的,所以可以投钱。而“附加值高的稀土材料”却是目标不明确,根本无法投钱。 

国人和洋人的差距在哪里呢?洋人的同龄人不去这样想问题。这样想问题本质上就是“浪费(人力)资源”了。而国人的教育恰恰就是“盛产”这类“浪费资源”的新人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379077.html

上一篇:走进丁丁电视:文艺沙龙谈论初到美国的故事
下一篇:应武老师的“擀面条”的话题
收藏 IP: .*| 热度|

2 丁甜 李学宽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