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应肖老师《学科建设混乱导致创新难》([
www.sciencenet.cn])的提法。
国人对名份的“钟爱”有些异常,对改名字的一点儿抵触都没有,也难怪总是“革名”,连大学的名字都找不到了。“学科建设混乱导致创新难”提法的前提显然是一切问题都要在大学的院儿里解决。能办到的话固然不错,但是比起在校的人数来,更多的是走出了校园的人数、在工作现场的人数。因此大学的一个看不见的功能是通过一个教材的体系来支撑这些已经走出了校园、并且体会到了“学到用时方恨少”的那些人的需求。
美国人当然有这样的体系,非英语的俄国人、日本人也有各自的这样的体系,而国人的则没有。这十年还可以说是因为历史短。这个时间过去之后,历史短的理由也就不能成立了。从这个观点看,学科的名称就不那么要紧了,重要的是具体课程的建设。这个课程不仅是支配着在校生,也影响到已经就业的人们。问题就发生在这个课程的建设上了。陈安老师有个帖子说中文、英文的事情 [
www.sciencenet.cn]。陈老师的“中文表达比英文表达大概要好上一百倍左右吧”。但是国人喜欢“原装”,大学里都以为用原装的教材、并且是用英文授课才是“正宗”。年轻人这样想也有道理。谁都幻想娶个漂亮的媳妇。但是过来的人都知道:漂亮的脸蛋儿不能当饭吃,过日子的择偶需要另立标准。
镜某以为用原装的教材、并且是用英文授课是教员在“偷懒”、“耍滑”,而且是大学“有组织”的、“名正言顺”的。就好比是对青年讲娶媳妇还是漂亮的好那样,他们会毫不加思考地接受这样的提法,并且会这样去追求。这是典型的“预科”的办学思想,连“小儿科”都算不上,更不要说是办“大学”了。
体会到了“学到用时方恨少”的那些人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很多的时间了。很多人已经没有可能去再读洋课本了。这时候怎么办?武老师提到的“体(谱)系”在这里也要发挥作用。既要有“和尚”也要有“经”,国人的大学建设是任重道远。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