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好生厉害的“散文”

已有 3144 次阅读 2010-3-26 14:37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夏时制, 算账

立委按:吴兄欧阳先生的回应,同样精彩。一并录此。
好生厉害的“散文”。 (1892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rch 26, 2010 12:25AM

好久没有看到过这么通顺的文字了——“算账”([www.sciencenet.cn])。果然是说“算账”,首先、其次、第三,好不利索。作为“抒情”的散文,应该说是上乘的文章了。 

3个事情当中,第一个问题至少在中国是被否定了。剩下的两个,大约是世界上“共同”的未解决的问题。更为有趣的是“被否定了”的问题至少在技术上可以解决,后两个在感觉上认为不成问题的事情在技术上的确有难度。 


夏时制的问题以前探讨过。起因是与一个“马列老太太”的交流。这类事情应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马列老太太”的惯性思维就是“中央英明”。物理上毛估问题往往是选择“极限”条件,因为这样作省事。对夏时制的问题的极限思考就是:如果地球上的所有地面都是属于一个国家的话,中央政府是否有必要设置夏时制呢?得出否定的结论恐怕不是很困难吧?因为南半球这时是“冬季”,北极圈儿半年是白夜。这个极限毛估可以得出结论:幅员辽阔、有低纬或极高纬度地区的国家不适合采用夏时制。 

美国不是与中国差不多么?为什么美国人有夏时制呢?镜某以为这是个“权利”意识的问题:来自午时太阳正南的方向识别性。生活在京城里,往往不知道“外界”的感受。当年在“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X点整”的时报时,并没有感觉出这个“北京时间”的说法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后来有亲戚从新疆回来,才知道北京时间与乌鲁木齐时间的“差别”。新疆的作息时间应该有两个:当地时间和北京时间。 

家庭劳动社会化的问题在中国老一辈人那里并不陌生。至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全托那是当然的事情(全托:周一去幼儿园,周六回家)。“城乡家务劳动价值”的第一近似是雇保姆的工钱。妇女家庭内劳动的代价不好计算的另一个理由是所谓的“外部”的问题。镜某曾经说过“批发”和“零售”的比喻。结婚属于“批发”,至于“零售”,就不具体说了。经济学里面外部性的问题是个很有深度的话题。京城的人们搞不懂这个汽车经济的外部性,才把个北京搞成今天的样子。 

作为武老师第三事例的类比,镜某想说说烟草的事情。烟草的收入比起消费烟草带来的损失可以比较精确地估价出来,绝对是个得不偿失的事情。但是卷烟的经济圈依然很繁荣。如何解释和理解这个问题呢?再加上酒类,真就成了“烟酒”问题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好生厉害的“散文”。 (1892 bytes)  - mirror   2010-03-26, 12:25AM   (62748) (110 reads)
  建议镜老以后一篇文章就说一件事儿。 (46 bytes)  - 吴礼   2010-03-26, 06:57AM   (62751) (30 reads)
  你把镜老的标题仔细地再读几边 (0 bytes) new  - 公正有私   2010-03-26, 08:09AM   (62756) (11 reads)
  散文是胡扯的执照 (995 bytes)  - 吴礼   2010-03-26, 11:09AM   (62759) (23 reads)
  哈哈哈哈(hug) (22 bytes) new  - 公正有私   2010-03-26, 11:30AM   (62761) (10 reads)
建议镜老以后一篇文章就说一件事儿。 (46 bytes)
Posted by: 吴礼
Date: March 26, 2010 06:57AM

常常费老大劲猜想您说的几段话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心安茅屋稳 性定菜根香 世事静方见 人情淡始长” 
散文是胡扯的执照 (995 bytes)
Posted by: 吴礼
Date: March 26, 2010 11:09AM

西方有人说“政客是撒谎的执照”。说这话的人,多半没搞清“权力”和“权利”的区别。选民是“发照单位”。发照的人打瞌睡了,能怪别人撒谎吗? 

经济学的博士每年不上万也有上千了吧。真正读懂的人却寥寥无几。这不是写多少论文做多少case study的问题。没有灵性的,再读也是白搭。就说个“外在性”问题吧。那是101课的内容了。但能用到“胡扯”的成本效益比上的,能有几个人? 

都说中国的教育不行,我看至少经济方面就不差。中国培养出来的专家,十个人对股市能有二十种说法。这叫什么?这就叫“活学活用”。就跟中医“辩证施治”一样。你说我不科学?你西医不还是治死了人么。我至少不会让你死了还欠一屁股债吧。 

我那小侄子才上幼儿园,有一天问我:为什么世界上会有穷人和富人,不能给大家一样多的钱?这个问题问了几百年了也没有答案。其实换个角度想就很简单。如果大家一样贫富,那“圣经”,“可兰”,“佛经”中一大半都要落空了。所谓“不平等”,就像“饥饿”和“性”一样,是进化的动力。 

其实,网络就是“平等化”的产物。您和我在网上对谈,您是送外卖的也好百万富翁也罢,到我这儿只看脑袋和灵性。 

看不懂我在说什么吗?请你把题目读五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306413.html

上一篇:《甜甜花絮:Practice Makes Perfect》
下一篇:《夫子遺墨:附載應文世兄近作-論類(五則)》
收藏 IP: .*| 热度|

1 魏玉保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