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对亦明的《美国现代科研体制的形成》的“异调”

已有 5990 次阅读 2009-12-29 02:48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立委按:过年了,有闲了,镜兄炸版来了。“大全大全”,求的就是大而全,多多益善。有意思的是,镜子的老文,无论长短,没有过期的问题,窃以为有温故知新之效果。
此文是2003/05/12日写在新雨丝的读书论坛上的。 (30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28, 2009 09:07AM

整理计算机,找到了一些老文章。
对亦明的《美国现代科研体制的形成》的“异调” (1708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28, 2009 09:05AM

  亦明的文章《美国现代科研体制的形成》[hps.phil.pku.edu.cn]一文中,有些过分强调了万·布什作用之嫌,需要补充说明些“异调”。 

  体制的确很重要,但往往并不是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有用。今天的五角大楼很牛气,可是打二战的时候,还没有那个机构。但是仗还是打赢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欧洲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的认识有误。20世纪初,生产的意义上,美国已是第一大国。30年代的经济危机能席卷全球,足以证明了其经济规模的程度。从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数量里找发达的“证据”,自然要比社会的经济活动滞后几十年。美国政府对产业的介入的重要时期,是美国经济腾飞之前的19世纪末。以为“美国科技的发达,得益于它的科技政策”的“推论”有些本末倒置。因此,《科学——无终止的战线》(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与其讲是对二战后的科技体系的有指导意义,不如讲是个在战后维持战中的研究的体制的问题,或是相当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问题。那篇报告的“威力”,还不如苏联的一颗卫星有分量的事实,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办大学“由政府出钱,但不受政府管束”的做法,是否源于英国已记不清了,但是个很有启发的办法。“联邦政府自己不设立研究机构,而是通过签订研究合同的方式,把科学研究任务下放到大学或私营公司”的办法,并无“新意”可谈,那时已经形成了的金融资本的“运作模式”也正是如此,自己投资盖工场这样的“傻事儿”,金融大亨们早已经不干了。 

  冷战结束后,大约是因为整个科研的领域面临着同二战结束后的时代相似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无终止的战线》又被重新拉出来了。维持“庞大”的科研规模和预算,需要一个“相当”的理由,找不出来了,就只有“继续革命”了,而且还是在发达了的条件下的“继续革命”。很“耳熟”的一个“理论”模式。 

  《美国现代科研体制的形成》的题目很大,作几个博士论文也绰绰有余。万·布什其人不过是个剖面,而且很可能是一个很小的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282191.html

上一篇:mirror - 人的几种“怪感觉”
下一篇:国人讲“风水”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