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讯台/科学新闻评论 Science and Media in China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hujun 一位科学记者的观察

博文

周芷:被诺贝尔奖忽视的华人女科学家 精选

已有 14855 次阅读 2009-3-10 22:37 |个人分类:评论随笔|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图片说明:右为周芷,左为其夫君Thomas Broker (来源为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rimingham)

周芷:被诺贝尔奖忽视的华人女科学家


     因为三八妇女节的原因,遗传学、免疫学工作者杨海涛在其科学网博客点评了多位杰出的女科学家,并特别提到一位本应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女科学家——周芷(Louise T. Chow


        周芷是美国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教授。她1943年生于湖南,后迁到台湾。从台湾大学农业化学戏毕业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75年,周芷进入著名的冷泉港实验室。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Phillip SharpRichard Roberts,以表彰他们在1977年分别发现了不连续基因,或者说断裂基因(RNA Splicing)。然而,不少科学家认为,比Roberts更值得获奖的其实是周芷。


         1994年,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周报曾刊登对周芷博士的人物专访。根据这篇专访,周芷对于诺贝尔奖的回应是,这已是难以挽回的事实,只有静待有心的科学史家去发现真相。


         该报道同时透露,周芷没有生育。而阿拉巴马大学网站刊登的周芷简历(更新时间为2001年)显示,她持有美国绿卡,并未加入美国国籍。


          周芷Thomas Broker是一对科研伉俪。目前,两人仍然在从事研究。



@科学公社 ScienceComm


 


以下是杨海涛在科学网博客上关于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案的介绍


        199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Phillip SharpRichard Roberts,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断裂基因(RNA Splicing)。然而,该发现在 1977年《细胞》杂志第11卷第4期发表时,论文领衔署名的作者是出生在中国湖南(后来从台湾旅居美国)的女科学家周芷,而获奖的Roberts根本就未署名。第二篇论文发表于同年同一杂志第12卷第1期,第一作者仍是周芷,而作为实验室同事的罗伯茨则署名在最后(很像大多数文章中通讯作者的地位)。诺贝尔奖委员会把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达28年之久而不愿加入美国国籍的周芷排除在外,人们自然纷纷不平。
    对于周芷未能获奖的事,笔者也很深感不平。1993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笔者是参加了的,二位获奖人也都曾来我校做学术报告,对Sharp的报告印象很深,而自已包括同事们都对Roberts的报告印象很浅!据说当时诺贝尔奖委员会误以为Roberts是实验室主任,其实那个实验室当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任Roberts自然也不是什么实验室的主任,只不过是周芷和Roberts的分工不同,所以才有了署名第一和最后的问题。工作中,周芷博士所做的贡献明显大于Roberts!退一步讲,如果Roberts真是周芷士当时实验室的主任,周芷的另一篇论文就不会不写Roberts的名字了。
    造成这件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冷泉港实验室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James Watson在推荐人选时极力推荐他自已喜欢的Roberts,而没有推荐周芷。鉴于沃森博士的巨大影响力和权势,这桩诺贝尔获奖历史上的冤案也许会一直石沉大海。

以下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周报第478期对周芷的人物专访

諾貝爾醫學獎的遺珠--周芷博士
週報特約採訪          陳芊斐
 
      三月天,春雨綿密地下著,霉菌和病毒也在微雨中蠢蠢欲動,兩
  場有關人類腫瘤病毒的演說,在生醫所的演講廳開講了,主講者是夫
  妻檔的Dr.  Broker 與周芷博士。講台上的周博士正以流利的英語解
  說病毒的分化等等,身材顯得嬌小,但語調平穩有力。對於去年諾貝
  爾醫學獎揭曉以來,對於家人所造成身心各方面的衝擊,周博士冷靜
  地說:「這已是難以挽回的事實,只有靜待有心的科學史家去發現真
  相。」到底真相如何呢?讓我們細說從頭。
 
      一八六六年孟德爾提出「豌豆雜交實驗」,即著名的「孟德爾遺
  傳律」,為現代遺傳學奠定了基礎。遺傳學所研究的就是基因的構造
  和變異,而基因的主要作用是製造維持生命的各種蛋白質,其製造過
  程是將細胞中DNA  上的遺傳信息的密碼,藉著信使核醣核酸(m RNA
  )轉錄到細胞質中的  RNA 上,再由RNA 轉譯成蛋白質。這些密碼每
  三個一組,決定蛋白質上的一個特定胺基酸。以往的科學家都認為這
  些密碼在基因中是連續的,一直到西元一九七七年周芷、羅伯茲及夏
  普等同時發現,製造蛋白質的這些遺傳密碼,在動物細胞的DNA 上其
  實並不連續。這個現象整個改變了大家對基因的認識,也為分子遺傳
  學的研究開啟了一個新紀元,羅伯茲與夏普並因此項發現同獲1993
  年諾貝爾醫學獎,但周芷博士卻未獲獎。消息傳來後,引發了不小的
  風波,因為羅伯茲之所以得獎,是根據他在  1977 年發表在cell 
  12卷上的一篇重要論文。該篇論文周芷為第一位作者,羅伯茲敬陪末
  座為第4 位(也是最後一位)。周與羅並無從屬關係,這篇論文之形
  成原是羅伯茲向周芷提出合作建議,共同測試他所提出有關VA RNA
  為引子合成  Ad mRNA 的假設,這個假設經周芷由電顯證明是錯誤的
  。所以周芷與羅伯茲再次設計另一個實驗,由羅伯茲提供單股病毒
  DNA  ,周芷提供完整的DNA,另一個合作者Lewis 實驗室提供周芷利
  用「R   -圈環」技術定性出來的腺病毒信使 RNA。所有實驗皆由周芷
  執行、進行觀察,並分析結果,提出關於不連續基因的實驗成果。但
  最後得獎的是羅伯茲而非周芷,實在令人不平。如今事隔數月,儘管
  餘波盪漾,周博士已努力平順自己心中的不服,只希望研究能繼續更
  上層樓。
 
      周芷博士1965  年自台大農化系畢業後,即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生物系攻讀博士學位,拜在大師Norman Davidson 門下,學習利用電
  子顯微鏡研究病毒基因的結構,並在Davidson實驗室結識了Dr.
  Broker,後來結為連理。1975年周博士轉赴紐約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  ),與 Dr. Broker共同主持電子顯微鏡組,利用
  1976  Davidson實驗室發展出來的一個新技術,叫「R-團環」(
  R-loop)來測定病毒RNA的長度與這些RNA在基因上的確實位置,也
  就是這個技術發現了不連續基因,而當時所研究的病毒是第二型腺病
  毒(adenovirus2,這種病毒除了造成人類呼吸道感染,甚至可以
  使正常細胞轉化成癌細胞。周博士基於腫瘤病毒的研究有其臨床的意
  義,也轉而研究人類腫瘤病毒。由於冷泉港沒有醫院配合支援,所以
  周博士與  Dr.     Broker 1984年轉赴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繼續創造
  研究生涯的另一個高峰。周博士與 Dr. Broker目前任教於阿拉巴馬
  大學醫學院。
 
      身為女性科學家,周博士認為並未曾遭到性別歧視,也不覺得先
  天上有什麼較大的限制,事實上國內外有很多很多優秀的女科學家。
  不過這次的諾貝爾事件多少讓她覺得受到不平等待遇,而平常不熟識
  的人常會誤認為與 Dr. Broker 有微妙的「從屬」關係,先
  生是主角,她是配角。這種盲識她不覺得有必要去澄清,因為知情的
  人知道真相為何,所以她認為夫妻檔是利多於弊,因為兩人志趣相投
  ,目標一致,團結力量一定大呀!
 
      生命科學的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目前中研院無法招收
  研究生,也缺乏較好的條件吸引好的人才來從事博士後研究,所以傾
  向整合的呼聲頗高,希望能集合有限的人力資源,群策群力,做比較
  有實用性的題目交出更好的成績來。對於這點,周博士認為實用性固
  然重要,但基礎研究更重要,而且基礎研究的方向這麼廣,有的研究
  題目適合整合,有的比較冷門的題目無法整合,但仍然值得堅持下去
  ,這兩種類型的研究是可以並存,各有各的發揮空間。她對院內生醫
  所及分生所有比較多的接觸,對這兩所的設備及研究人員素質都有極
  好的評價。
 
      去國將近三十年,在美國科學界也闖下不小的名號,生活中除了
  研究之外,便是教學,非常地忙碌,沒有時間生小孩,更別提有時間
  去想什麼認同的問題了,畢竟「科學無國度」有其一定程度的真實。
 
      生命是這樣的奧妙,永遠有挖掘不盡的奇妙現象,一點發現就是
  一大快樂,所以沈潛其中的科學家有時候是很幸福的,但是生命中也
  常有些事叫人無奈,譬如說這次的諾貝爾獎風波,譬如說這雨該下不
  下,不然就不停地下著,下著...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8-219544.html

上一篇:环境绿皮书发布,关注北京奥运会“环境遗产”
下一篇:公民记者与独立媒体
收藏 IP: .*| 热度|

2 王云平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