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大学人”科学工作的五种模式

已有 3280 次阅读 2012-11-25 09:41 |个人分类: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人, 科学工作

      身处大学之中,大学人这一身份经常让我们手足无措。在外界看来,我们往往“被”认为是知识学术的化身,社会理想的载体,公民社会的良心。沉重的身份压力有时让我们步履为艰。身为大学人在行为上有时莫衷一是。在内部,各式各样的“被”要求,又使我们失去行为自由,有时甚至是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大学人经常“被”安排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傍听各式各样的会议,大学人的工作有时失去自身的平衡。在倡导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社会的今天,大学人如何科学工作甚至成为问题。
      “什么是科学工作?如何科学工作?”是每一个大学人应该思考的两个问题。无论他是怎样的身份,他都应该对此作出积极的、自认的回答。在我看来,科学工作就是有效率、有绩效并可以产生友好工作环境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以下五种模式:
      模式一:探究式工作
     学术是大学的生命之本,也是大学的力量之源。追求真理,探求真知是大学永恒的主题。大学学术组织特性要求每一位大学人必须把工作当作一个问题、当成一个学术难题去研究、去处理、去解决、去发展。大学人要善于克服困难,带着学术思想去工作,要注重研究工作的规律性,并将现代化技术运用到工作当中。探究式工作是学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大学人要努力让自己钻研进去,努力提升自己,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发挥个人潜力,最终实现工作效率、绩效的最大化,并为今后工作产生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模式二:创新式工作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大学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钱学森之问”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中国大学最大的问题是创新力不足。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大学人不善于创新式工作。创新式工作要体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大学人应该时刻永葆创新意识。须知,每件事情,每项工作都有其特点,我们每个人面对同一份工作,都应该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是生命力,没有创新的工作,毫无生趣,也没有工作的乐趣。只有创新工作,才能产生新的生产力,才会使自己工作的效率、绩效最大化,也才可能产生更为和谐的发展环境。
      模式三:和谐式工作
     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和谐家庭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最大追求、最大目标。对大学来讲,和谐可以产生生产力,和谐可以产生效率,和谐产生团队进步,和谐可以产生人个身心健康。和谐式工作就是努力促进自己与领导、与同事、与上级领导、与合作伙伴、与自然都要融洽和谐的相处。和谐并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在批评中、在争论中保持与合作伙伴、与上级领导、与同事、与环境和谐相处。和谐友好的工作还体现在另外一点,就是工作中不能造成重大的错误。特别是当我们工作快速向前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危险就在后面。福兮祸所倚,工作发展最快的时候,也是问题、漏洞出现最多的时候。所以,每一位大学人从事每一项工作,既要有和谐意识,也同时必须具备风险意识。大学人必须学会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发展,共赢发展。
     模式四:面向用户式工作
     面向用户式的工作就是要面向学生、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一种工作方式。时代的发展,使大学从伊甸园变成社会的轴心组织。大学必须在承担社会责任中求生存、求发展。大学必须与市场、社会、企业相结合,走协同发展之路。作为大学人,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我们无论是从事教学工作,还是从事科研工作,亦或者从事学生教育工作,都必须学会面向用户式工作。每一位大学人在工作中都要心有学生、心有企业、心有市场、心有社会。面向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是什么,要什么,我们能给予什么,如何给予;面向社会,我们一定要开门办学,不能闭门造车;面向企业,就是要和企业走协同发展、创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和企业结合的道路;面向市场,就是能预知市场的变化,预知未来的发展。心中无用户,就不会有创新,也不会有和谐的外部环境。
     模式五:创意式工作
     创意式工作就是要不断丰富工作的内涵,提升工作的层次,改变工作的实现方式,让每一项工作产生最大的效率,最大的绩效。同样一件事情,经过策划,创意式工作,其效果就会明显不同。大学人只有增加工作中的新要素,使工作产生新的内涵、新的追求、新的目标,工作才会有质的变化。在创意式工作中,最为关键的是让自己的工作与大学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产生良好的互动。大学人要努力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社会发展的主流之中,使自己的工作产生意义,使自己的工作积聚和谐的发展环境。闭门造车式工作,庙宇式工作已经不适于当今大学的发展。
     当然,大学人的五种科学工作模式并不一定是单一出现的,它们可能是并行出现的。每个人面对外部和内部工作环境,都会形成自己应对的方式。无论是被外部环境同化,还是适应外部环境,关键在于对具体工作的研究与创新,找出解决某一问题的最佳方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635968.html

上一篇:中国高等教育十年回眸(2002-2012):数字篇
下一篇:“大学人”要努力避免无效工作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6 陈小润 李学宽 王涛 曹聪 陆雅莉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