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原图
至中华文明从黄河中下游诞生始,中华文明的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波澜壮阔的变动。过去没有股市,但每一次经济大发展都导致人口的增长。导致经济发展一般有几个因素:
1)领土拓展引入更多的人口和资源要素
2)与其它文明交融吸收更多的技术和产品
3)社会稳定带来的农业和工商业内生增长
由于过去大规模的科技创新不多,新技术新物种好多是从外来文明引入的,这点就一起归在第二点了。
从黄河流域,拓展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秦以后历汉隋唐近千年,进一步拓展到两河的上游以及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并逐步吸收周边的少数名族,融合各民族的文化与科技。宋明元清近一千年,又继续引入外来文化、技术和农作物,使的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在宋和清两次创出新高。
20世纪以前的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在农业文明的框架下进行融合、拓展和进化。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基本上中华文化是以强势文化的态势出现,因此向大熔炉一样能够不断的融合、同化周边少数族群的文明。19世纪中叶开始的东西方文明的冲撞,是以半封闭的中华文明被迫开放并以落后的农业文明出现的。这个过程虽然屈辱,但就是这样,中华文明步履蹒跚的走进了工业文明,并在21世纪开始进入后工业文明。
后面会怎样变化呢?我最近从几个人那里获得新的体会。首先,在听罗辑思维时了解到人民大学翟东升教授在他的代表作《中国为什么有前途——对外经济关系及其战略潜能》中的思想。在阐述了全球化框架下中央国家和边缘国家的理论之后,他认为中国依托强大的规模和持续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逐步成为准中央国家或者中央国家的巨大潜力。其次,我最近参加一个讲座,一个教授兼企业家的人比较了犹太人和中国人。他说犹太灭国后,上帝给了他们重生的机遇。迄今,西方国家的金融,影视传媒,企业和科教无不被犹太人主导。而他认为中国人在未来将会比犹太人更厉害。他举的例子是东南亚国家人口比例更小的华人创造了若干国家的多数企业和财富。第三,中国政府是中华文明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效率正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半集权制度和高效的动员能力。最后,中华文明的核心特征:具有完整的文明系统和重视教育的传统,有规模庞大的智识阶层,自强不息,善于学习,包容开放。 然后,交融和吸收了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后,中华文明自身正在建立两个现代化制度:一个是重视教育和科技研发的创新创业制度;一个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制度。至此,中华文明的基因初步完成了现代化的进化,并且其规模是迄今地球上最大的规模。
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中华文明的崛起过程需要重新塑造自身的强势地位。这个机遇在哪里呢?首先,从技术变革角度,中国和世界现在正处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变革中期、智能化变革、现代生命科学和新能源技术变革早期,因此中华文明的学习能力和规模优势有用武之地。其次,国际政治角度,世界正从美国强势单边外交格局进入G2+N的多级化趋势中,此次APEC会议后,一个新的国际秩序已经初露其形。再次,相对于欧美强势文明,世界上还存在大片区域供中华文明以相对优势进行整合的空间。北斗导航,人民币国家化,一带一路,各类新的国际机构和机制,正逐步的按照规划进行。
终上所述,中华文明经历19世纪中叶以来,在与西方现代文明交融冲撞中,初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落后态势,进化出了新的基因系统,并以新的姿态朝着新的世界文明秩序前进。所以,以过去的发展脉络看待当下国家的变化,意义都不大,应该以新的逻辑来看待和预测中国的未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30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