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行,平平常常心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x0053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系,副教授

博文

三维科研体系 ≈ 文章数量 + 质量 精选

已有 8946 次阅读 2012-3-11 06:25 |个人分类:研读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文章, 三维

每一个科研人员都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科研论文的数量。因为全球各处都是以发表的科研论文来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工作成绩。或为了生存,或为了谋利,有人在硬指标的压力下动了歪点子,一些不良的现象纷纷出现。灌水,抄袭,甚至造假的文章就出来了。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大小环境,解决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的平衡问题的方法应该很多。其实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基本上是由科研团队的风格决定的。 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优化一个团队的科研风格。

 

单个科研团队的风格常见的为两类:

 

1. 一维的深挖型 (纵向科研)。 此型的科研专注于一个方向,不停地问问题,用尽所能往深处挖。  最基础,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大多是此类科研的产物。 有了一个好的思路,又有资金,助手,尖端设备相伴, 领军的天才科学家终会成功。 也会有很多文章发在顶尖杂志,领各项大奖都是水到渠成。 但这种成功是不易复制的,多是耗巨资的,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且, 若团队领头人所定的科研方向是错误的,可能到最后并无真正有用的科研成果。白白浪费了一大批人力物力。   如此,这种方式的科研不太适合拿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2. 两维的撒网型 (横向科研)。多是抨击一个大问题的皮毛。不痛不痒。只要努力做,这种团队发表的文章数量可以保证,但多不是高质量的。 这种团队的有效转型需要一个领军人物 PI或者有独立研究思路的学生或博后), 确定一个好的方向,锲而不舍地做下去。若运气好,可以较快提高整体科研的质量。

 

成功转型的撒网型科研团队其实已经变成了一个三维的有机生长型的团队 在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

 

从二维转到三维当然可以, 但最好是一开始就打造一个三维的科研团队。 这样的话,首先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可称为科研图纸 (research map)  带领这个团队的人必须有远见, 能画出这个图纸。 有此宝的候选人常常可以在北美学校招人的时候胜出。 一旦入住,此人就求贤若渴,招有志之士相助。 通过科研,把零件一个一个地设计出来, 慢慢组装。 若干年后, 想要达到的成果初见雏形, 科研更是干劲十足。 团队的带头人还必须要时刻给自己充电。  常常思考,常常学习。 只有辛苦地把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升到了一个高点,才能胸有成竹,自信地指挥团队努力方向。这种团队出的文章有深挖的(理论),也有横向的(应用,或数据库的开发), 但每一篇都有一个创新点,都是所要打造的机器的一个零件。 而不是一篇散沙或无意义的简单重复。 

 

打造这三维的团队的事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放眼望去,这样的团队虽不多,也不少。 只要有希望,就不放弃。因为在我看来,她最美。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6017-546370.html

上一篇:人生
下一篇:自强不息 - 语言篇
收藏 IP: 160.94.171.*| 热度|

12 孙根年 武夷山 孙学军 张彦 郭向云 余海燕 何学锋 陈耀 张晶 霍艾伦 赵凤光 强涛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