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藏羚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caster 行走于青藏高原,每次的休憩均为了下次的长征!

博文

带着研究生去参加国际会议

已有 5393 次阅读 2010-6-13 10:1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几天带着研究生去参加国际会议了。首先声明的是,不是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参加的是国内举办的国际会议。

由于是国内举办的国际会议,老外的数量不算多,其实中国科学家的数量也算不上多,多的倒是乌泱乌泱的中国学生。从主会场的第一排望过去,黑压压的年轻的中国学生的面孔,有点不寒而栗还有点喘不过气来。为啥呢?想到了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所以啊,会说话的speaker们都盛赞会务方给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看到了年轻人就会觉得自己的科学事业后继有人。也许是发自真心,也许是乐得恭维,反正底下已经是一阵掌声了。

其实,我也带了两个学生参会。本来想带更多,无奈他们还有其他事,没有档期我也没办法。后来一个研究生告诉我,某某老师组里来了8个学生。是啦,这样的会议一定是个锻炼学生见世面的好机会。

从老师的出发点,国际会议上让学生做个oral presentation,一方面总结总结研究工作,另一方面练习一下英语的表达,第三方面听听国内外同行的反馈,是个一石几鸟的好事情。不过,非要侧重什么的话,还是侧重在对研究生表达能力的锻炼。毕竟,工作做得怎样,国内外同行反响如何,这些做老师都是心中有数的。唯一心里没底的,就是这个上台表演的主角是否能把工作圆满地讲清楚;面对同行提问,这个演员是否能机智应付。

从学生的角度看,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似乎从一开始就是以老师的一厢情愿为主的。他们对于老师希望他们锻炼一下表达能力的愿望不是不理解也不是不感激,只是理解和感激之余还有排斥不掉的恐惧。看得出来,报告一旦做完他们神色上的如释重负还有内心中巴不得同行较少地给他们提问题或者最好没有问题念完了就直接下台。我的学生就很典型,讲话的声音很小,而且是越来越小。我在前排刚开始还能勉强听到,后来就隐隐约约才能听到,我估计后排的就怕是就只能听到蚊子哼哼了。下场后他就拼命地打短信,玩手机。我突然间恍然大悟,原来压力大的时候玩玩手机游戏是个不错的缓解压力的办法。

凡事总是一个过程,还记得自己刚开始做报告时候的窘况。不知怎么,看着学生玩手机释放压力我到还有些心酸。成长可真不是一个好玩的事情,不过,每个人都回避不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5820-334985.html

上一篇:小胖子与山寨
下一篇:草根世界杯
收藏 IP: .*| 热度|

3 胡健波 郭桅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