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 ...

博文

中国地质学会百年人物 ∣18位地质学大师,你认识几位?

已有 6160 次阅读 2024-2-12 19:17 |个人分类:地球科学|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编者注: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兴起与发展,离不开一批杰出科学家在理论研究、野外调查与教育实践等方面的奠基性贡献。他们面对国家亟待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知识体系构建的双重挑战,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潜心探索地球奥秘,系统整理与创新了地质学理论,并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绘制出第一幅详实的地质图景。这批先驱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不仅发现了大量重要矿藏,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战略支撑,还在古生物学、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多个分支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果。他们创办了最早的地质科研机构与教育培训机构,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输送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他们的学术著作,如地质专著、调查报告及读物,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地质学界,推动了地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不懈努力,他们将地质学从传统认知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并直接服务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其功绩彪炳史册,对中国地质学发展的影响深远而持久。本文《矿业界》所梳理出的18位地质学家仅是这群杰出人物中的代表,他们的贡献涵盖了地质学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石油勘探、金属矿产发现、地质构造理论创新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18位之外,还有许多同样在地质科学界作出卓越贡献却未在此文中被具体点名的科学家们。他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地质人才,或是通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地学理论,甚至有的在边远地区默默奉献,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填补了空白。这些不为人熟知的名字同样值得我们铭记与敬仰,他们的工作构成了中国近代地质学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共同铸就了我国地质科学的辉煌篇章。

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

1922年初,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会员在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前留影。

【正文】: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批人,一边忍受着战乱或者贫穷,一边行走在中华大地上,寻找着能保障整个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矿产资源,他们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地质学家。本期,《矿业界》梳理出中国近代史上18位地质学家的介绍,看看你能认识几位?

以下排列顺序按照姓氏排列,不代表影响力及学术排名

No 1. 丁文江

丁文江,字在君,1887年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是中国地质事业著名的创始人之一。丁文江1902年秋(15岁)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夏,由日本远渡重洋前往英国。1906年秋在剑桥大学学习。1907-191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动物学及地质学,获双学士。1911年5月离英回国,回国后在滇、黔等省调查地质矿产。1911-1912年在上海南洋中学讲授生理学、英语、化学等课程,并编著动物学教科书。丁文江从事地质事业自与章鸿钊相识始。1911年9月应京师学部留学生考试,他与中国早期地质事业创始人章鸿钊相识。1913年2月再次赴北京、担任工商部矿政司地质科科长,其后不久,与章鸿钊等创办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培养地质人才,并任所长,1914年辞去所长职务,再度于1914年2月至1915年1月赴云南进行野外调查。1916年他与章鸿钊、翁文灏一起组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担任首任所长。1917年丁文江随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并列席巴黎和会。丁文江向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建议聘请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及当时在英留学的李四光到该校任教。1921年丁文江辞去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后,兼任名誉所长,担任北票煤矿总经理。1929年春负责对西南诸省的地质调查,并开始兼任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1931年任北京大学地质学教授。1933年6月丁文江离上海赴华盛顿出席第16届国际地质大会,与葛利普、德日进同行。其后再次到欧洲考察,9至10月访问苏联。丁文江在创办及担任地质调查所所长期间,非常重视野外地质调查、提倡出版物的系列化、积极与矿冶界协作和配合,并热心地质陈列馆及图书馆的建设。他担任《中国古生物志》主编长达15年,在地学界极有影响。丁文江为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1922年1月在北京西城兵马司9号主持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1923年当选第二届会长。

No 2. 侯德封

侯德封,1900年5月4日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河西村。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曾任山东莱阳县中学教员。1926年起,先后在河南中原煤业公司、北平农矿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太原晋绥矿产测探局等单位从事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技正,1942年任该所所长。1946年去南京,任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陈列馆主任。解放后,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代所长,1951年任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1957年为地学部)学部委员。1957年任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1958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教授、系主任。1959年任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1966年兼任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还先后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兼会计、常务理事、书记、副理事长、《地质论评》编辑主任等职。1978年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1980年2月24日在北京病逝。侯德封早年在区域矿产地质,特别是煤田地质、石油地质、铁矿及有色金属矿产地质的调查和研究上有重大成就。主要著作有:《河南修武县煤田地质》、《山西之菱铁矿》、《四川省铁矿概略》、《黔北地质矿产》以及《第三次中国矿业纪要》、《第四次中国矿业纪要》、《第五次中国矿业纪要》等,后者是中国各时期地质矿产事业的重要总结。解放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他曾发表《从地质观点对中国锰、铁等矿产的寻找提几点意见》、《目前中国的锰矿问题》等文,提出了新观点,为解决钢铁工业所需铁、锰矿资源问题做出了贡献。他又领导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西北石油地质调查、东北及西北综合地质考察、第四纪地质研究等项工作,特别对陆相生油理论的发展支持很大。1957年以后,他领导并参与了稀有元素与稀土元素研究及找铀矿的工作,不仅解决了生产上和国防上的有关问题,而且提出了“核子地质学”、“核子地球化学”的新学术思想。主要论著有《同位素地质学中的若干问题》、《核转变能与地球物质的演化》等。他从物质是由基本粒子组成这一概念出发,去认识地球物质的性质和运动规律。他指出,组成地球的一切元素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发展的自然条件下是可以转变的,通过对同位素成分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认识元素共生系统以及量与质的变化规律。他又认为各种核结构储藏能量,在核转变过程中释放出来,并作用于地球物质,它产生的一系列地质作用,是地球物质演化的基本因素和动力。侯德封善于把近代核物理、核化学理论运用到地质科学上,从而不断创新,在地质学理论探索中取得重大成就,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No 3 黄汲清

中国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古生物地层学家、石油地质学家。1904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2年留学瑞士,193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考察欧美地质。1936年回国,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1937年任所长,1940年仍任地质主任。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西南地质局局长。1954年任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56年任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1957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兼大地构造研究室主任。1958年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32届理事长。1980年获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院荣誉博士学位。1982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1985年获美洲地质学会荣誉会员称号。1988年获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1994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奖”优秀奖,同年3月22日在北京病逝。黄汲清1929年参加丁文江领导的西南地质大调查。至1932年,发表了关于中国南方二叠纪珊瑚、腕足类的《中国古生物志》专著4部以及《二叠纪生物地层学之基础》。黄汲清于1942年领导了新疆石油地质调查,1943年完成《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1947年出版,提出了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含油的新观点。1955-1957年,他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制定了相当完整的工作规划,对以后大庆、胜利、大港、华北、辽河、塔里木等油田的发现,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黄汲清1945年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专著,首次对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础,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他划分出中国若干地台和地槽褶皱带,又划分出古亚洲式、滨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三大“构造域”。他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80年代以后,又将多旋回说与板块构造论结合起来,提出“板块手风琴运动”模式。黄汲清40年代曾领导主编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及1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60年代又主持了1∶100万国际分幅的全国一套地质图件(包括地质图、矿产图等)的编绘。他是中国地质图类编绘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黄汲清作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重要领导人,极其重视总结成就与经验,对地质学史之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方面重要著作有:“30年来之中国地质学”(1946)、“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1983-1984)、“辛亥革命前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1982),“略述中国早期地质工作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1990)。他主持编纂的《翁文灏选集》(1989)和《丁文江选集》(1993)也是重要的学术遗产整理成果。

No 4李春昱

中国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1904年5月8日生于河南汲县。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工作。1929年参加丁文江领导的西南地质调查。1934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师从大地构造学权威H.施蒂勒。1937年获博士学位,旋及回国。1938年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所长。1939年兼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41年兼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1942年任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50年任东北地质矿产调查总队总队长。1951年任渭北煤田普查大队队长。1953年任华北地质局总工程师。1956年任地质部北方总局总工程师。1958年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区域地质室技术负责人。1965年任全国区域地质测量局技术负责人。1972年任地质部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技术负责人。1978年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988年8月6日在北京病逝。李春昱早年曾在河北、福建、四川、西康等地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他与谭锡畴在四川、西康地区连续工作两年多,发表了大量论著。他们联名发表的《四川西康地质矿产志》(1935,1958)是我国区域地质的重要专著,其中预测了四川中梁山煤田及若干油田,首次论证了云南石鼓附近金沙江袭夺红河河谷的重要现象。李春昱1950年发表“四川运动及其在中国之分布”一文,提出“四川运动”的重要概念,揭示了中、新生代之交的地壳运动。70年代初,他发表了“试谈板块构造”与“再谈板块构造”两篇评介文章,积极引进板块构造新观点。他首次在中国发现混杂堆积,首次用板块演说系统解释了秦岭、祁连山的构造发展史,多次指出塔里木-中朝地块以北古生代板块缝合带的存在及其对地质矿产勘查的重要意义。他发表了“用板块构造学说对中国部分地区构造发展的初步分析”(1975)、“板块构造与多旋回构造运动”(1979),“槽台论点与板块构造学论”(1986)、“板块构造基本理论与方法”等重要论著。他是在中国倡导板块构造学理论研究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李春昱1972年倡议并参与指导了《1∶500万亚洲地质图》编辑工作,1976年出版,使我国首次进入了编制国际地质图件的行列。在此图的基础上,他又领导、主编了《1∶800万亚洲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1982年出版,首次用板块构造观点对亚洲大陆显生宙以来的岩石圈板块进行了划分,对其大地构造演化特点和过程作了表述。这是我国首次编制的国际性大地构造图件。此二图之编制,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地质学界的地位。

No 5李四光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No 6穆恩之

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1917年9月30日生于江苏丰县。1943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任经济部资源委员会湖南晃县汞业管理处甲种实习员、工务员。1945年入重庆北碚(后迁南京)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先后任技佐、技士。1950年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关于笔石的演化和分类”一文,提出世界上较早的笔石分类系统,以后逐渐完善,为笔石学界广泛采用。他提出了笔石的重要演化趋向,认为笔石体的简化、生长方向的转变起主导作用,次一级的趋向还有胞管的变形、体壁的退化和局部增厚、胎管的扩大等。他系统总结和建立了我国的笔石带:奥陶纪25个带,志留纪23个带,泥盆纪5个带。他又划分出5个笔石动物群:寒武纪树形笔石动物群、奥陶纪反称笔石动物群、对笔石动物群、叉笔石动物群和志留纪单笔石动物群。他还提出“生态分异学说”,认为不同笔石动物群的产生,是各种笔石以其不同的生活方式,适应各种环境,进行生态分异的结果。穆恩之在地层学上的重要著作有《中国的志留系》(1962)、《中国志留系对比》(1986,与A.J.布柯合著,是《东亚志留系对比》之一部分)、《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1984)、《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1984),这些著作都是中国下古生界地层划分和对比的经典著作。穆恩之还研究了我国古生代和中生代海百合、泥盆纪海蕾、白垩纪及第三纪海胆等化石,建立了志留纪和三叠纪的海百合序列及白垩纪的海胆序列。穆恩之曾任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兼职教授,又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地质学、古生物地层学人才。

No 7裴文中

中国古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旧石器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1904年1月19日生于河北省丰润县。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1928年参加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工作。1929年成为发掘现场负责人。1935年赴法国留学,师从步日耶教授进修史前考古学。1937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从事古人类文化和第四纪生物地层学研究工作,先后任该所技士、技正。1950-1953年任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博物馆处处长。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57年荣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称号。1963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同年,当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史前学和原史学协会名誉常务理事。1982年当选为国际第四纪联合会名誉委员。同年9月18日在北京病逝。裴文中是中国古人类学的重要创始人。他于1929年12月2日在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中外学术界,成为中国古人类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为此,中国科学社于1930年授予他金质奖章。他学术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史前人类学和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及地层学等等,其主要著作有:“周口店洞穴层含人化石堆积中发现的石英器和其他岩石的石器”(1931)、《周口店第1地点之肉食类》(1934)、《周口店山顶洞文化》(1939)、《周口店山顶洞动物群》(1940)、《广西柳城巨猿洞及其他山洞之食肉目、长鼻目和啮齿目化石》(1987)等等。他在我国建立了若干第四纪不同时期的生物地层标准剖面。裴文中科学生涯数十年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领导并参与了许多大型的古人类调查与发掘。如1955-1957年广西山洞的调查,发现了巨猿的确切产地和层位,为华南建立了第一个早更新世洞穴堆积标准剖面。50年代山西襄汾县丁村旧石器地点群的发掘和研究,改变了对红色土层时代的部分看法。为华北建立起了晚更新世早期的标准剖面。坚实的野外工作,精心的室内研究,使他对第四系与第三系界线问题、第四纪哺乳动物区系、体形变化规律、我国旧石器文化特征和多样性,以及原始社会理论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取得卓越成就。裴文中也是杰出的科普作家,他的科普著作《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1934)《中国石器时代》等等,对于进行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效果十分显著,影响极为深远。

No 8 孙云铸

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教育家。1895年11月生于江苏省高邮县。1918年由北洋大学矿产科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0年毕业,留任助教。1927年在德国哈勒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31年兼清华大学教授。1936年兼中心大学访问教授。1937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50年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地质部教育司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56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1月5日在北京病逝。孙云铸是我国无脊椎古生物学及生物地层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重要学术成就是对寒武纪地层、地史及其三叶虫动物群的研究。1924年他发表的《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是我国学者发表的第一部大型古生物学专著,以后他又发表了《中国北方上寒武纪三叶虫化石》(1935)、《关于中国寒武纪地层界线问题》(1948)《中国寒武纪地层划分问题》(1961)等等。他描述发表了三叶虫化石几十个属、100多个种,其中他发现并建立了18个新属、86个新种,绝大多数是寒武纪(特别是晚寒武世)地层的标准带化石。他多次研究总结寒武纪地层划分对比问题,最后将中国寒武系修订为3个统、10个阶、20个化石带,为中外地质界长期沿用。孙云铸一专多能,对于其他各时代地层(特别是古生界各个系)、其他各门类化石(特别是笔石、菊石、珊瑚、棘皮动物等)都有长期精深研究,发表过著作数十种。他还发表过很多古生物地层学、历史地质学的综合性著作,如《就中国古生代地层论划分地史时代之原则》、《太平洋,早古生代生物扩散的重要中心》、《中国古生代各系界线问题》、《海侵的基本概念和问题--着重讨论中国古生代各纪动物群及其分区》等。这些论著对广大地质工作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孙云铸在中国地质学界、古生物学界始终居于领导地位,他是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古生物学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并多次担任两会会长(理事长)。孙云铸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等校主要讲授古生物学、地层学、地史学《中国标准化石》等课程,并担任行政管理工作,培养了不少地质、古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精英。他担任新中国地质教育领导职务时,积极筹建地质院校,组织领导地质教材的编审工作,并亲自参加并领导编撰《古生物地史学》教科书,他为加速培养中国的地质科技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

No 9翁文灏

1889年6月1日生于浙江省鄞县。1971年1月27日逝世于北京。翁文灏是中国地质事业的著名创始人之一。1902年翁文灏应乡试,列名秀才,时年13岁。1908年赴欧洲留学,1912年获比利时鲁文(Louvain)大学博士学位。1913年回到北京,任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教师至1916年。1916年翁文灏在北京与丁文江等人共同创建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矿产股股长,1922年任该所代所长,1926-1937年任所长。并曾兼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地理系主任、清华大学代理校务(即校长)等职。1932年开始进入政界。但一直关心地质调查所的工作。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取道香港去法国,1951年经香港回到北京。

  • 翁文灏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1912);

  • 是中国第一本《地质学》讲义的编写者(1914);

  • 是中国矿物学第一本专著《中国矿产志略》的作者(1919);

  • 是中国第一张彩色中国地质测量图的编制者(1919,着8色);

  • 是中国第一位考查地震害,并出版专著的作者之一(1922,《甘肃地震考》等);

  • 也是中国第一部《中国矿业纪要》的创办者之一(1916,与丁文江共同创办);

  • 同时,翁文灏还是第一位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地质大会的代表(1922);

  • 是第一位系统而科学地研究中国山脉的中国学者(1925);

  • 是第一位对中国煤炭按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的学者(1926);

  • 是燕山运动及与之有关的岩浆岩和金属矿床的区域成矿理论的首创者;

  •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翁文灏还是开发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翁文灏在地质调查所任职期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球化学实验室——“沁园燃料研究室”;第一个土壤研究室;中美合作新生代研究室并参予主持周口店北京猿人遗骨的发掘工作。1933~1934年,翁文灏与丁文江、曾世英合编出版了中国地图集(《申报地图》),是中国第一部使用等高线的彩色地图集。1948年6月,翁文灏任国民政府行宪后第一任行政院长。同年,翁文灏被评选举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翁文灏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立会员,与李四光同任首届副会长(1921)。1924、1926、1931及1941年四次任会长。并长期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理事。

No 10谢家荣

谢家荣,地质学家,矿床学家,1898年7月生于上海,1966年逝世于北京。1913~1916年谢家荣在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毕业后进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工作。由于工作颇有成就,被派送美国留学,1920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理学(地质)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两广地质调查所技师、技正;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和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29年,谢家荣赴德国柏林地质调查所及弗兰堡大学研究煤岩学和金属矿床。1930年归国,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先后任沁园燃料研究室名誉主任和北平分所所长,其间又曾兼任清华大学教授和地学系主任;1935年兼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师范大学教授。1937任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江华矿务局经理等多项职务。解放后历任华东工业部矿产勘测处处长;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地质部地质矿产司总工程师、普查委员会常务委员、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石油部顾问。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谢家荣是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和首任书记(秘书长),又历任常务理事、理事长等。1936年他建议创办《地质论评》,并任编辑主任。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胡适劝他去台湾,被他拒绝。他组织矿产勘测处职工保护设备和资料,迎接解放。谢家荣在矿床学方面造诣尤深。他博学多才,有著述400余种,其中在矿床学领域,涉及煤、石油、天然气、铝土矿、磷、铁、锡、铜、铅、锌、黄铁矿、铀等诸多矿种,他的《中国铁矿之分类》是我国关于金属矿床分类早期论文,在中国矿床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他领导下于四十年代后期发现了安徽淮南八公山煤田,他推断的淮北煤田分布规律和指出的找矿远景,已被证实;他还发现了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及我国第一个三水型铝矿(福建漳浦)。他在研究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时,指出江西城门山是有希望的铜矿床,经江西省地质局勘探获得了成功。谢家荣对中国石油所作的理论预测,其中有不少已得到证实,最突出的是华北平原古潜山油田。此外,他还是我国现代岩心钻探工作的前躯。“曾经为发现大庆、胜利和大港油田建立不可磨灭功勋的地质学家谢家荣在反右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当举国欢庆大庆油田的勘探成果、欢庆中国从此告别洋油时代时,寂然坐在书房里,撰写地质学著作”,谢家荣在文化大革命初期1966年8月14日去世。他的逝世是由于不堪忍受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造反派冲击而造成的悲剧。(编者注,百度百科)谢家荣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为矿物学和矿床学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No 11叶良辅

叶良辅,字左之,杭州人。1894年生,1949年9月于杭州去世。是我国早期的地质学家、岩石学家。1913年叶良辅考入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地质,1916年毕业后,进入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1920年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仍在地质调查所工作,后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27年任广州中山大学地质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5月杭州解放,他任浙江大学地理系系主任,不幸于同年病逝。叶良辅属于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地质学家。他工作伊始便参加了对北京西山地区地质矿产的调查工作,并执笔写成了《北京西山地质志》(于1920年出版)。这是我国地质学家详尽解剖一个地区的区域地质的最早研究成果。叶良辅对全国许多地区的地质矿产作过调查研究,其中较重要的是对火成岩和有关矿床的研究。他于1925年发表了《中国接触变质铁矿地区的闪长岩类岩石学》和《山西临汾县方沸石正长斑岩》两篇著作。1930年,他与其它学者联名发表了《浙江平阳之明矾石》一文,指出明矾石是由凝灰岩和流纹岩受到来自酸性侵入岩中的硫质流体交代蚀变形成,并指出用明矾提取铝及制作钾肥的可能性。1931年,叶良辅与同仁联名发表了《浙江青田县之印章石》一文,对优质工艺美术石料——刻印章用的“青田石”作了详细研究,指出这种岩石主要是中高温含矿溶液与火山岩互起化学反应形成的,主要矿物成分有叶蜡石、绿霞石等。同年,他又发表了《华南沿海一些省份流纹岩和凝灰岩的明矾石化与叶蜡石化》和《中国南方海岸的火成岩》。1932、1934年,又先后与喻德渊联名发表了《山东海岸变迁的初步观察与青岛的火成岩》及《宁镇山脉火成岩发育史》等。此外,叶良辅曾与许多学者联名发表研究论文,如《安徽泾县、宣城煤田地质》、《安徽北部铁矿的类型与成因》、《湖北阳新、大冶、鄂城之地质矿产》及《湖北灵乡铁矿》等。叶良辅早年曾和谢家荣一起考察了长江中下游地质地貌,并于1925年共同发表了《长江巫山以下地质构造与地文史》一文,讨论了长江成因和长江流域地形变化历史。在浙江大学工作期间,发表了《地形研究指要》、《瀚海盆地》等研究论文。叶良辅虽然逝世较早,但他对中国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火成岩石学、地貌学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地质学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No 12尹赞勋

著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1902年2月生于河北平乡,1984年1月逝世于北京。1919年,尹赞勋入北京大学,1923年留学法国,在里昂大学地质系学习八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前实业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技师、技正,并兼任中法大学和北京大学讲师,后担任地质调查所副所长、代所长。1942年任前经济部地质调查所副所长、代所长。解放后,先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等职。尹赞勋还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二、三、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尹赞勋为开拓中国早期地质工作、发展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31年从法国学成归来,即开展第四纪地质及山西大同火山的调查与研究,获得了重要认识。1940年在贵州遵义等地开展地质工作,绘制完成我国第一幅古地质图。尹赞勋对玉门石油的生成做了详细研究,奠定了我国石油地质学的基础。他还从事了大量地层古生物工作,尤其对志留纪地层的研究最为详细、深入,对志留纪的笔石化石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认为笔石是海洋浮游生物,是最好的海相标准化石之一,对区域性和洲际间的地层对比特别有用,并描述鉴定了大量滇西、川南、黔北的化石标本,发表了多篇论著。解放后,尹赞勋继续致力于古生物地层研究,领导并亲自参加编制《中国区域地层表》,系统总结全国地层研究成果,编著《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对整理、统一和发展我国地层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964年,他主持并参加了中国石炭系的深入研究,为整理和澄清石炭纪地层做出了良好示范,所取得的成果博得了国内外的好评。尹赞勋对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另一卓越贡献是把西方板块运动的研究引入我国。从1971年起,尹赞勋把当时在国际地学领域中异军突起、具有创新意义的板块构造学说介绍到中国地质界,他利用各种报告会和座谈会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认同这一学说、开展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发展远景,发表了“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等一系列论著。这些论著大大冲击了多年来传统地质学“固定论”的思想,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对我国地学界的科研、教学和生产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尹赞勋不仅是治学严谨、成绩卓著的科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和我国地球科学的组织者、领导者。他参与了诞生不久的新中国地质科研机构的组建工作,制定我国地质科学机构的布局和发展计划,多次亲赴地质调查和国家建设第一线,指导和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期间,尹赞勋协助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制定了各项具体科学政策,如第一次全国地学科学规划、我国十年地学学科规划和专业规划等,成功组织召开第一、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和其它一系列大型的科学会议。他在北京地质学院任职期间以及在后来的科研活动中,始终重视青年一代的成长,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为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培养起一批专门人才。尹赞勋先生晚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青年时代科学救国,为国家、为民族的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成为我国科学界的楷模和青年科研人员学习的榜样。

No 13俞建章

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地质教育家。1899年1月12日生于安徽和县。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河南中州大学助教。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33年升副研究员,赴英国留学。1935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1937年兼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3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兼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41年任重庆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45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代理所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任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年末调任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地质科主任。1952年任东北地质学院教授、地质勘探系系主任兼地史古生物教研室主任,仍兼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64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1980年10月3日在吉林长春市病逝。俞建章毕生从事古生物地层学研究,最擅长的是珊瑚化石研究。早年曾发表“丰宁系(中国下石炭纪地层)之时代及其珊瑚化石之分带”(1931)、《中国下石炭纪珊瑚》(1933)、《中国南部丰宁系珊瑚》(1937)等重要著作。他建立了中国下石炭统的4个珊瑚化石带,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国早石炭世生物地层学奠定了基础。1963年,他发表了“论述泡沫内沟珊瑚与六射珊瑚的关系并建立中珊瑚目与泡沫内沟珊瑚科”一文,为探讨皱纹珊瑚与六射珊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线索。他晚年与人合著发表了“中国下石炭统的异珊瑚”(1979)和“论异珊瑚”(1980)等文,发现了异珊瑚新类型、填补了中国这个门类的空白。他又致力于石炭纪和二叠系珊瑚之综合系统研究,发表了《石炭纪二叠纪珊瑚》(合著,1983)。他是国内珊瑚古生物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俞建章对其他门类化石研究也有重大贡献。1930年他发表的《中国中部奥陶纪头足类化石》是我国论述华中西南区奥陶纪直角石类动物群的第一本专著,为我国奥陶纪鹦鹉螺类化石生物学、生物地层学及古生物地理学研究奠定了是坚实的基础。此外,他对三叶虫、腹足类、菊石、海绵等门类化石也有很好的研究,发表了诸多成果。俞建章长期从事地质教育事业。他在重庆大学地质系和东北(长春)学院担任领导期间,首先以一名普通教师身份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不但教好课,搞好科研,更抓紧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备建设,又根据国家需要培养了多批研究生,对中国地质科研力量的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No 14袁复礼

袁复礼,河北徐水县人。1893年生,1987年逝世于北京。1913至1915年袁复礼在清华大学高等科学习。1915年留学美国,先后在伯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教育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地质学,1920年获硕士学位。1921年10月回国后,把当时新兴的地貌学引入国内。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期间,参加了河南“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工作。1921年底至1922年初,积极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的筹建工作,是该学会的创始会员之一。1923年5月至1924年8月,在甘肃作地质调查时,首次确定了我国具有早石炭世晚期地层,并采集到袁氏珊瑚等许多新化石种属,对我国石炭纪地层划分和古地理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927-1932年,他作为成员之一参加了由中、瑞合作组成的“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到西北考察,并任中方代理团长3年。在长达5年的蒙新地质考察中,全靠骑马、步行,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他在新疆的工作,影响最大的是,1928年在新疆吉木萨尔县三台大龙口首次发现了水龙兽、二齿兽和袁氏阔口龙等三叠纪爬行动物化石。受到国际学术界高度称赞。为此他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北极星奖章”,大大提高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1932年,他参加创办了清华大学地质系,担任教授和系主任工作。1937年,日本入侵我国后,他在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系任教授。全国刚解放,他应燃料工业部的要求,与北大地质系配合,积极组织教学力量,培养了200多名新型地质人才,为建设初期地质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地质学院教授。开设《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课程;编出了中国第一本《中国第四纪地质学》教材;首次提出了中国第四纪地质特点和分区。成为我国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学的创始人。85岁高龄时,他还孜孜不倦地指导培养研究生,并参加编译了《现代科学技术司典》、《韦氏大辞典》;审校了《英汉常用地质词汇》、《英汉地质词典》等外语工具书;重新回忆整理发表了西北考察回忆录。袁复礼教授为祖国培养了几代优秀的地质学家,堪称“桃李满天下”。

No 15章鸿钊

531bfc1bdac04ed96d4f3b1e0006066099ed754f.jpeg

“藏山事业书千卷,望古情怀酒一卮”,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开创者,更是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他就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章鸿钊。章鸿钊是中国地质事业的著名的创始人之一。章鸿钊在1877年3月11日生于浙江省吴兴县,1951年9月6日逝世于南京。1899年22岁时考取秀才,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1908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部地质学系,1911年毕业于该校,为中国选学地质学并获理学士学位的第一人。1911年夏,章鸿钊回国后在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讲授地质学课程。武昌起义后离校南归。1912年(民国元年)1月,孙中山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时,实业部矿政司设地质科,章鸿钊担任科长,草拟“中华地质调查私议”,主张政府应大力开展全国性地质调查,同时建议举办“地质研究所”,并附有简章,是中国最早的建立地质科学机构、培养地质人才的规划。1912年秋政府迁至北京,章鸿钊重返北京,实业部改为工商部,他仍任下设的地质科科长。并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地质矿物学讲师。1913年春,章鸿钊与丁文江在北京筹备创办隶属于农商部的地质研究所,该研究所1913年秋开学,1914年起任所长,培训了谢家荣、王竹泉、叶良辅等22位中国人自己培养的首批地质骨干。为1916年在北京成立农商部地质调查所造就了人才。并与翁文灏合著了《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任地质调查所地质股股长。1917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恢复招生,章鸿钊教授矿物学。1921年9月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博物系讲师。章鸿钊是一位爱国主义者,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开始后,章鸿钊因故留居北平。但拒绝日伪登门聘请。继续编纂《古矿录》。1938年闭门修改《古矿录》。1939年为该书补作古矿分布图。1943年迁居上海,完成自传《六六自述》。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南京国立编译馆;编《岩石学名词》和《地质学论丛》;获中国地质学会葛利普奖章。1950年担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顾问及中国科学院地质学科专门委员。章鸿钊为中国地质学会创立会员,1922年他与丁文江、翁文灏等26位中外地质学家,倡议发起创立了中国地质学会。1922年1月在北京西城兵马司9号(现为15号)召开了筹备会议,并被推选为该会的首届会长。

No 16张文佑

张文佑是中国著名的大地构造学家,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的奠基者和创始人。1909年8月,张文佑出生于河北唐山。7岁时就读私塾,因父亲早年曾受过中等教育,思想开朗,幼年时的张文佑就受到立志报国的教育。之后他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1930年,以优异成绩被唐山交大(唐山铁道学院的前身)、北大和清华三所大学录取,他选择了北大地质系。这是因为北大一是有李四光、葛利普等名师,二是当时许多青年人都希望学地质采矿,走实业救国之路。1934年张文佑大学毕业,来到李四光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开始在浙、赣、苏、皖、黔、湘等省进行地质考察。后来因抗日战争爆发,地质研究的几次迁徙,故1937年后的主要地质调查区是广西。他对广西山字型的研究是地质构造的力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方法的首次成功尝试。除构造地质和地层外,研究领域还涉及花岗岩原生构造,石灰岩地区的地下水,以及煤、钨、锡、钼、铜等矿产。1945年,经李四光推荐,张文佑赴欧美访问考察。他遍寻名师,博学广采;实地考察了阿尔卑斯山的推覆构造,阿帕拉契亚山的变质构造等,对铀矿予以了特别的关注。1947年10月回国,继续在中央研究院地质所工作,并兼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的前身)教授。1954年,该所一分为三,留在南京的一部分取名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搬迁到北京的则成了今天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张文佑曾历任地质研究所的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等职。1953年和1960年,张文佑两次赴前苏联学习考察。当时他十分推崇前苏联的大地构造学成就,包括地槽-地台学说的进展,以及深断裂对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的控制,岩石学的研究是与大地构造的研究相结合的。如果说,张文佑长期跟随李四光更多地学习了地质力学的话,访问前苏联使他更多地学习了地质构造的历史分析,并使他坚定了将力学分析和历史分析结合起来的信心,这一方法也贯穿了他今后的学术活动的始终。他的最大学术成就是创立了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他主编的三张大地构造图反映了断块学说从萌芽、诞生到成熟的三个阶段。1956年,张文佑主编了新中国的第一幅大地构造图(1∶800万),并于翌年完成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编图时采用的是大地构造物理学与沉积建造-岩相古地理分析的“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把构造体系分为属基底断裂范畴的和属盖层滑动范畴的两类,时间序列上则用三大构造层表示中国大地构造的历史发展。1973年,他在汲取板块学说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的断块大地构造图(1∶1000万),提出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轮廓是以块断构造为特征”,分5个发展阶段10个发展时期概述了块断构造的发展。1983年,他领导和主编了“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1∶500万)”,系统全面地表示出中国及邻区的断块大地构造格局;在“断块构造导论”(1984)和“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1986)两书中则系统地阐述了断块学说的理论、方法和现阶段的思想成果。张文佑历来强调构造地质学具有两大基石,这就是古生物地层学和矿物岩石学,他还致力于构造地质学在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中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成长、壮大与张文佑的领导密不可分,他一直主张多兵种的协同作战,并提倡建立互相横向上交叉渗透的“多维”研究机构。他在进行基础地质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曾是中国煤田地质、铀矿地质和富铁矿调查的先驱,并长期致力于石油地质和煤成气的研究,并在这一领域颇多建树。他也有大量的文章和讲座涉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问题。足迹几乎踏遍除台湾、海南以外的山山水水,把文章写在祖国壮丽山川上。早在1956年,他就赴青藏高原进行格尔木-拉萨路线的地质调查,提出了青藏高原是扇形山体的想法。1983年春节刚过(正月初七),他就冒着漫天风雪,驱车晋北高原调查地下水;是年8月,太原西山一号孔出水,翌年4月,2号孔出水。1983年深秋,他赴山东黄县勘察水利资源,成为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野外调研工作。1985年2月11日,张文佑因病逝于北京。张文佑一生有著述202种。1978年,他的“断裂体系与断块大地构造学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华北断块区的形成与发展”获中国科学院1980年一等奖,“断块构造理论的新进展”获中国科学院1981年二等奖,“中国大地构造图”及其说明书“中国大地构造纲要”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曾参加的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学工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获198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No 17赵亚曾

赵亚曾,1898年生于河北蠡县,1929年11月在云南不幸去世。1917年为北京大学预科生,1919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1923年大学毕业。在北京大学期间,赵亚曾受著名的古生物学家葛利普(A.W.Grabau)和李四光的影响很大。赵亚曾在地质调查所实习期间工作十分努力,为此得到该所所长翁文灏先生的很高评价,在地质调查所的6年间,赵亚曾深入到许多偏僻的山区,进行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他在短短的6年中,一共发表论文和专著18种,100多万字。其中《中国长身贝科化石·卷上》、《中国长身贝科化石·卷下》和《中国石炭纪及二叠纪石燕化石》3部专著被国内外同行奉为有关石炭纪、二叠纪长身贝类和石燕贝类的经典之作,成为后人研究有关化石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他所主张的以3个主要因素,即贝体轮廓、外表装饰和内部构造为依据,对腕足类进行分类的原则,一直沿用至今。特别是关于将内部构造形态作为主要分类要素的观点,较当时采用单一的形态特征为主的分类,显然是一重要进步。在地层学上,赵亚曾对建立华北含煤地层层序、时代归属和对比方面也做出重要贡献。他认为中国的含煤地层不属于下石炭统,而与苏联的中石炭统(莫斯科统)和上石炭统(格热列统)可以对比。赵亚曾得出结论,华北主要含煤地层可分为两部分,下部叫本溪系属中石炭统,上部为太原系属上石炭统。差不多同时,李四光通过筵科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他们共同撰写了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确立了华北主要含煤地层为中石炭统-本溪系和上石炭统-太原系。这一结论为地质工作者普遍接受。除此之外,赵亚曾对峨眉山地区的地层划分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峨眉山的地质在中国很具特色和代表性。1929年6月赵亚曾利用野外工作间隙,花了5天时间攀登峨眉山,完成了一幅地质图和一个地层剖面图,还发现了化石。在这短短的5天内,他不仅将峨眉山地层划分清楚,而且比较准确地描绘了峨眉山的地质构造。这是中国地质界早期最突出的成果之一。瑞士著名地质学家赫母(A.A.Heim)博士也对赵亚曾的这一成就倍加赞扬。1929年8月,赫姆在两位中国同行的陪同下,花了更多的时间研究峨嵋山地层,尽管他的工作是在赵亚曾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但其主要结论仍然没有超过赵亚曾。在大地构造方面,赵亚曾在我国发现了阿尔卑斯型的“飞来峰”地质构造,揭开了龙门山深断裂的奥秘。发现了二叠纪石灰岩逆掩在侏罗纪含煤地层(后来确认是上三叠统)之上,形成了一系列飞来峰。纠正了赫姆关于峨眉山不存在阿尔卑斯型“飞来峰”构造的认识。同时,赵亚曾还指出白水河地区存在一个东北-南西向的大断裂,这就是后人所指的控制着华南西界的龙门山深断裂。1929年11月,在云南昭通遇土匪抢劫,惨遭杀害。

No 18朱 森

中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地质教育家。1902年1月15日生于湖南郴县。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34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36年获硕士学位,后考察美国和欧洲地质,并到莫斯科出席第17届国际地质学大会,1937年下半年返国。1938年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38年任系主任。1941年任中央大学地质系系主任。1942年7月6日在重庆病逝。朱森的学术成就首先在区域地质与构造地质方面。1928-1929年他与李捷对北起陕鄂交界南至湖北兴山、襄阳间的地带进行了地质考察和地层古生物研究,合著有《秦岭中段南部地质》(1930),使对此区的地质调查达到新的高度。1932-1933年他参加了李四光领导的南岭和广西地质考察,发现并命名了“柳江运动”。他与李捷联名发表的“广西中部马平市附近地层并记述马平石灰岩”(1934)一文中对“柳江运动”有详尽说明。他与李毓尧联名发表的“湖南宜章艮口之地质及其与南岭造山作用之关系”(1934)一文中,创立了“湘粤运动”与“艮口运动”这两个地壳运动名称。他与李捷联名发表的“自湖南武岗至广西柳州之地质”及“南岭中、西段地质图”(1933)中亦反映了这次考察的成果,为李四光“广西山字型构造”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很多资料。1934年他参加了宁镇山脉地质调查,确认了该区主要造山运动时期。他与李毓尧、李捷合著的《宁镇山脉地质》专著(1935)中,创立了“茅山运动”、“金子运动”和“南象运动”三个地壳运动名称。此外,他还发表过“安徽南部古生代后期造山运动之一”(1932)、“中国造山运动”(1937)、“四川龙门山地质”(1942)等著作。朱森早年发表了“江苏西南部山脉之研究”(1929)一文,创立了“高骊山砂岩”和“和州灰岩”二地层名称。他又与李四光联合发表了“栖霞灰岩及其相关地层”(1930)、“黄龙灰岩及其动物群”(1930)一文,创立了“金陵灰岩”、“黄龙灰岩”两个地层名称。他还发表了重要古生物学专著《金陵石灰岩之珊瑚和腕足类化石》(1933),建立了新亚属——“始分喙石燕”(Eochoristites)以及12个新种。由于他在古生物学、地层学上的卓越建树,他逝世以后其他古生物学家分别创立了新属——“朱森蜒”(Chusenella)和“朱森珊瑚”(Chusenophyllum)来表示对他的纪念。朱森在抗日战争艰苦年代里,领导重庆大学和中央大学地质系,克勤克俭兴办地质教育事业,为祖国地质界培养了大批精英。·EN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21475.html

上一篇:探气体同位素世界的奥秘—科技背后化学元素
下一篇:[转载]谢家荣—华夏地学拓荒人,中国地质科学引领者,陆相生油理论倡导者(作者:张立生 )
收藏 IP: 122.192.11.*| 热度|

2 张晓良 刁承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2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