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obao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obaoxi

博文

黄土地貌

已有 3142 次阅读 2023-3-17 20:59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黄土地貌

 黄土地貌是由黄土和黄土状岩石构成。在谈黄土地貌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黄土和黄土状岩石的特点。

黄土是黄灰色或棕黄色的尘土和粉砂细粒组成,土体质地均一,以手搓之,易成粉末,含多量钙质或钙质结核,具多孔性,有显著垂直节理,无层理。黄土在干燥时较坚硬,一遇浸湿和流水通常容易剥落和遭受侵蚀。凡是只具备上述几个特征夹有其它杂质,由各种成因生成的类似黄土的沉积物,称为黄土状岩石。

世界上黄土的分布面积很广,约占整个陆地面积的10%。如果把它均匀地铺盖在陆地上,可形成一米厚的盖层,

在我国,黄土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6.6%,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致东到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到秦岭,北到长城。黄土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最后可达300余米。分布高程在海拔10002000米之间。

黄土的颗粒组:大多数是细粉砂质,粒径为0.010.001mm,夹有粘粒、粗粉砂及砂粒。黄土状岩石大多是粗粉砂(0.050.01mm)。我国黄土颗粒从西北向东南有逐渐变细的趋势。

黄土的成因一直是地质、地理、土壤等专家们感兴趣的问题。在大量的文献中,提出有几十种有关黄土成因的学说,但主要的有风成、水成和风化残积形成三种。

中国黄土的成因是复杂的,不同地区的黄土有它自己的形成过程。但大部分的黄土及黄土状岩石的物资来源,主要的还是从荒漠地区吹扬来的,复盖漫山遍野,这些风成黄土有一部分又受水流等动力作用,形成水成黄土、坡积黄土等。当然。部分地区在残积成壤过程中,也形成一些面积不大的黄土层。

黄土高原年降雨量较少,气候较为干旱。由于受到水流的侵蚀冲刷,造成黄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大小沟谷纵横,把黄土地形切割成支离破碎,用千沟万壑形容黄土地区的地貌特点最为恰当。

黄土地区的地貌特点:黄土的地貌主要包括沟谷地形和沟间地地形。

沟谷包括河沟、干沟、冲沟。小沟等。

沟间地是指沟谷之间的地面。沟间地的形态,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塬、梁和峁。

塬:是指黄土覆盖的较高的平地,面积较大,又称为黄土平台。塬的中央部分地面的倾斜不超过,边缘部分为左右,塬的面积在数平方公里以上,在塬面上,流水主要表现为片状侵蚀,而不是沟谷侵蚀。在塬的周围为沟谷环绕。塬的边缘,由于受沟谷的溯源侵蚀而支离破碎,参差不齐。

梁:梁是条状或脉状的高地,由两条平行的沟谷分割地面而成。我国许多地区的黄土梁往往古地形就具有梁的形态。梁一般都分布在两平行谷地之间。根据梁的形态可分为平梁、斜梁、峁梁三种。

峁:是一种个体独立的丘陵,其生成或与古地面形态有关,或由近代沟谷切割而成。峁常分布在切割厉害的河流下游地带或河流的交汇处。峁可分连续峁和孤立峁两种。

黄土和工程有密切的关系,黄土的地质灾害对铁路工程也造成很大的威胁。

由于黄土的垂直节理与多孔性,透水性较好,而黄土颗粒结合不又不紧,质地疏松,同时又含有容易被水溶解的碳酸钙,所以黄土地区容易在水的作用下,产生各种坡体滑动、土层沉陷等不良地质灾害。

这些不良地质灾害主要是黄土崩塌、黄土滑坡、黄土泻溜、黄土喀斯特等等。

黄土滑坡:滑坡作用大多发生在沟坡上或沟缘上,并因岩性不同而产生。如黄土和红色黄土或基岩之间的接触面,黄土下面的岩层不透水或不易透水,而沟谷已下切到不透水层之下,由于地下水的渗透并沿着接触面流动,使接触面变得润滑,而产生滑动。我国铁路黄土滑坡十分普遍,而且规模较大,滑坡厚度可达50米以上,滑坡体体积可达几十万方以上。

黄土崩塌:崩塌多发生在陡峭的沟坡上,由于雨水沿着黄土中的垂直节理下渗,使节理扩大,继之发生裂沟或洞穴,使黄土块体失去稳定,而产生崩塌。

泻溜:泻溜是产生在35°以上的黄土坡面上。泻溜的发生主要是裸露的土层由于受干湿变化或热涨寒缩使表土分崩所致。下泻的黄土成细小颗粒,沿坡面滚落在坡麓形成土堆。

黄土喀斯特:主要是流水沿着黄土中的裂隙或动物形成的洞穴下渗,并进行侵蚀与溶蚀,同时把一些粘土微粒带走,从而形成喀斯特地形。黄土喀斯特地貌包括黄土蝶、黄土陷穴、黄土桥、黄土柱等等,其中以黄土陷穴对铁路工程会造成威胁,主要是对路基、桥基础有影响。

黄土陷穴在我国西北地区称灌眼,深度很大的称为黄土井。陷穴的种类有三种:第一种是漏斗状陷穴,成漏斗形,口径一般23米,深度不超过10米;第二种是竖井状陷穴,这种陷穴呈井状,口径较小,但深度较大,它分布在塬的边缘;第三种是念珠状陷穴,各个个体陷穴连续分布就成念珠状,而且在陷穴的底部常有孔道相通。这种陷穴分布在沟床上或在坡度较大的坡面上。

 

黄土地貌,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冈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7140-1380824.html

上一篇:干旱地区地貌
下一篇:岩溶地貌
收藏 IP: 223.72.75.*| 热度|

2 杨正瓴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5: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