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obao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obaoxi

博文

铁路勘测生活:从谩木滩到风火山

已有 1461 次阅读 2023-2-21 16:17 |个人分类:散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信息来源:2018.05.31 人民铁道报 卓宝熙

image.png


1975年于青葳线现场,河冰丘融化后,中间形成湖塘,图中的冰壳厚度约五六十厘米。卓宝熙 供图


1975年7月底,青藏高原还有些寒意,我们的勘测队伍从沱沱河沿队部出发,往北到距沱沱河沿50余公里的谩木滩,我们从这里一路往北,工作到风火山南坡。线路长度约40公里,工作时间预计一个半月。

整个工作区属于可可西里南坡的无人区,无边的草原、湛蓝的天空、皑皑的雪山、静谧的湖光、荒凉的大地、单调的景观……构成高原独特的神秘色彩。

谩木滩靠近青藏公路85道班,是个半固定沙丘地,走起路来十分困难。住地旁有一条小河,用水倒很方便。我们搭了2顶棉帐篷、7顶六角形的帆布帐篷。

出了几天工后,由于没有煤,我们烧水和煮饭都是用汽油。用气化炉和喷灯烧,很费汽油,致使汽车因没汽油而停工,我们只得到兵站借了几桶,以解燃眉之急。

8月中旬,我们从谩木滩搬家到风火山下。在风火山下,由于用水和用汽油均很紧张,生活较艰苦,我们早上不洗脸,甚至经常喝不上水。每天出工都要陷几次车,所以我们几乎边工作边拉车,体力消耗很大,一般都在晚上10点左右回来,有时甚至到12点左右。吃完饭,我们不洗脸、不洗脚,就上床呼呼大睡。9月初,有一天下大雪,雪花飘到帐篷里,冷得要命,我们睡了一个晚上,脚还是凉的,其实整个晚上都没睡好。有两位测量专业的同志干脆通宵加班。

虽然生活和工作很艰苦,但我们的心情是愉快的,甚至感到自豪,觉得吃点苦算不了什么。

可可西里一带是无人区,但野生动物还是不少,时常可以见到野马、野牛、野驴、藏羚羊、狗熊等。有一天,我们一位测量工人无意中从经纬仪里观察到一只狗熊。当时,我们现场有10个人,有两架望远镜。狗熊开始离我们约2公里多,我们用望远镜追踪,看到它下沟,后来又上沟,走了一程后,它只距我们400余米。我们聚在一起,有的从望远镜里跟踪狗熊,有的拿着花秆,严阵以待。狗熊抬头看我们几秒钟,看到我们众志成城、准备决一死战的架势,可能有些害怕,就往东面山坡上跑。当时正下小雪,它一口气跑到接近山顶,又沿着等高线走一段,然后跨过山脊,到山后面去了。这只狗熊很大,是白色的,身上有黑色斑块,跑起来气呼呼的。据85道班的工人说,该处是狗熊的窝。

9月15日,我们回到沱沱河沿,在过乌丽河时又经历了一场考验,队部的许多同志来支援我们,晚上11点多才回到沱沱河沿。

在45天勘测工作中,我们经历了不少艰难险阻,叙述如下:

过乌丽河:我们从谩木滩搬家到风火山南麓,要渡过宽约1公里的乌丽河。该河水深没膝,汽车只能空车才能过河,我们只好把汽车上的物品全部卸下来。附近雇不到牦牛,我们只能靠肩扛手提,把一件件物品——帐篷、办公用品、厨房炊具、测量仪器、物探设备、钻探机具、后勤物资、个人行李等搬过河。每个人都穿着长筒雨靴,每天来回过河4趟,个个满身大汗,精疲力竭,搬了两天才搬完。

许多人的肩膀被磨得又红又肿,甚至磨破渗血;有的体力不支,扛着重物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旁边的同志立即过来帮忙;有的脚扭了,按摩按摩,涂些药,继续拐着走;有的人疲惫不堪,站不住脚,摔倒了,被扶起来后,继续走……

爬山坡走夜路:还有一次是最后一天出工,我们有8个人,任务十分繁重,包括地质调查、布钻孔、插旗、刺点等,这一天光走路就走了30多公里。晚上9点钟,天已黑,我们正走在陡坡上,山坡上没路,我们硬是沿坡爬着走了半小时。山坡上的土是松软的,都是冻胀丘,一旦踩不稳,就会连人带土一起往下滑溜。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先用手摸摸石头,确认石头是牢固的基岩,用手抓牢后,才敢往前跨步。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稍有闪失就会葬身江河,因为下面就是汹涌奔腾的河流。我们到了沟底后,高兴得直欢呼。我们已累到走不动了,走几步就停一下,好不容易走出山口,汽车在等我们,已经晚上10点,回到驻地已经是11点多。

奇异的冻胀丘:高原上有各种各样的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如冰锥、冰丘、冻胀丘、融冻泥流、热融滑坍、热融沉陷、热融湖塘等,但最有趣的是冻胀丘,特别是爆炸性充水冻胀丘,是青藏高原上一种特殊的冻土不良地质现象。它的成因目前还未完全查明。根据有限的了解,这种冻胀丘在寒季开始隆起,暖季成熟爆炸,继而大量出水,同时还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冒出,塌陷成坑后当即消失。通常,现场难以遇到正在活动的爆炸性充水冻胀丘,笔者却在青藏公路86道班处看到过正在活动的爆炸性充水冻胀丘。当时,我正坐在地上在吃馒头,突然听到爆炸声,随即向爆炸声方向望,看到一股水从冻胀丘顶部往上喷,待到冻胀丘处观察时,发现有塌陷的坑,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味。

还有一种叫泥灰岩冻胀丘,是泥灰岩地区特有的现象。在风火山南麓的扎苏梢格塘盆地的冲积平原上,泥灰岩冻胀丘屡见不鲜。泥灰岩冻胀丘在航空相片上呈白色小点,和旱獭的窝很难区分,唯一的区别是旱獭窝在白色小点中有一个小黑点。


本文来自网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7140-1377283.html

上一篇:铁路勘测生活:踏长征路,精心勘测成昆线
下一篇:铁路勘测生活:高原“大会战”
收藏 IP: 223.72.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