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obaox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uobaoxi

博文

[转载]专家论坛:向院士评选进一言

已有 1517 次阅读 2023-2-16 22:15 |个人分类:建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主持人:赵雪

    嘉宾: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   卓宝熙(中国工程勘察大师)

    两院院士大会刚刚谢幕,会上院士们对院士制度提出的建议还回响在耳边。院士是科学技术的带头人,引导着学科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国家重大科研领域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院士的评选工作历来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科技界的关注。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部分评选条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对此,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先生和遥感技术领域的带头人卓宝熙先生,对工程院院士的评选办法,提出了他们的建议---年龄放宽到75岁

    主持人:院士的评选有年龄限制,现在有些人对年龄限制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放宽,依据是什么?

    王梦恕:工程院评选院士规定的最高年限是70岁,年龄限制应该放宽。我国文革时期有20年没有培养人才,上世纪80年代培养的人现在又不够条件,文革前培养的人出成果时年龄又很大了,但是这些老同志却都是重要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承担着重大的项目,实践中解决了不少关键技术,带出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理论上很有一套,有些人的成果对我国的工程建设具有很重要意义。如果按年龄限制,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被评选上院士,这对我国的工程建设是一个严重的缺憾。

    从另一个角度讲,在科技界,70多岁正是干事情的时期,一个院士对学科的研究方向起着很大的作用,老同志各方面的统筹能力都很强,能带着一个学科沿着正确的方向出成果。

    卓宝熙:像诺贝尔奖、詹天佑奖等的评选,均无年龄限制,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院士年龄结构很自然的会向年轻化发展,现在一刀切,有失公平竞争。其实70岁左右的人情况也不一样,有的仍在不断出成果,特别是工程科技人员,中青年时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著书立说,到了晚年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经验,可以写出不少珍贵的著作和论文。

    主持人:年龄放宽到多大比较合适?

    王梦恕:我建议,年龄放宽到75岁比较合适,这并不是我个人的想法,不少院士有相同的看法。各单位推荐的时候,要考虑实际贡献和成果,够条件就报,评选中也要求真务实,够条件就评选。

    评选应改成三年一次

    主持人:不少工程院院士有想法,认为两年评选一次时间太近了,原因是什么?

    王梦恕:当初定两年评选一次,是因为工程院院士制度刚刚建立,要评的人很多。现在基本进入正轨,两年就显得太快了,不符合科学发展周期,我建议改成三年。因为成果积累有个过程,一个科研项目两年时间根本不可能搞成,报一个国家奖,从报到评上的周期起码得两年,因此,三年评选一次正合适。

    推荐制度应该废除

    主持人:还有不少院士对推荐制度有意见,建议废除。这个制度是怎么产生的?

    王梦恕:当初建立推荐制度,是考虑有些人很有特点,但确实有水平,怕埋没他,所以就让院士推荐,每个候选人要找6个院士推荐。推荐制度在当时对评选院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的机制跟过去不一样了,单位的干部也不压制人,所以,现在推荐没必要了,应该废除。

    另外,推荐制度会有人情在里面,我跟你熟了我就推荐你,推荐人肯定也会投票给你,一个人得到6票就不得了,没人推荐的就不行了。院士们也有想法,我们只能推荐两个人,到时候大家都来找你,你推荐谁?有的单位为了多评上几个院士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计地找院士推荐,院士很为难,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应酬,很浪费时间。不改革推荐制度,评选企业的院士就很难,他们哪找那么多的院士去?今天看来推荐会产生一些弊病,与院士评选中的公正、公平不一致了。

    主持人:如果废除推荐制度,候选人怎么产生最公平?

    王梦恕:最好由行政机关推荐,报到各部委,学会推荐的报到国家科协,再由各部委和国家科协一起报工程院。

    知名度要与贡献联系

    主持人:如何看待候选人的知名度和声望?

    卓宝熙:奠基者、开拓者的知名度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开拓者和知名度。“开拓者”要有具体成就,要同行公认,同时知名度要与贡献联系在一起。有一部分人是通过担任众多的学术职务和头衔而声誉鹊起,而许多学术职务或头衔是靠关系、权力、金钱而获得的,这种知名度与贡献没有必然的联系。

    王梦恕:有些得奖的不一定是主要研究人员,排一、二的有些是领导,有些是投资者。

    主持人: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卓宝熙:我建议,除院士参加评选外,还可考虑让更多的科技人员在工程院网站上参加评选,或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科研和教学部门,让它们提出评选意见,作为最终选定时的参考。

    要在企业中多评院士

    主持人:有的院士反映,现在工程院院士的评选,有点走偏,比较重视理论。

    王梦恕:对这个现象工程院反映很强烈,每一次评选学校教师的比例都太高。工程院应该以现场为主,现在的标准要求论文数,实际上应该要求至少解决一至两个关键技术。我认为工程院院士不要搞成学术派、学院派,要理论和实践结合,学校里30到40岁的教师在计算机上做做,写个论文就完了,影响很坏。工程中的关键问题解决不了,对将来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非常不利。

    主持人:是什么原因造成不重视实践?

    王梦恕:这个原因与我国现在提倡知识经济有关。实际上现在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还没有过关,过早地提知识经济是错的,把大家都导向了搞理论,搞尖端。我们的工程院院士制度现在太偏重于基础研究了,特别是一个国家大奖的评审,施工单位还没报,各个学校就报奖了,这是一种急功近利,这样下去会把握不住学科的方向。

    太重视基础研究和急功近利,评出的工程院院士对国家造成的危害是,工程上不去,产生虚假和造假现象,导致人才流失,大堆的图纸计划放在那,没人去做,我们还得再去买人家的技术。我国的钢铁和机械产业上不去,也没有人组织攻关,关键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学术带头人。要是工程院有几个这样的院士,就不一样了。

    主持人:对改变这种状况,您有什么建议?

    王梦恕:应该在大企业里多评些院士。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每个工程中都有一、两个关键技术被解决,很不得了。

    评选标准要务实

    主持人:中国工程院的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在工程科学技术方面作出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及“重大工程技术应用中解决关键科学技术”的内容,应该如何准确掌握这个标准?

    卓宝熙:切忌只看科研成果获奖的多寡或获奖的等级,而忽视其他的贡献。为什么呢?因为有的部门和专业容易获奖,有的部门和专业不易得奖。二三十年前,科技人员对得奖看得不重,有的人还把获得的奖让给别人,同时由于项目获奖人数有限,有的只差1人而未上榜,这两者就有了天壤之别。另外,科研成果在进行评价时,有的碍于人情,评价过于拔高,结果非常不真实。

    主持人:在院士的评选中是不是对著作问题也存在一些争议?

    卓宝熙:著作也有各种情况,有的部门和专业出版著作较容易,有的部门和专业出书难度大,要积累大量素材和科研、生产的实践经验,内容才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实用价值。因此对著作的内容应认真分析,获奖的著作也应视为重要成绩,因为优秀科技图书,国家每四年才评比一次,获奖难度不亚于三大奖的获奖难度。

    主持人:在候选人提名书中,成果目录一栏只限填省、部级一、二等奖和发明专利等三项内容,是不是不够全面?

    卓宝熙:这种规定不够全面。以往工程获奖项目中,勘察、设计人员很难获奖,但勘察、设计在工程建设中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国家专门设立了工程勘察设计奖,得这种奖的难度很大,它的获奖除技术难度外,还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应该说这种奖更具有实际意义。特别是对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这种奖更显得重要。

    主持人:请您谈谈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建议。

    卓宝熙:第一,评选中对勘测工作考虑的不够,在院士的标准和条件(二)的条文内,“或在重大工程设计、研制、建造、运行、管理及工程技术应用中”,在“设计”前面应加“勘测”,许多重大工程不进行勘测又如何进行设计呢?

    第二,在贡献中太片面强调重大科技创新、重要研究成果,而忽视了对工程实践中可贵的经验总结的作用。在具体工程的技术应用中,有的参加者创造性地解决了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但工程项目有时并不一定能获奖,但技术报告水平却很高,详细描述、阐明了自然现象的特征和规律,成果难得,应该视为解决了关键所学技术问题。

    第三,历届院士遴选工作,从发出通知到评出结果,约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我认为评选的整理、归纳等准备工作,不宜拖得太长,评审时间应充足些,特别是对第二轮评审有效候选人的评审,更要对候选人的材料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第四,候选人提名书的目录栏中,还可考虑增加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第五,评选院士的投票形式,能否改为分数制?这样评选可能更客观、更准确些。

    主持人:大家都很关注院士的评选工作,谢谢两位老师百忙之中接受采访。

    观点提示

    王梦恕:推荐制度有人情在里面,我跟你熟了我就推荐你。院士们对此也有想法,一个院士只能推荐两个人,大家都来找你,你推荐谁?有的单位为了多评上几个院士提高知名度,千方百计地找院士推荐,院士很为难,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应酬,很浪费时间。

    卓宝熙:“开拓者”要有具体事实,要同行公认,同时知名度要与贡献联系在一起。有一部分人是通过担任众多的学术职务和头衔而声誉鹊起,而许多学术职务或头衔是靠关系、权力、金钱而获得的,这种知名度与贡献没有必然的联系。

本文转自中科院网站。2004-6-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7140-1376567.html

上一篇:[转载]《三坊七巷风云》读后感
下一篇:[转载]国际欧亚科学院官网 -卓宝熙
收藏 IP: 223.72.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