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izz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Clizzy

博文

社会科学属性上是基于文化分析的科学门类,放弃文化研究就是放弃社会科学

已有 1554 次阅读 2023-2-20 11:4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一、陷入纯粹的“数字陷阱”已然成为导致社会科学研究全面下滑的关键原因,其依据根源在于社会科学属性上是基于文化分析的科学门类
一味地偏好定量研究而缺失相应的定性研究的基础支持,是社会科学研究陷入纯粹的“数字陷阱”及研究式微的主要原因,即研究者过度依赖数学计算而放弃独立思考,以及放弃对现象关系的文化解释——尤其指体现人类特有的主观构造特征的解释。究其根源,社会科学是一门对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及个体行为进行文化解释和文化研究的科学体系,由此可见,文化研究、传统研究、语言研究、历史文献研究、语义分析及现象比较等都是社会科学赖以生存和立足的、恰切的研究方法,一句话,放弃文化研究就是放弃社会科学研究。
由此可见,从社会科学的本质属性讲其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知识门类。社会科学是一门解释性理解之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理解之科学,二者间的区别就在于社会科学本质上属于文化现象研究,这是所谓的分析哲学,不仅包括数理分析,更重要的是基于文化分析。众所周知,一方面,数理分析在精确表达、公理建构和科学预测等多方面扩大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和社会功能;另一方面,拥有情感及独立思想的人类从事的文化分析则为社会科学的存在合理性奠定基础支撑。
二、人类文化产生飞跃的分水岭——分析哲学的诞生与演进
20世纪初期30年间,伴随反思机械决定论和突破线性思维,丰富多样的新思潮和流派相继问世,就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注定迎来的是极不平凡的三十年。在某种程度上,奥地利的L.维特根施坦(Ludwig Wittgenstein)为鼻祖的分析哲学学派的创立(1919年)、胡塞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现象学的诞生,以及列维—斯特劳斯所构建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一起开辟了一条哲学认识论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散到综合、从二元到三元构架产生飞跃的分水岭。分析哲学主张一切哲学都是“语言的鉴定”,哲学的目的就是逻辑地澄清思想,而语言则显著地存在于心物二元的现象集合之外,是交流思想的媒介,亦是人类思维的内涵之语义表达,因此,分析哲学将语言分析当做逻辑结构及逻辑推理的基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哲学家B.罗素(Bertrand Russell)和A.N.怀特海(Aalfred North Whitehead)早在1903年合作出版了闻名世界的《数学的原理》,在该书中,他们成功地通过逻辑演算系统的构建,以严谨和严密的方式证明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是不依赖感觉经验的存在,在获得科学认识和验证假说过程中,数理逻辑与数学计算均是不可或缺的认识工具和技术基础。数理逻辑的成功,有助于将逻辑命题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分析命题纳入科学认识论范畴,为维护人类思维的统一性作出了贡献,继而,为分析哲学和结构主义方法论盛行于世提供前提和廓清道路。
作为社会现象学重要代表人物—乔治·米德赞同社会科学是一门“解释性科学”,因此,他关注的是社会生活和交往中个人主体性的价值,认为如果我们要解释社会行动,首先必须像当事人那样去理解他们。概括而言,人类学研究方法倡导的宗旨是解释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提倡多用实地考察和自居等研究方法,因此具有“定性研究”的特性。
综上,这一时期新兴的社会科学思潮和流派林立,各成体系,但就反对一元决定论导致对人类思维统一性的机械分裂这一主张上获得普遍共识,由此提供了使各派意见达成共识的两个基础,一是突破线性思维惯性,主张人类思维的统一性,即将实证命题、数理逻辑命题、分析命题及伦理命题统统纳入,使其在科学认识论中并架齐驱。
三、分析哲学问世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深远影响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在某种程度上尤其指在20世纪中后期的分析哲学的各分支流派的发展,被世人称之为语言结构主义、现象学及结构功能主义等社会学流派,此类思潮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均产生的变革性影响,概括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主要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语言描述与分析,运用一整套适合对社会现象进行直观研究的方法,包括现象直观、意义直观、范畴直观的方法,试图将一种“无前提的哲学”建设成为不偏不倚的一门严格的科学。对分析哲学贡献而言,在于大大拓宽了作为“科学哲学”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经验命题,而且将数学演算和数理逻辑等分析命题广泛纳入,甚至发明了相应的新工具,包括语言分析、形成概念、统计与概率的测算,以及数理逻辑的演算体系等,都成为推动科学方法论向前发展的力量。
另一方面,结构主义提出的“三元结构”的认识框架,突出地体现了社会科学发展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三维空间中的“场”取代机械的线性运动,新原子结构论和量子力学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物质本质的认识,甚至创造出有效的认识方法,即三元结构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其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一是其多维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征颇为适应复杂的现代社会,它不但提供了一个以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同一对象的框架,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也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深化对复杂社会现象认识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有效提高了收集复杂资料的方法的可靠性;二是对结构的理解是综合多种方法研究的可靠基础,结构功能主义认为机构稳定性的特性大都是由组织的内在结构决定的,认识和理解结构是获得可靠认识的关键。”
综上,以相对论为指导的方法论不仅提供给世人可靠性不断增强的感觉认识,而且在向四周传递着一种认识论哲学,任何科学假设和社会科学探索都将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将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哲学思想从实证哲学走向分析哲学与系统科学,社会科学的主流研究方法亦从科学归纳法走向语言鉴定和现象分析,进一步走向系统论、整体论和控制论,为广泛应用系统科学方法铺平道路。(TClizz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3736-1377085.html

上一篇:在某种程度上工作权算是基于人格尊严产生的人格权吗?
下一篇:精明的“社会人”缺少了些什么 ——从动画片《狮子王》中hakunamatata想到的
收藏 IP: 123.57.56.*| 热度|

2 杨正瓴 张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