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Chemosensors:江苏大学2022~2023年文章精选

已有 640 次阅读 2024-5-23 16:33 |个人分类:编辑荐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本期精选了2022~2023年 Chemosensors 期刊发表的5篇来自江苏大学等研究团队的文章,主题涉及先进的生物化学传感、用于pH检测的超亲水性TiO2薄膜的制备、壳聚糖基水凝胶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用于黄曲霉毒素超灵敏检测的电化学适体传感器以及基于壳聚糖/MWCNTs-AuPtPd纳米复合材料检测双酚A的灵敏电化学传感器,希望能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欢迎阅读。

     

1.Rational Design of Nanozymes Enables Advanced Biochemical Sensing

纳米酶的合理设计实现先进的生物化学传感

Jinjin Liu and Xiangheng Niu

https://www.mdpi.com/1846134

与生物酶相比,纳米酶在极端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健性、低生产成本、易于调整的特性以及潜在的多功能性。在过去的15年里,这些优势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此科学家开发了各种纳米酶,用于分析传感、环境工程和生物医学等应用。尤其对于分析传感,许多涉及纳米酶的原理和方法已经被探索并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和法医分析。本文总结了用于高级生物化学传感的纳米酶的最新设计概念,详细讨论了单原子纳米酶、自级联纳米酶、结构仿生纳米酶、分子印迹纳米酶、突破pH极限的纳米酶和多功能纳米酶的发展,以及检测灵敏度和选择性的提升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基于纳米酶的传感器面临的挑战和趋势。

   

2.Fabrication of Functional Super-Hydrophilic TiO2 Thin Film for pH Detection

用于pH检测的功能性超亲水性TiO2薄膜的制备

Cheng Chen et al.

https://www.mdpi.com/1626540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孔TiO2薄膜的超亲水pH敏感电极,该电极采用化学蚀刻方法制备。通过将Ti片浸入NaOH中,共获得了30组多孔TiO2薄膜,溶液浓度为0.5~4 M,反应时间为15~240 min。作者使用SEM、XRD、XPS和接触角仪研究了化学蚀刻参数对所制备电极的形貌、组成和润湿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化学蚀刻参数对薄膜的比表面积和成分有显著影响,从而对电极的润湿性和pH传感特性也影响很大。溶液浓度为1 M、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电极是理想的产物,因为它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接触角为5.46°,在pH缓冲溶液中具有良好的pH传感特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电极在润湿性和pH传感性能方面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3.Recent Advances in Chitosan-Based Hydrogels for Flexible Wearable Sensors

壳聚糖基水凝胶用于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的最新进展

Shuping Wu et al.

https://www.mdpi.com/2046674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具有可拉伸、可弯曲、薄和便携特性以及优异的电气性能,在可穿戴设备、远程健康监测、人工智能、软体机器人和人造皮肤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水凝胶具有可调机械性能、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柔韧性,使其成为可穿戴柔性传感器的有吸引力的候选者。其中,壳聚糖基水凝胶 (CS-Gels) 可通过添加剂、纳米填料、官能团修改水凝胶网络来实现多功能可穿戴传感。本文概括了CS-Gels可穿戴传感器在人体运动监测、健康监测、人机界面和软体机器人等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简要介绍了CS-Gels的代表性合成方法和策略,讨论了CS-Gels在可穿戴传感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CS-Gels柔性可穿戴器件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4.A Simple Ratiometric Electrochemical Aptasensor Based on the Thionine–Graphene Nanocomposite for Ultrasensitive Detection of Aflatoxin B2 in Peanut and Peanut Oil

基于硫堇-石墨烯纳米复合物的简易定量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用于花生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2的超灵敏检测

Fan Jia et al.

https://www.mdpi.com/1598488

食品和农业中普遍需要准确可靠的黄曲霉毒素B2 (AFB2) 分析。在本研究中,作者首次使用比率式电化学适体传感器进行AFB2检测,发现其具有高选择性和可靠性。其工作原理依赖于适配体对AFB2的特异性识别所诱导的构象变化来改变比率信号。基于这一原理,作者利用所提出的适体传感器收集由硫堇-石墨烯复合物 (ITHI) 和二茂铁标记的适体 (IFc) 产生的电流,以输出ITHI/IFc的比率信号,从而以ITHI/IFc为尺度制成了一个“信号关闭”的适体传感器。本研究所制备的适体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001~10 ng mL−1,检测限为0.19 pg mL−1。此外,通过检测花生和花生油样品中的AFB2,验证了其适用性,回收率高。本比率式适体传感器具有制造简单、精度高的优点,可进一步用于检测农产品中的其他霉菌毒素。

   

5.Development of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Sensor Based on Chitosan/MWCNTs-AuPtPd Nanocomposites for Detection of Bisphenol A

基于壳聚糖/MWCNTs-AuPtPd纳米复合材料的用于检测双酚A的灵敏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En Han et al.

https://www.mdpi.com/2326734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基于AuPtPd三金属纳米颗粒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与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 (GCE/CS/MWCNTs-AuPtPd) 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双酚A (BPA) 的快速检测。首先将AuPtPd三金属纳米颗粒组装在MWCNTs上,得到MWCNTs-AuPtPd纳米复合材料;然后,将MWCNTs-AuPtPd进一步分散在壳聚糖修饰的电极表面,制备GCE/CS/MWCNTs-AuPtPd传感器。由于多壁碳纳米管AuPtPd优异的催化性能和壳聚糖良好的成膜性,所构建的传感器对BPA的检测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实验表明在0.05~100 µM的BPA检测浓度范围内显示出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4 nM。用GCE/CS/MWCNTs-AuPtPd对食品样品中BPA进行检测,回收率在94.4~103.6%之间。测试结果说明,采用CS/MWCNTs-AuPtPd纳米复合材料设计的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食品安全监测。

    

Chemosensors 期刊介绍

主编:Nicole Jaffrezic-Renault, CNRS, France

期刊范围涵盖化学传感理论,机理和检测原理,开发、制造技术,化学分析方法在食品、环境监测、医药、制药、工业、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2022 Impact Factor:4.2 

2022 CiteScore:3.9 

Time to First Decision:17.9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8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35318.html

上一篇:Symmetry:同济大学文章精选
下一篇:熬夜写论文 VS. 早起写论文,哪个更高效 | MDPI 作者说
收藏 IP: 116.21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