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达尔文“左手一只虫、右手一只虫、嘴边一只虫”失败后还剩几只?

已有 11259 次阅读 2013-2-5 21:15 |个人分类:历史探原|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达尔文, 虫子

   达尔文捉虫子的故事在中华大地流传甚广,然而在细节方面有多个不同版本。
   不过,虫子有风险,玩虫须谨慎。中国的著名作家高士其也爱玩“虫子”(临时作个类比,准确地说是细菌),不幸栽在了“小虫子(病毒)”的手里。高士其大学时代的绰号就是一种“虫子”(细菌)-阿米巴。高士其认为:“科学实验也是一个战场,会有人受伤,也会有人牺牲。”为此,他经常吞噬食物毒细菌(此语来自网络,“食物毒细菌”含义待考)作自身感染的试验。一次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实验室作实验时,一个装有脑炎病毒的瓶子不幸突然破裂,病毒顺着他的左耳膜进入了小脑,破坏了小脑的中枢运动神经,那年他才25岁。
   不过,美国文坛硬汉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人可以被打倒,但不能被打垮。高士其虽然身体上严重残疾了,但精神上变得更加强大。
   高士其的儿子高志其给《可怕的科学》丛书(《丑陋的虫子》是其中一本)的推荐语是:“家父高士其先生毕生都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而不懈努力着。看到这套书,我真为现在的孩子能拥有如此好看又耐看的科普读物感到高兴。祝愿从今天《可怕的科学》的小读者中诞生出明天我们中国卓越的科普作家。”
   国内普遍流传的教育性版本往往是小达尔文出于顽皮或好奇捉虫子。
   现在来欣赏几个国内民间流传的版本(为便于区别,以下5项原文照搬):
   1.达尔文小时候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课堂。他喜欢观察昆虫的生活,例如蝴蝶、蜜蜂、蚂蚁等。他有时也去掏鸟蛋,但这并不是淘气,他每次只掏一个,是想看看鸟蛋怎样孵出鸟来。有一天,达尔文又到树林里观察昆虫。他在一棵很粗很粗的大树上发现了两只昆虫,样子非常古怪,他从来也没有见过,就轻手轻脚地走近树旁,悄悄伸出两只手,紧张地屏住气……正好一手抓住一只。这时,忽然飞过来一只长着透明翅膀的黑色飞虫,他想伸出右手去抓,发觉右手有一只虫;赶忙又伸出左手,左手也有一只虫。他实在舍不得扔下手中的虫子,而眼看那只飞虫就飞走了,他一时慌乱,一下子就把右手的虫子塞进了嘴里。这只黑色虫子被他捉住了。这时达尔文的嘴里却又辣又苦,他还是紧闭着嘴唇,原来那只虫子不但能分泌一种苦涩辛辣的液体,还在他嘴里欢蹦乱跳地跳着舞。尽管达尔文常做些出人意料的事,但爸爸妈妈从不干涉他。
 
   2.真实的故事:有一天,达尔文正在英国乡间收集当地昆虫标本。这时,他发现了一只甲虫,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将这只虫子捡起来,紧接着去捡另一只。他双手都各自抓到一只甲虫,但与此同时,他又发现了另外一只,为了不放弃前面已经捕捉到的昆虫,他只得把其中一只暂放在嘴里,谁料,被放入他嘴里的虫子很快喷射出毒液,达尔文被迫将虫子吐出,同时也只得把其他两只昆虫丢掉。结果他只好两手空空而返。(此段来自搜狐科学,以标题《达尔文诞辰200周年 媒体总结你所不知的达尔文自》我我标榜“真实”其实不见得真实的故事http://it.sohu.com/20090211/n262184406.shtml
 
   3.达尔文吃虫子?原来啊,从小的时候开始,小达尔文做事情就非常的认真,有一次,他看见了三只奇怪的甲虫,可是他只有两只手,只好放在嘴里一个了……
 
   4.不知最早是谁讲的,总之,有个关于达尔文与甲虫的故事。说的是,达尔文小时候,发现了两只从没见过的小甲虫,于是,他一手抓一只,把两只小甲虫全逮住了。这时,他突然又看见草丛里爬出一只更美丽的小甲虫来,于是把右手抓住的小甲虫放进嘴里,伸手去捉那只美丽的小甲虫,没想到,嘴里的这只甲虫喷出一般又臭又苦的液体来,达尔文一张嘴,小甲虫趁机跑掉了。这个故事,流传很广。谈论儿童教育中兴趣的重要性时,不少人都举过这个例子。尽管听了多遍,但我总觉得,达尔文这样做有点奇怪:他为什么把右手的甲虫放到嘴里,而不是放到左手里呢?甲虫一般都不大,一个手握住两个甲虫应该没有问题。难道每只手只能握一只甲虫?假如右手的这只甲虫特殊,是很大很大的,手里放不下它,可是,手里若是放不下,那么嘴里也是放不下的啊。这个问题,一直不明白。今天上午,参加了一个教育会议。开幕式之后是大会发言,一位资深教育家讲个性化教育,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时,又举了这个例子。(引自天涯网站唐晓敏博客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921717&PostID=34705325
   
   5.达尔文从小喜欢研究生物。有一次,达尔文在野外看到一支从来没见过的昆虫,就用左手抓住它,这是,他看到了另一支从来没见过的昆虫,赶紧用右手抓住它。谁知道又飞来了一只更加稀奇的昆虫,达尔文想马上抓住它,可是又舍不得放掉手里的两只昆虫。怎么办呢?他连忙把右手逮住的昆虫放进嘴里,腾出右手抓住那只稀奇的昆虫。虽然那只昆虫在达尔文的嘴里放出又辣又苦的液体,但是,他忍受着,紧着嘴巴跑回家,小心地把三只昆虫装进玻璃和,仔仔细细地研究起来。达尔文长大后成了英国有名的生物学家。(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5644369.html
   ……
   信手抓了几个国内版本,让我们看到传闻的走样程度。其实打开任何一本达尔文传记都能有个大概,可惜愿意看书核对 的人太少了,只是想当然或人云亦云。
   现在我重点就三个问题做些说明与推断:一、达尔文捉三只虫子时已是剑桥大学学生,并不是国内中小学教育人士喜欢渲染的“小达尔文”。二、达尔文捉虫子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质,他同时还雇了一个工人协助采集昆虫标本。三、他最后能够拿到实验室观察的可能既不是3只、也不是2只,更不是空手,而是还剩左手的一只虫子。下面进行一些简要分析。
   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达尔文》传记(石亚静编著)称,达尔文在给他的堂兄的信中说“……这样一来,捉到的两只跑了,而第三只也没有捉到。”
   在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译作《达尔文自传》(曾向阳译)中,达尔文自述“在剑桥大学期间,我采集甲虫的嗜好,却使我产生了强烈的渴望和极大的快乐,这是任何其他爱好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其实这只不过纯粹是一种采集的爱好,因为我并不对它们进行解剖,也很难得将它们的外表特征去同已经出版的图集上的记述作对比,而且还随意地给甲虫命名。我可以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这种热情:有一天,当我从树上撕下一张老树皮时,看到了两只稀有的甲虫,马上就用双手分别各抓住一只,但是忽然又见到第三只甲虫,它是一个新品种,我决不能错失良机;于是我立即把右手抓住的一只甲虫塞进嘴中咬住。哎呀,这只甲虫竟发射出一股液体,极其辛辣,灼伤了我的舌头,使我不得不马上把它吐出来,因而让它逃跑了,而那第三只甲虫也失踪了。 ”
   江苏文艺版的《自传》与云中书城网站的《自然科学达尔文》http://www.yuncheng.com/read/book/30030/6712213/1内容相同。
 
   据上述情形判断,达尔文不会轻易放掉左手的虫子。因此,我认为,他最后应还剩一只虫子。最后,再就“塞进嘴里”或“放进嘴里”作一点说明。从上述两书中可以看出,达尔文只是咬在嘴边。哈尔滨出版社的《达尔文》则明确说明“用牙齿轻轻咬住”。我个人分析,达尔文只是咬住甲虫的后肢,虫体暴露在外,并未含入虫体,因为才有甲虫射出液体一说。昆虫或动物出于防御,向身体正后方开炮是常见之事。因此,我在本文标题中采用“嘴边”而不“是嘴里”。因时间关系,我暂未核对英文原文。我想《自传》的“塞进嘴中咬住”中文宜译为“放在嘴边咬住”。
 
附:高士其原名高仕錤。他曾经说过改名理由: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钱。下面转引一段关于高士其的介绍(来自网络) http://www.mifengniao.com/books/readshow.php?id=2291    
   高士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于1918年考取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十三岁的高士其,怀着强烈的求知欲,跋涉一千多公里,来到北京。这千里之行,使高士其看到了一个贫穷落后,多灾多难的旧中国。高士其心里想:赶快到美国学会新科学,用新科学来拯救苦难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1918年8月,高士其到达北京,又转坐火车到北京西北郊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园。一进学校,高士其便天天处于紧张的学习之中。上生物课时,常常解剖豚鼠、小白兔之类的小动物,高士其对此产生了很大兴趣。最使高士其着迷的是,他第一次知道了显微镜。老师把显微镜的焦点调整好以后,让高士其观察。他看到许多长的、圆的、扁的小东西。老师告诉他,这些小东西就是微生物。后来老师又给同学们观察一种原生动物,叫“变形虫”,又叫“阿米巴”。因为高士其在班里个子最小,年纪最轻。“阿米巴”除了“小”意思外,还是意志顽强、生命旺盛、无所畏惧、决不屈服的象征。所有的同学都叫高士其“阿米巴”,因为这个称呼又亲切又含有敬佩的意思。“阿米巴”这个绰号,伴随了高士其以后七十年的生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659825.html

上一篇:不公不母、假公济私的“公式”化倾向——“公式”打假杂想
下一篇:一个钟表匠赢了一打天文学家—“海钟与天钟”角力经度竞赛的故事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