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一个钟表匠赢了一打天文学家—“海钟与天钟”角力经度竞赛的故事

已有 8827 次阅读 2013-2-8 11:51 |个人分类:人物沧桑|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天文学家, 故事, 钟表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法拉第,由于长期的紧张研究工作,患头痛、失眠等症,经过多年医治,未能根除,健康每况愈下。后来,他请教了一位高明的医师,经他详细询问和检查,医师开了一张奇怪的处方:没写药名,只写了一句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开始法拉第百思不解,后来逐渐悟出其中道理,便决心不再打针吃药,而是经常到马戏团看小丑表演,每次都是大笑而归。从此他的紧张情绪逐渐松弛,不久,头痛、失眠的症状也消失了。于是,“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谚语自此也成了幽默疗法的典故。
   本文标题仿用“一打医生”句式称呼“一打天文学家”。严格说来,“一打天文学家”可以扩大为“英国天文学家”、“全球天文学家”。
    因为航海事故频发、伤亡惨重。为了确定航海必须的经度,英语甚至专门成立了经度局,负责经度竞赛。其实,在4个世纪的时间里,整个欧洲大陆都在积极寻求解决经度问题的方法。著名的天文学家也开始考虑运用天体的运行规律来迎接经度挑战。伽利略、卡西尼、惠更斯、牛顿及哈雷都一直求助于月亮和星星以解决经度问题。为了通过天文观测测定经度,巴黎、伦敦、柏林都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天文台。
   令科学家们难以置信的是,最后解决经度问题的大赢家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对于天文学一窍不通的钟表匠。    
   科学传记《经度-寻找地球刻度的人》(戴瓦.索贝尔原著,她曾是《纽约时报》科学版的专业撰稿人。汤江波、朱晓译,海南出版社,2000)在封面左上角印着这样的文字:“一个决定霸权兴衰的科学之谜,伽利略解不开,牛顿以为不能解,竟然让一个没受过教育的无名钟表匠寻得答案……”,在该书的扉页则印着“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难题的真实故事”。此书由海南出版社2000年翻译出版。据该书第9页介绍:“英国的钟表匠约翰.哈里森是一个机械方面的天才,他是制作便携式精密计时器的先锋,并为此贡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他实现了恐怕连牛顿都不可能实现的东西:他发明了一台钟,这台钟就像一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样,能把真实的时间从船出发的港口带到世界任何一个遥远的角落。”令人扼腕的是:一些手握重权、仰望天空、志存高远的天文学家怎么也不相信埋首小作坊鼓捣的工匠能够完成为远洋航行指路的伟大任务。
   相对于天文学家观测天象的“天钟法”,钟表匠采用的方法称为“海钟法”。在约翰.哈里森之后,不少钟表匠投入了精密钟表的发明与设计。
   在译者前言中有这样的评论:“现代的一些钟表史家认为,哈里森的工作加速了英国对海洋的控制,并因此成就了大英帝国的霸业——正是凭藉着精密计时器,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统治了海洋。”
  写到此处,冷不丁想到了一个流传于中华大地、区分左右派的辩论题、站队题:“大海航行靠舵手”还是“大海航行靠船长”。我想,“大海航行靠钟表”也是一个颇有启发性的命题。比如,达尔文一直搭乘的军舰也曾受益于海钟。
   对于《经度-寻找地球刻度的人》,我大体上比较相信其真实性。欢迎有较深了解的博友们点评。
   当今国内出版市场,鱼龙混杂。比如,被美国与欧洲多国驱逐而声名狼藉的宗教头目奥修在中国知名出版社的多部译著及其宣传中,称之作“二十世纪稀有大师”,当代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大师之一”和“泰戈尔以后印度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如果现在在中国做个调查,相信将奥修作为人生导师的不在少数。网搜之下,连篇累牍的溢美之词直将孔子等先贤拉于马下。
   在励志与心灵疏导方面,中国有强大的空白与市场,中国的心灵导师们或是迫于强大的传统,或是秉承“述而不作”的先例,无法自立门户,只能寄身或屈居于儒道释等旧帐篷之下,不像在西方世界可以动辄自扯旗号、以开山祖师自居。我有点好奇的是,不知季羡林老先生生前对奥修有无点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660513.html

上一篇:达尔文“左手一只虫、右手一只虫、嘴边一只虫”失败后还剩几只?
下一篇:蒸发悖论与蒸发谬论—貌似物理常识却悬而未决的国际气象水文猜想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7 曹聪 王铮 钟灿涛 戴德昌 刘钢 吕喆 zhngsh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