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太山不让土壤”及多种变文的历史地理学试解—兼论“微孔低丘”

已有 6639 次阅读 2012-6-8 22:16 |个人分类:地理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泰山, 地理学, 古代汉语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出自于李斯《谏逐客书》的名句。秦始皇十年,下逐客令,将各诸侯国到秦国来作官的人一律驱逐出境。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他上书进行劝谏。秦王采纳了他的意见,停止了这种排外政策。
   《古代汉语》(中册)(北京出版社,1982)、《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徐中玉等)中均为“太山不让土壤”。《历代文选》(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冯其庸等)中表述为“泰山不让土壤”。网络、杂志等媒介上则充斥多种变体:太山不拒土壤、太山不拒细壤、泰山不拒土壤、泰山不拒细壤、太山不让细壤、泰山不让细壤、泰山不辞土壤、泰山不辞细壤等,可谓不一而足。
   “太山”指什么,“不让”又指什么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分歧。此外也涉及“土壤”,“土”与“壤”也有一定的差异。
   《古代汉语》(中册)与《历代文选》(上册)对于“让”的解释是:辞让,拒绝。
   “太山不让土壤”的含义是什么呢?常规的理解是:“泰山如此之高大,也不拒绝接受土壤,故愈成其高大”、“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所以能那么高”。类似的古人言论有“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流,故能成其富。”(出自《韩非子》);”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出自《管子》”。
   有无其它理解?我们且来看《语文建设》2004年第12期谢质彬的文章《“泰山不让土壤”》:“‘中央电视台第4套节目2004年9月28日《语林趣话》所谈的题目是成语“泰山不让土壤”。主持人将其中的“让”字解释为“出让、推让”,说“泰山不把土壤让出去,所以才能这么高大”。这样解释,似乎不够准确。’”谢质彬认为:“‘主持人将“泰山不让土壤”理解为“泰山不把土壤让出去”,便是在将“让”字理解为“出让”的同时,也将“土壤”理解为泰山固有的土壤了。这样理解,便未免与《谏逐客书》的主旨相悖。’”
   “太山”是确指“山东境内的泰山”还是泛指“高大的山体”抑或兼而有之?
   2012年01月07日《泰安日报》文章(先秦诸子与泰山,傅振民)介绍:“‘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认为在神州大地上矗立着“九山”,“何为九山,会稽、太山、王屋、首山、太华……”在“九山”之中,“太山”在诸子中出现的频率最多,作品使用的最广。有十六家诸子记载了“七十多条”泰山资料,分属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在当时的思想界占有绝对优势。诸子各家虽然主张不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广泛记载“泰山”,说明“泰山”在先秦已完成了由民间阶层向精英社会的转变,融入了主流意识之中。’”可惜,该文“李斯在《谏遂客书》中讲‘太山不让疆土,故能成其大’”的言词(出自《泰安日报》电子版)又生造了一种变体。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溯记或创造了《论语》中孔丘所没有的壮语(微孔低丘也?):”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此处对于“微孔低丘”略作有据的引用、断章的取义:1.微孔子,吾焉闻斯言也哉?(出自:刘向《说苑》);2.“四海之内,天下之君,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出自《汉书.贡禹传》);3.微孔子,则文王之志没而不见矣(出自欧阳修《居士集》);4.微孔子,孰從而聞之?故曰“不可得而聞”(出自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5.“微孔子则学皆在官,民不知古(出自章太炎);6.当代一学者甚至发出“微孔子,我们将‘无家可归’”的感慨;7.土丘之低自不待言,“丘陵”在地理学中通常表示低矮、平缓起伏不大的地貌,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0m。
   据称:山东泰山一带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古东夷族最早在此繁衍生息,古帝王亦多活动于此,如黄帝于公元前26世纪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并曾封泰山;其后颛顼于公元前23世纪封泰山;尧于公元前22世纪建都平阳(今新泰境,新泰古称平阳,今天市内最大的街即平街);帝舜约公元前21世纪一度建都于今肥城之都君庄,曾封泰山,并在此朝会东方之诸侯。
   至于始皇帝自己呢?秦朝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于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东方,先到邹峄山,行祭礼,刻石颂秦功业。同时召集齐、鲁的儒生稽考封禅礼仪,众儒生诸说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礼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阳登山。在岱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自泰山之阴下山,行降禅礼于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从历史学与地理学的角度,“太山不让土壤”又能作什么样的解读呢?古人对泰山的地理成因有什么样的了解呢?
  有网文称:“‘西汉文学家韩婴又根据李斯的高论引发出“泰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可以成其大。”今天我们看来,“泰山不让砾石”比“泰山不让土壤”似乎更符合实际。’”
    我们先看一句网上的解释“秦山不拒绝任何土壤的堆积,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然而俗语有曰:“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泰山到底是不是堆的?怎么堆的?
    以地质地貌学而论,大量山体确实是泥沙堆起来的,只不过了经过长期的积淀与压实。三大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中,沉积岩的分布范围是最广的。老当益壮的“泰山”与年轻挺拔、还在长身体的喜马拉雅山比起来,确实沉稳得多。
泰山岩群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地层,记录了自太古代以来近30亿年漫长而复杂的演化历史。不过,泰山如此高寿(科学测年法得出),在华北地质历史中的最高辈份应当是秦皇汉武之时所不能知道的。西岳华山是由抗风化能力特别强的花岗岩(属于火成岩,不是沉积岩)组成的,然而这些花岗岩的形成年代距今仅1亿年左右。 另外,我认为,泰山受到尊崇,很大程度上是得自于与大海的鲜明对比以及由此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拒绝细小土石颗粒)”引起歧解的重要原因是未能区分“泰山现状”与“泰山发育”之间的差异。这也难怪,因为李斯使用了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对于“河海不择细流”采取的是“现状河流”的顺进法、写实法,对于 “泰山不让土壤”实际上采取的是“既往泰山、弱冠泰山”的倒推法、虚拟法。推敲起来,这从李斯文章的本义与“河海不择细流”中可以类推。李斯眼中的“土壤”肯定不是指山体本身的组成而是外来的补充。
   据王云森研究,古代的“土”字表示“土壤”的自然属性与泛指,“壤”则往往表示人工耕作后的土壤,肥力与结构优于自然之“土”。
   李斯“外来土壤”的假设是否有一些出处或科学依据呢?李斯所处的年代对于山体的形成拥有什么样的知识呢?此处起码表达了一种“地球并不是亘古不变的、天道也不是先天注定的”认识:物质是运动的,并不是历来如此,就是貌似从来就有、高大庄严的泰山也是从小山成长起来的。
 
                                  …… 沧海桑田几时有?……
   
   在人地关系上,人类永远是渺小的,任何自大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人人关系上,过分强调个人的伟大也是不明智的,只有个体与社会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尊严、并尊重与保护别人与环境的尊严,社会才可能是健康、自由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580133.html

上一篇:联合国并未通过《地球宪章》—论《里约热内卢宣言 》之普遍误传
下一篇:实验与试验之别——此验非彼验?
收藏 IP: 58.240.14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