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2021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狂犬病监测(3)

已有 1752 次阅读 2023-4-9 12:18 |个人分类:狂犬病防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21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狂犬病监测(3)

前言:今年3月8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CDC(疾病控制中心)的相关研究人员联合在专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美国兽医学会杂志)》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Rabies surveill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2021(美国2021年的狂犬病监测)》,其中也包括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监测资料(见参考文献)。由于北美洲的这三个国家都已基本消除了狗等家养动物中的狂犬病,狂犬病监测的重点是野生动物。而中国在野生动物狂犬病的监测和控制方面目前基本上还是空白,北美三国在这方面的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借鉴。本博客将分数次译介此论文的主要内容。

监测报告与分析

美国国家狂犬病监测系统是一个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系统,由大约130个公共卫生、农业和学术实验室组成,通过被动和主动监测进行诊断性动物狂犬病检测。54个辖区公共卫生部门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此外,美国农业部野生动物服务部门监测特别选择的地理范围,以确定狂犬病的陆地分布,并监测正在进行的野生动物狂犬病管理活动的影响。

在美国,人和动物狂犬病是国家规定必须通报的疾病州和地区流行病学专家委员会确定数据类别、病例定义和提交报告时间表。可接受的诊断方法包括直接荧光抗体试验、直接快速免疫组化试验(DRIT)、免疫组化、LN34实时逆转录定量PCR (RT-qPCR)。基因组和抗原分型方法均可用于狂犬病毒的鉴定。 2021年期间,54个司法管辖区提交了82,366只动物进行狂犬病检测(相当于10万美国人口提交24.8只动物),其中80,330只(97.5%)检测结果有明确的(阳性或阴性)。

总结了2021年以来的动物狂犬病病例和病毒变异特征数据,并与历史上的时间间隔(图2)和按物种划分的地理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在根据前5年观察到的狂犬病病例计算的95%可信区间之外,2021年的狂犬病病例数被认为存在显著差异。

对测试不满意或产生不确定诊断测试结果的样品被排除在分析之外。由于美国狂犬病流行病学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来源于陆生动物和蝙蝠没有RVV(狂犬病毒变种分型数据的阳性RVV分别被假设为是当地陆生动物地方性流行的RVV或蝙蝠型RVV。然而,RVV分型是支持RVV监测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优先事项。在以前的报告中描述了可认定是没有陆生动物狂犬病的县的标准,并以5年期间没有发现病例同时保持适当的检测水平为基础。

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狂犬病专业中心和墨西哥卫生部国家预防和控制计划中心分别提供了2021年期间加拿大和墨西哥狂犬病监测活动的概述。

image.png 

2. 1970年至2021年美国野生动物狂犬病病例,按年份和物种划分。

横坐标:年份。 

纵坐标:患狂犬病动物病例数。

image.png 浣熊(携带浣熊病毒变种)

image.png 臭鼬(病例总数)

image.png     臭鼬(携带臭鼬病毒变种)

image.png     狐狸

image.png 蝙蝠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Xiaoyue Ma, et al., Rabies surveill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2021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DOI: https://doi.org/10.2460/javma.23.02.0081Online Publication Date: 08 Mar 2023.

相关博文:

2021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狂犬病监测(1) 2023-04-03

2021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狂犬病监测(2) 2023-04-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383530.html

上一篇:单剂mRNA疫苗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引发的癌症
下一篇:2021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狂犬病监测(4)
收藏 IP: 76.33.21.*| 热度|

1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