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工业大学张玉忠教授团队:静电纺丝法制备超疏水Elec-PVDF/SiO2膜应用于烟道气脱硫
研究导读
近几年,静电纺丝一直备受关注,静电纺丝可制备出微纳米级纤维,用于提高膜的表面粗糙度,且纤维之间的堆积不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基膜的气通量,同时也可将疏水SiO2纳米粒子引入到纤维表面,提高膜表面疏水性。
对天津工业大学张玉忠课题组在传统制备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调控膜表面方法,以SiO2为原料,构建出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的类荷叶结构,呈超疏水特性。文章发表在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GreenChE),题为“Electrospinning in membrane contactor: Manufacturing elec-PVDF/SiO2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for efficien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applications”(https://doi.org/10.1016/j.gce.2020.10.011)”
文章亮点
提出了一种制备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构建出微纳米双重粗糙结构的类荷叶结构,水接触角可达155°,呈超疏水特性。
超疏水Elec-PVDF/SiO2静电纺丝膜的SO2吸收通量保持在8.8×10-4~9.5×10-4 mol·m-2·s-1范围内,呈良好的脱硫稳定性。
超疏水静电纺丝膜由于具优异的耐润湿性,其膜相传质阻力显著下降。
内容概述
超疏水复合膜接触器的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聚偏氟乙烯基板固定在接收鼓上。设定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在 PVDF基体表面形成纳米纤维,得到电聚偏氟乙烯/SiO2复合膜接触器。
图1.超疏水复合膜接触器的制备过程。
图2显示了静电纺丝膜接触器的高倍SEM图像。可看到,大量的 SiO2纳米颗粒部分暴露在纤维表面,与微米级纤维相互作用,形成微纳米双粗荷叶状结构(以红色虚线圈标注) ,有利于改善纤维表面疏水性。
图2.静电纺丝膜表面纤维的扫描电镜照片: (a)500纳米; (b)200纳米。
为了进一步探索膜接触器中二氧化硅颗粒在纤维表面的分布,显示了膜接触器的能谱映射图像(图3)。Si 元素分布良好(图3d) ,并以C(图3b),O(图3c)和F(图3e)的元素分布作为比较,表明 SiO2纳米颗粒在纤维表面均匀修饰。
图3.(a) M1620复合膜接触器中各元素分布的大功率电子显微照片和能谱分析图像: (b)碳分布(c)氧分布(d)硅分布和(e)氟分布。
真彩色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可用于表征膜表面粗糙度,如图4所示,表明膜接触器的粗糙度明显增加。随着 SiO2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Ra 先上升后下降,且优于PVDF纯膜。因此,增加膜接触器的粗糙度有利于改善膜的疏水性。
图4.真彩色共焦(csm)三维表面图像: (a) PVDF纯膜, (b) M160, (c) M1610, (d) M1620, (e) M1640 , (f) M1660。
水接触角(WCA)可以直接表征膜接触器的疏水性,图5展示了电-聚偏氟乙烯/二氧化硅膜接触器的水接触角,超过150o,为超疏水。
图5.Elec-PVDF/SiO2复合膜接触器的水接触角。
膜的润湿性与其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图6显示了电-聚偏氟乙烯/二氧化硅膜接触器的SO2吸收通量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 SO2吸附通量在12 h 内仅下降15%,可维持在8.8 ~ 9.5×10-4 mol·m-2·s-1。
图6.复合膜接触器中静电纺丝层对SO2吸收通量的影响。
Wilson 图的 Kol 随 v-0.93的变化曲线如表1所示。超疏水性 PVDF/SiO2膜接触器的膜相转移系数高于 PVDF 纯膜。因此,疏水改性降低了膜传质阻力,有利于提高SO2膜的相传质系数。
表1.威尔逊线性拟合结果的膜接触器SO2吸收通量。
总结与展望
本工作提出利用一种简便的静电纺丝工艺,成功地实现了一系列超疏水复合膜接触器。复合膜接触器的疏水性能通过水接触角和表面粗糙度得到明显提高。膜传质阻力显著降低,膜传质系数显著提高,在烟气脱硫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章信息
Title:Electrospinning in membrane contactor: Manufacturing elec-PVDF/SiO2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for efficien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applications
Authors:Qingping Xin*, Kaiqiang Xie, Qingqing Liang, Xu Li, Yinan Zeng, Yuhang Zhao, Lei Zhang, Shaofei Wang, Hong Li, Yuzhong Zhang*
DOI:doi.org/10.1016/j.gce.2020.10.011
扫描二维码阅读全文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gce.2020.10.011
通讯作者简介
辛清萍,1985年生,天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北京膜学会杰出青年获得者。2015年获天津大学博士学位;2019~2020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林海青教授课题组访问学者;2015年至今在天津工业大学工作。主要从事气体分离膜设计制备。主持参与国家项目6项,省部级4项。近年来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SCI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CSR等SCI他引6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期刊编委,疏水膜工业委员会委员。
张玉忠,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天津131第一层次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新型功能膜材料创新团队负责人,天津工业大学分离材料与过程控制研究所所长,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主要从事膜分离科学基础及应用研究,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渗透汽化膜过程研究工作。在超滤/微滤技术方面重点开展了膜材料,膜品种系列化及特种膜的研究工作,开展了膜技术跨学科应用研究工作,并且积极开展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工作。开展了膜法回收电泳漆与电泳涂装清洁生产技术研究,以及膜法废水资源化研究工作,掌握了膜法深度处理废水的核心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项目10余项;国家级新产品一项;在J Am Chem Soc、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主编专著一部;全国“九五”优秀成果奖一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GreenChE)于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2020年9月正式创刊。GreenChE以绿色化工为学科基础,聚焦"绿色",立足"工程" ,注重绿色化学、绿色化工及其交叉领域的前沿问题,紧紧围绕低碳化、清洁化和节能化的发展要求。目前是对读者和作者双向免费的开源期刊。
竭诚欢迎各位老师同学积极投稿!
E-mail: gce@ipe.ac.cn
Tel: 86-10-82544856
Web: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gce
微信公众号:GreenChemEng
Twitter:GreenChE
Facebook:Journal Greenche
Faceboo讨论组: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科学网:GreenChE
关注我们,获取最新绿色化学工程资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