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

博文

科研创新与研究生的培养 精选

已有 6924 次阅读 2021-12-9 04:3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逐步深化科研创新已从往昔只要直接观察和简单描述就会有所收获变成今日更为依赖逻辑推理和实验论证才能取得突破。科研创新的日益间接化与复杂化不仅对科研人员思维与语言能力,知识结构,和执行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而且对研究生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为了确保科研创新事业后继有人,我们不仅要着力吸引和选拔基础扎实的研究生,而且还要在后续的培训过程中,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潜力和写作水平。通过简略地回顾研究生教育的变迁,介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本文试图针对当今研究生所面临的主要困惑,进一步探索优化研究生教育的途径,力争使研究生的培养与时俱进,日臻完善。

 

研究生教育的变迁。虽然早期的高等教育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代中国,但包含不同层次学位高等教育体系无疑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运作方式,尤其以建立在1088年的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为代表。那时,大学生需要在艺术学院(faculty of arts)学习六年算术、几何、天文学、乐理、语法、逻辑和修辞学才能获得文学学士学位(bachelor of arts)。随后,文学学士学位持有者可以选择另外三个学院(法学院、医学院或神学院faculty of law, medicine or theology)之一再读六年方能获得法学或医学硕士学位(master of law or medicine)或神学博士学位(doctor of theology)(这里,master来自拉丁语magis“更多,更大或更好”,doctor来自拉丁语docere“教”,意味着硕士或博士学位持有者具备教书资格了)。起初,神学被认为是高于法学或医学的学科,因此博士学位仅限于神学,而硕士学位通用于法学或医学。后来的演变使硕士和博士逐渐被用来泛指各门学科的初级和高级研究生学位。

 

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澳大利亚模式与英国和新西兰模式相似,包括课程硕士(1-2年),研究硕士(2年),博士(2-4年)。其特点是没有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根据本科成绩决定硕士生录取,硕士成绩决定博士生录取);除了课程硕士外,研究硕士和博士都没有规定的需要通过考试的必修课(值得一提的是,有的课程硕士,比如兽医课程硕士,也没有规定的必修课);可以比较灵活地从硕士生转为博士生;全程由导师负责指导和监督(无导师组);学术论文只需二个校外同行专家审阅即可通过(无答辩要求);无发表研究报告的硬性要求(能发表一些文章当然更好)。自然有人会问,没有规定的必修课,如何保证学位(尤其是课程硕士)的质量?这里我以兽医课程硕士和博士为例,谈谈其运作特征。兽医课程硕士(master of veterinary study)主要为进一步提高兽医本科毕业生的特定技能而设置,学位获得者可做兽医相关专业行家或经过继续深造而成为兽医相关专业教师。例如,兽医外科课程硕士(2年)没有规定的需要通过考试的必修课;除了参与兽医院的各种动物外科手术操作外,还要协助指导兽医本科生的外科实习;在完成关于某类外科手术的综述性学位论文后,即可获得学位,没有论文答辩要求。兽医寄生虫学博士(2-4年)旨在培养基本功扎实,研究技能优越的寄生虫学教师或学者;没有规定的需要通过考试的必修课,但要听本科寄生虫学理论课,参与本科寄生虫学实验课的准备和展示,并协助回答本科生有关寄生虫学实验的提问;学位的最终获得有赖于校外行家对学位论文的良好评估,但没有论文答辩要求。美国模式包括课程硕士(1-2年),研究硕士(2年),博士(4年)。其特点是没有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根据TOEFL,GRE和本科成绩决定硕士生录取;TOEFL,GRE和硕士成绩决定博士生录取);有若干门需要通过考试的必修课(如果不能通过规定的必修课笔试或口试意味着课程终止;那些通过所有必修课考试,但没有学术论文的博士生all but dissertation,可获得硕士学位);一般不能比较灵活地从硕士生转为博士生;全程由导师组负责指导和监督;学术论文需要导师组审阅通过且有答辩要求(答辩时,其他人意见可作参考,但不影响结果);无发表研究报告的硬性要求(能发表一些文章当然更好)。中国模式包括课程硕士(1-2年),研究硕士(2-3年),博士(3-4年)。其特点是有统一的研究生笔试及面试;有若干门需要通过考试的必修课(如果不能通过规定的必修课考试意味着课程终止);一般不能比较灵活地从硕士生转为博士生;全程由导师负责指导和监督(无导师组);学术论文需要有校外同行专家参与的答辩才能通过;有发表研究报告的硬性要求。

 

研究生教育的优化。据我观察,当今研究生普遍面临的困惑有二:一是实验进展缓慢或创新性不足(暗示着科研创新理念,策略和思路的匮乏),二是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难产(彰显出科技写作技巧的缺失)。倘若就此判断各大学未曾努力在这些方面为研究生们排忧解难,那真是冤枉如窦娥了。其实,世界上很多大学都开办了聚焦科研创新与科技写作的课程,但令人无奈的是这些课程所阐述的创新理念往往不能将学生的思路直接引到各种问题的要害(换言之,现有的创新理念或许能不同程度地启发思路,但从出发点到目的地之间存在着一段长短各,曲直难判的距离,很多人在到达目的地之前或迷失方向,或误入歧途,从而导致前行受挫,功亏一篑);同理,这些课程所描绘的写作技巧要么泛泛而谈,让人听后满头雾水,不知所措(比如,众所周知,文学创造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如何具体与顺畅地高于生活的境界,尚无定理可循);要么细节满满,让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使写作者在沉迷于各种精细技巧的把玩,忽略或牺牲作品的感染力整体效果)很显然,研究生教育的优化要从厘清科研创新理念和熟练科技写作技着手。所幸的是,经过这些年持续不断的摸索与独立思考,我比较成功地破析了科研创新与科技写作的奥秘,让我在生物医学研究和写作等方面收获颇丰。确切地说,总结出来的科研创新的策略即,争先更好不同)科研创新的有效思路(即,递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直击科研难题的要害;灵活地运用这些策略和有效思路可以为科研创新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智慧源泉,唤来无难不解,无坚不摧的良招妙计。此外,我所归纳出来的写作规律(即,论点引伸,论据浓缩,关键词汇),可以有效地拓展科技写作的构思;若再辅以科技写作的要领(即,思路清晰,细节适当,表述达意,变化有度,重点突出),更能让一个具有高中语文知识积累的人思如泉涌,笔似神遣。因此,只要能将这些科研创新的策略和有效思路以及科技写作的规律和要领融入到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中去,势必有助于研究生破解其所面临的困惑,增进其科研创新的效率。当然,更为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的优化是将这些科研创新的策略和有效思路以及科技写作的规律和要领引入到本科教学(可采用我编的中文版教材《科研创新与科技写作指南》),继而在研究生阶段加以强化(可采用我编的英文版教材《an essential guide to scientific innovation and writing》)

 

综上所述,于1088年建立世界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标志着囊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兴起。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既有偏重于实验的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模式,也有课程与实验并重的美国和中国模式,还有一些介于之间的其它模式。尽管这些模式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开阔专业眼界,历炼实验技,树立创新理念的平台但远未能有效地消除当今研究生所面临的主要困惑,即,实验进展缓慢或创新性不足,以及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难产。显而易见,研究生教育的优化须从厘清科研创新理念和熟练科技写作技能着手。如果能把前面提到的科研创新的策略即,争先更好不同)有效思路(即,递推,平行,因果,逆向,随机)以及科技写作的规律(即,论点引伸,论据浓缩,关键词汇)和要领(即,思路清晰,细节适当,表述达意,变化有度,重点突出融入到研究生教育模式中去,将极大地帮助研究生破解其困惑与忧虑,提高科研创新效率。此外,优化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是把这些科研创新的策略和有效思路以及科技写作的规律和要领引入到本科教学,并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强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46843-1315778.html

上一篇:我的求学记忆
下一篇:殷佩云: 一个为人师表的典范
收藏 IP: 125.209.165.*| 热度|

16 卜令泽 黄永义 王磊 曾杰 郑强 徐耀 吴斌 梁洪泽 张士宏 农绍庄 史仍飞 孙颉 孟利军 李剑超 姚伟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