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eli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Helix

博文

Environmental Research|血清蛋白质组学揭示珍珠贝异种移植的免疫排斥及分子机制

已有 712 次阅读 2024-8-22 11:4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目前珍珠贝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会显著组织的排斥和死亡率,尤其是在不同物种间的移植时,但不同物种之间的免疫排斥程度差异很大。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不同物种之间异种移植的如此显着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北部湾大学等机构在《Aquaculture》期刊发布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s of immune rejection against xenotransplantation in the pearl oyster Pinctada fucata revealed by serum proteomics"的文章,利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报道了关于珍珠贝移植的免疫排斥分子机制。

4-1.png

研究背景

海洋珍珠养殖产业在北部湾具有重要经济地位,Pinctada fucata(P. fucata)是主要的海水珍珠养殖物种。目前的大规模珍珠生产方法包括将供体珍珠贝的外套膜移植物和核体人工植入受体珍珠贝中。尽管Pinctada. fucata的珍珠养殖技术较为成熟,但其产生的珍珠层较薄,限制了经济价值。且目前珍珠贝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会显著组织的排斥和死亡率,尤其是在不同物种间的移植时,但不同物种之间的免疫排斥程度差异很大。为了研究是什么导致了移植导致的免疫排斥反应为何如此显着差异,作者对珍珠贝(Pinctada fucata)的同种移植(P. fucata autaritam ottes外套膜片)和异种移植(Pinctada maxima、Pinctada margaritifera、Pteria penguin和Balbass Haliotis diversicolor 的外套膜片段)作为实验组,及没做过手术的Pinctada fucata(Con) 和做了手术了的Pinctada fucata(Op)后的血淋巴,经离心后做血清蛋白质组,以研究免疫排斥分子机制。

技术手实验材料:收集健康且大小一致的P. fucata作为宿主珍珠贝,以及P. fucata、P. maxima、P. margaritifera、P. penguin和H. diversicolor作为供体,在移植后6h、12h、24h、48h、96h、144h、192h不同时间点提取的宿主珍珠贝的血淋巴

研究方法:血清蛋白质组学、PRM

主要结果

珍珠贝接受嫁接后的不同时间死亡率不同作者对通过对珍珠贝嫁接后的早期死亡率分析,发现嫁接后12 h的死亡率(3.83%)较6 h有显著提高移植后24h死亡率最高(8%),48h死亡率次之(7%)。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植后珍珠牡蛎的死亡率逐渐减轻。此外,在统计分析用不同的珍珠牡蛎嫁接的死亡率时,发现Pm组死亡率最高(45%),其次是Ab组(39%),说明这两组的免疫排斥反应最强(图B),在Con组也观察到少量的死亡率(2%),这可能是由于采珠过程中的机体损伤导致的死亡。

4-2.png

LC-MS/MS共鉴定到825个定量显著蛋白

通过LC-MS/MS鉴定了2127种蛋白质,其中825个蛋白质达到了定量显著性。各组各蛋白的表达情况为图D,三个LC - MS/MS重复之间的高相关性显示为Spearman相关系数>.8(图C),支持了结果的代表性。PCA结果显示,PCA结果显示,同一组的样本聚类紧密,而不同组的样本聚类明显(图E)。

因为软体动物有一个开放的循环系统,他们所有的组织都浸在血淋巴里。因此,在移植过程中,代谢物、降解成分和一些免疫相关因子都可能进入血淋巴。为了消除这些移植源性蛋白的影响,有必要鉴定在Con、Op和Pf组中不表达,但在异种移植组中特异性表达的蛋白(Pm、Pg、Pp、Ab)。作者的研究发现345个蛋白在Con和Op组中未表达,但在移植实验组中表达。其中,有220种蛋白在Pf组中未表达,但在异种移植组中存在。这些蛋白仅在异种移植组中存在,而在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中不存在,它们更有可能来自供体套膜组织。

该研究中使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避免了对移植源蛋白的潜在分析。此外,血清中的许多蛋白质丰度极低。即使移植源蛋白进入受体珍珠牡蛎血清,它们的低丰度也可能妨碍它们的定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尽管在这项研究中发现了2000多种蛋白质,但只有825种具有可量化的意义。因此,该研究中设置的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移植源蛋白污染的可能性,因为研究中分析的蛋白质在这两个非移植对照组中都存在。图F为移植24小时各组血清蛋白的变化,从图上可以看到,在同种异体移植组(Pf)中,与Op组相比,除Pp组外,异种移植组中DEPs (Pm, Pg和Ab)的数量均显著高于Op组,这说明在珍珠牡蛎移植早期,异种移植体的免疫排斥反应强度大于同种移植体。此外,在Op_vs_Con对照组中,DEPs表现出最高的值,这表明组织损伤引发的免疫反应对核植入后的珍珠牡蛎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在Op_vs_Con对照组中,上调的蛋白计数明显低于下调的蛋白计数。相反,在各个移植对照组(Pf_vs_Op、Pm_vs_Op、Pp_vs_Op、Pg_vs_Op、Ab_v-s_Op)中,情况恰恰相反。这表明组织移植诱导的珍珠贝免疫反应与组织损伤引起的免疫反应明显不同,移植的组织改变了珍珠牡蛎原有的免疫反应过程,可能与移植过程中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有关,DEPs的这些变化也可能与免疫排斥相关的信号通路有关。

4-3.png

DEPs显著富集于核糖体、Focal adhesion和微生物代谢途径

为了了解同种异体移植和异种移植在珍珠贝体内诱导的免疫差异,作者对各组DEPs进行了KEGG途径富集分析,结果表明Pf_vs_Op、Pm_vs_Op和Pg_vs_Op组中DEPs的表达模式相似,三组中KEGG通路富集程度最高的是核糖体。此外,ECM-受体相互作用,局灶黏附和PI3K - Akt信号通路在这三组中也显著富集,而在Op_vs_Con、Pp_vs_Op和Ab_vs_Op等其他组中,不同环境下的核糖体、Focal adhesion和微生物代谢途径分别是最显著富集的途径。

了更好地理解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机制,作者从Pf组和Pm组的上调蛋白中提取了常见的免疫相关调控通路,并筛选了75个交叉蛋白(图A)。进一步的KEGG途径富集分析(图B)表明,富集的途径包括核糖体、阿米巴、ECM受体相互作用、蛋白质消化和吸收以及Focal adhesion,与上述结果一致。ECM受体相互作用和局灶黏附信号通路已被证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形成和免疫细胞的迁移有关。这两种途径中涉及的蛋白包括层粘连蛋白亚基β -1(LAMB1, P02469)、层粘连蛋白亚基α -5(LAMA5, Q61001)、胶原α-3(VI)链(COL6A3, P15989)、 胶原α-5(IV) 链 (COL4A5,P29400)、丝状蛋白 a (FLNA, Q8BTM8)、胶原 α -1(XIII) 链(Col13a1, Q9R1N9)、nidogen2 (NID-2, B5DFC9)、 纤 颤 蛋 白 1(FBN1)、P35555)、Src底物接触蛋白(CTTN, Q66HL2)、胶原α -1(III)链(Col3a1, P08121)。PPI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如图5C和S2所示。LAMA5是参与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关键蛋白之一。为了证实移植是否会导致Lama5蛋白水平升高,作者检测了各组Lama5蛋白水平,结果显示,Lama5蛋白水平在同种异体移植组(Pf)和异种移植组(Pm, Pg, Ab)中显著上调。除Pp组显著下调外(图D)。

4-4.png

发现与免疫排斥相关的DEPs

考虑到各组间DEPs交点代表不同移植物引起的变化,作者初步对Pf_vs_Op、Pm_vs_Op、Pm vs Pf组进行了相应筛选。作者量化了三个对照组中30个相交蛋白的蛋白水平,并以热图的形式呈现,如图7所示。Op组高表达清除率受体富半胱氨酸结构域超家族蛋白(F7J220)、钙网蛋白(P28491)和热休克蛋白HSP 90- α(Q4R4P1)。卵黄原蛋白(Q6RG02)、常规钙素(Q6TLF6)、卵黄铁蛋白(P42578)、DNA修复蛋白RAD52同源物(P43352)等在Pf组中高表达。LIM和SH3结构域蛋白Lasp (Q8I7C3)、40S核糖体蛋白S18 (Q8IT98)、HistoneH4 (P62795)、Paxillin (Q8VI36)在Pm组中高表达。通过进一步分析作者发现了一些与免疫排斥相关的蛋白质,如Laminin亚基alpha-5、热休克蛋白hsp90-α、Apha-晶体蛋白B链、真核生物翻译启动因子5A-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1-alpha催化亚基和Actinβ等。这些蛋白质在凋亡、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形成、细胞迁移和创伤愈合等多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4-5.png

用PRM对DEPs进行验证

为了验证蛋白质组学数据的准确性,将LAMA5、EIF5A、ACTB和HSP90AA1四种蛋白质的蛋白质组学数据与PRM数据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方法获得的蛋白质表达模式是一致的,表明从蛋白质组学获得的表达数据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研究结论总的来说,作者通过血清蛋白质组数据分析得珍珠贝异种移植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比同种移植更为强烈,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移植引发的凋亡相关蛋白质的变化。研究结果为珍珠贝的种间组织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机制提供了见解,并为开发新的珍珠养殖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35595-1447697.html

上一篇:Food Chem|罗非鱼肉中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对贮藏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影响
下一篇:JHM|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揭示了氟苯尼考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理学机制
收藏 IP: 171.108.199.*|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