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1010019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m101001912

博文

从金蒂实验室走出来的华人博士后

已有 5808 次阅读 2020-10-28 09:11 |个人分类:博士后研究|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金蒂实验室走出来的华人博士后

 

近日,金蒂实验室更新了实验室的网站。自从2014年,金蒂实验室移师哈佛医学院,实验室网站仅仅只有研究内容介绍而无其他信息。该实验室主要使用分子遗传学,解剖学,生理学,行为学和系统神经生物学方面的方法来理解构成我们触觉基础的哺乳动物体感神经元和中枢神经系统回路;还寻求定义疾病状态下的交感系统发展机制和体感电路功能障碍。现在好了,透露很多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可以供我们做一点实证的分析研究。

在实验室成员名单中列出了曾经的成员,有三部分,一是博士后(18人),二是博士(25人),三是技术员(9人)。

在18名博士后中已有教授五人,分别在伦敦大学学院、麦吉尔大学、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弗吉尼亚大学任教;副教授四人,分别在印度科学研究所、罗格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神户大学任教;助理教授五人, 分别在南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罗格斯大学、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任教。其余四人,分别在强生、沃尔伦研究所、昆廷教育有限责任公司、轴突公司任职。这些博士后,分布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国,主要担任美国大学的教职。

在18名博士后中,华人有四人,占 22%,他们是: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顾成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罗文琴、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郑英浩(现在已是副教授)、昆廷教育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蒋庆光。其中顾成华、罗文琴、蒋庆光三人的本科是在中国大陆受的教育,郑英浩一人的本科是在中国台湾受的教育。

顾成华本科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1994年),博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医学院(1999年),1999-2005年在金帝实验室做博士后,在2002年至2005年共发表论文五篇,其中第一作者三篇,一篇《科学》(2005,1/10),一篇《发育细胞》(2003,1/8),一篇《生物化学》(2002,1/8);第二作者一篇,《基因与发育》(2004,2/11),第四作者一篇,《神经元》(2005,4/10)。2006年1月,顾成华拿到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物系助理教授的教职,现已成为教授。

罗文琴本科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1996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99年),博士毕业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2005年),在金帝实验室做博士后(2005-2011年),在2007-2011年期间,发表论文三篇,第一作者二篇,都是《神经元》(2007,1/8;2009,1/5;);第八作者一篇,《细胞》(2011,8/11)。2011年3月,罗文琴拿下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现为副教授。

       郑英浩本科毕业于台湾国立台湾大学(2003年),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2008年),曾在翰霍普金斯医院解剖病理学住院医师(2011年)。在博士后(2012-2014年)期间,只发表第二作者一篇或许是共同一作 ,《细胞》(2014,2/6)。2014年拿下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现为副教授。若干年后,还与博士后导师合作发表一篇第五作者论文,《美国科学院院报》(2009,5/6)。

蒋庆光本科(1999年)、硕士(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于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2001 - 2008 年),博士后在金帝实验室做博士后(2008  - 2014 年 )。他在博士后期间(六年),没有发表任何一篇论文,包括合作论文都没有,似乎不可思议。

在这些博士后中,顾成华无疑是最优秀的。以我的资质与学识是无法对她的学术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判断,但我主要依据科学共同体曾经做出的评价得出的结论,大体上应该是可行的与可信的。

(1)仅仅凭借博士后的成绩(一作的《科学》论文),在助理教授初期(2006-2008年),顾成华没有发表任何一篇论文,依然获得了美国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颁发的2008年斯隆研究奖(Sloan Resarch Fellowship Award)。斯隆研究奖是1955年起每年颁发,专门奖励科学领域最杰出的年轻教授(the very best young facultymembers in specified fields ofscience),涵盖9大科学领域:化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经济学、数学、神经科学和物理学,每位获奖者将分别获得5万美元的奖金。斯隆研究奖在学术界声誉很高,著名华裔学者李政道、李远哲、邱成桐、庄小威、明国莉、何志刚等均曾获斯隆研究奖。

(2)2014年1月,顾成华用八年时间升任副教授。同年,顾成华获得了美国国家卫生总署为鼓励创新科研而设立的NIH基金先锋奖(NIH Pioneer Award)。 NIH先锋奖是2004年创办的,该奖筛选严格,来自全美的医学、生命科学界科学家提出研究计划,最后阶段录取30余名候选人,由NIH的特别遴选小组担任主考官,进行面试,选出得奖者。获奖者同时获得25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和为期五年的实验研究资助。杜克大学林海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刘钧等获得过NIH基金先锋奖。

(3)2016年,顾成华获得了首届HHMI早期学者奖(Faculty Scholars),该奖是美国三家声誉卓著的民间科研资助组织,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西蒙斯基金会(Simons)基金会和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Melinda Gates)联手创立,为帮助早期(early career)学者克服其职业起步阶段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为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青年才俊提供经费支持和科研发展保障。首届84名获奖者,获得总额8300万美元的资助,同届还有12名华人学者,包括,何琳、张锋、利民、时海松等。获奖者是在其领域做出独特贡献的巨大潜力的早期职业科学家。具有4年以上(但不超过10年)经验的早期研究人员有资格申请此竞赛。超过220个机构的教师符合条件。杰出的科学家根据其博士和博士后工作,独立研究计划的结果以及未来的研究计划,对1,400多名申请人进行了评估,并对其潜在的重大研究生产力和独创性进行了评估。五年拨款总额为60万至180万美元,包括间接费用。该奖项取决于满足捐赠组织要求的申请人及其机构,要求学者将其全部努力的至少50%用于直接进行研究。

(4)2017年10年,顾成华突破了哈佛大学“非升即走” 十年制终身轨的年限,经过约12年的努力,以两篇《神经元》和一篇Elife终于拿下终身教职(教授)。2020年2月19日《自然》在线发表了顾成华团队的重要论文《神经血管耦合的调控机制》。

现在都是医学院的副教授的罗文琴与郑英浩分别是大陆与台湾的五年制医学院本科毕业,也都可以称为MD(医学博士)。但罗文琴主要偏重于基础医学研究,而郑英浩偏重于研究感觉神经科学和感觉神经病,兼及临床医学工作。她在《神经病学年鉴》和《神经病学杂志》《新英格兰神经病学杂志》等刊物上。她获得了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NINDS)的指导临床科学家研究职业发展奖(K08)、帕萨诺基金会的医生科学家奖和美国临床研究学会(ASCI)的青年医生科学家奖。罗文琴在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一年后,就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论文,几乎以每年2-3篇的速度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论文,似乎最好的刊物就是《自然-通讯》与《神经元》。罗文琴虽然已经拿到终身教职,但以现在的成绩,要升教授还需要出高质量的成果,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罗文琴在博士后期间,两篇一作《神经元》,而没有CNS论文,其职业生涯起步明显比顾成华低。后来,也只有一篇《神经元》(2016,通讯作者),拿下副教授与终身教职。

蒋庆光结束博士后训练,2015年曾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担任过研究科学家。可以查到,蒋庆光的论文2008年几篇,那都是博士毕业前做的工作。之后再也没有论文,应该是远离学术界了!

从金帝实验室走出的博士后,主要因其在此期间(五六年内)训练获得的成绩大小,开始了差异明显的学术道路与生活轨迹。CNS论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判定指标。尽管他们在博士期间,并没有CNS论文,通过博士后的努力,顾成华的《科学》一作,郑英浩的《细胞》共同一作,不仅使他们获得很好学校医学院的教职,而且获得了美国资助青年科学家的奖项。罗文琴则是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神经元》上徘徊,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可惜,南京大学毕业的蒋庆光原本一直比较顺利,可是博士后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只好另择它途,改弦更张,或许是另一番人生道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423-1256041.html

上一篇:金蒂实验室毕业的华人博士究竟去了哪里?
下一篇:科学进步的灯塔: 李嘉诚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中心
收藏 IP: 49.77.16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7: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