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Physics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PhysicsL

博文

研究快讯 | 混阳离子和混阴离子元素演变化合物稳定性差异的起源

已有 537 次阅读 2024-6-30 10:2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gif

Editors' Suggestion

Origin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the Stability of Transmutated Mix-cation and Mix-anion Compounds

Shi-Wei Ye(野仕伟), Song-Yuan Geng(耿松源), Han-Pu Liang(梁汉普), Xie Zhang(张燮) and Su-Huai Wei(魏苏淮)

Chin. Phys. Lett. 2024, 41 (5): 056101

DOI: 10.1088/0256-307X/41/5/056101

文章亮点

阐明了三元混合离子化合物材料的热力学稳定性趋势,首次揭示了混合阴、阳离子化合物稳定性差异的内在物理原因,为设计广泛应用的新型多元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微信截图_20240630102552.png

库仑引力和离子半径对于黄铜矿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示意图。(a) ABX2型混合阳离子结构或C2YZ型混合阴离子结构,作用于带q2电荷的二价离子上的库仑力合力F32F12),由两个带q3q1)电荷的最近邻离子施加,其大小由电荷态和离子之间的距离决定。(b) 对混阳离子体系,二价阴离子两侧的阳离子,三价阳离子通常有较小的离子半径。(c) 对混阴离子体系,三价阴离子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在混阴离子体系中,库仑吸引力和尺寸的不平衡会迫使键长远离理想值,从而导致体系不稳定。

混阳离子和混阴离子元素演变化合物稳定性差异的起源

研究背景

元素演变是材料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CuGaSe2是很有前途的新型光电和热电材料,其黄铜矿结构可被视为由闪锌矿结构的ZnSe通过阳离子演变形成的(即用一个一价的Cu和一个三价的Ga替换两个二价的Zn)。虽然演变得到的混阳离子材料(如CuAlSe2、CuGaSe2、CuInSe2、AgGaSe2、AgInSe2等)很常见,但混阴离子材料却很少见,例如同为黄铜矿结构的Zn2AsBr(即用一个负三价As和一个负一价的Br替换ZnSe中的两个负二价的Se元素)就尚未见诸报道。这一令人费解的差异现象的物理根源尚不明了

内容简介

最近,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的魏苏淮课题组和西北工业大学的张燮教授,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发现通过元素演变得到的混阳离子化合物和混阴离子化合物在稳定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发现:这种显著差异的原因在于二者的离子半径与离子价态的不同变化趋势,导致混阳离子化合物可同时优化其应变能和库仑能以使之稳定;而混阴离子化合物中库仑能的减小总伴随着应变能的增加而使其稳定性较差。

研究意义和重要性

该工作解释了混合演变离子化合物的稳定性趋势及其微观机制,阐明了混合演变离子化合物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其应变能和库仑能的协同优化,为设计新型三元或多元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中国物理学会旗舰期刊

1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代表性成果一项

2

未来科学大奖代表性成果二项

3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5篇

4

高被引原创论文数量在国内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

研究快讯回顾

固态氮(λ-N2)的压致带隙收缩

利用高频时间周期驱动调控四维拓扑绝缘体的第二类陈数

应力调控下钙铁石到RP相变的原位原子尺度观测

追求量子绝热演化中速度极限和瞬时能量消耗的平衡

声表面波与量子霍尔效应的相互作用

用几何观点构造霍普夫绝缘体

由8点位原胞诱导的混合趋肤拓扑效应及其拓扑边界态局域的任意可调

基于机器学习的强耦合常数分析及其应用

PbTe纳米线中的硬超导近邻能隙

转角石墨烯畴内/畴间的局域转角分布可视化

含底强子的两体强子弱衰变

粲味拉姆达超子的电磁形状子研究

量子临界调控的量子点功率捕获

利用FAST搜寻超新星遗迹中的射电脉冲星

流匹配方法计算自由能

超流液氦表面悬浮二维电子体系的实现、表征及操控

利用实时非绝热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单分子结中的电荷输运过程

VASP2KP: 通过第一性方法计算kp模型和朗德g因子

共线反铁磁中的手性狄拉克费米子

三类Kagome结构的高通量计算及热力学稳定性评估

利用深度学习预测复杂网络的热导特性

La3Ni2O7高温超导电性的微观有效模型及密度矩阵重正化群研究

活性转子系统的局域转动阻塞和多级超均匀性

拓扑半金属磷化钼中的巨大非线性光学效应

具有超宽温域、低电流可调性的巨二维斯格明子拓扑霍尔效应

3.jpg

研究快讯87研究快讯 · 目录上一篇研究快讯 | 固态氮(λ-N2)的压致带隙收缩下一篇研究快讯 | 麦克斯韦妖和爱因斯坦-泼多尔斯基-罗森导引阅读原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263-1440346.html

上一篇:研究快讯 | 固态氮(λ-N2)的压致带隙收缩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英文刊编辑招聘启事
收藏 IP: 117.136.10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6: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