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Physics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PhysicsL

博文

CPL亮点文章 | 2020年第6期

已有 2537 次阅读 2020-6-18 07:5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1.gif

CPL2020年第6期亮点论文,敬请关注!


EXPRESS LETTER


Pressure-Induced Topological and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s in an Antiferro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

Cuiying Pei (裴翠颖), Yunyouyou Xia (夏云悠悠), Jiazhen Wu (邬家臻), Yi Zhao (赵毅), Lingling Gao (高玲玲), Tianping Ying (应天平), Bo Gao (高波), Nana Li (李娜娜), Wenge Yang (杨文革), Dongzhou Zhang (张东舟), Huiyang Gou (缑慧阳), Yulin Chen (陈宇林), Hideo Hosono (细野秀雄), Gang Li (李刚), Yanpeng Qi (齐彦鹏)

Chin. Phys. Lett. 2020, 37 (6): 066401

推荐理由

本文系统研究了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MnBi2Te4和MnBi4Te7在高压下的结构和电磁输运行为,其压力下所蕴含的丰富的物相,使其成为研究、调控多种拓扑物态和效应的理想平台。

原文链接

PDF

HTML

微信图片_20200618014721.jpg


EXPRESS LETTER


Water-Mediated Spontaneously Dynamic Oxygen Migration on Graphene Oxide with Structural Adaptivity for Biomolecule Adsorption

Yusong Tu (涂育松), Liang Zhao (赵亮), Jiajia Sun (孙佳佳), Yuanyan Wu (吴园燕), Xiaojie Zhou (周晓洁), Liang Chen (陈亮), Xiaoling Lei (雷晓玲), Haiping Fang (方海平), Guosheng Shi (石国升)

Chin. Phys. Lett. 2020, 37 (6): 066803

推荐理由

首次实验发现,常温下水分子诱导氧化石墨烯界面氧化官能团自发的动态迁移,并展现对生物分子吸附响应的结构自适应性;理论证实了氧化官能团迁移的反应路径,表明水分子吸附致使其动态迁移中C-O键断裂/形成的反应能垒低于或相当于液态水中氢键能量。

原文链接

PDF

HTML

微信图片_20200618014724.jpg


EXPRESS LETTER


Fermionic Analogue of High Temperature Hawking Radiation in Black Phosphorus

Hang Liu (刘行), Jia-Tao Sun (孙家涛), Chenchen Song (宋晨晨), Huaqing Huang (黄华卿), Feng Liu (刘锋), Sheng Meng (孟胜)

Chin. Phys. Lett. 2020, 37 (6): 067101

推荐理由

黑洞的霍金辐射至今尚未被人类观测到,一个原因在于其极低的辐射温度(nK量级),甚至在多种基于流体、光学的模拟体系也是如此。本文首次提出一个在实际固体中使用光控拓扑能带转变来实现费米子的类霍金辐射的方案,辐射温度高达1-10 K,大大增强实验观测的可能,为深刻理解霍金辐射的起源,以及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相结合的途径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原文链接

PDF

HTML

微信图片_20200618014727.jpg


EDITORS' SUGGESTION


High-Pressure Synthesis and Thermal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Polycrystalline BAsx

Lei Gao (高磊), Qiulin Liu (刘求林), Jiawei Yang (杨佳伟), Yue Wu (吴跃), Zhehong Liu (刘哲宏), Shijun Qin (覃湜俊), Xubin Ye (叶旭斌), Shifeng Jin (金士峰), Guodong Li (李国栋), Huaizhou Zhao (赵怀周), Youwen Long (龙有文)

Chin. Phys. Lett. 2020, 37 (6): 066202

推荐理由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功率器件等众多领域中,如何实现对热的快速传导与输运是极具挑战的技术难题,高热导率材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立方BAs被认为是一种稀有的可媲美金刚石的高热导率材料,但由于组成元素易氧化及挥发性,多晶BAs的合成一直踌躇不前。本工作利用高温高压制备技术的独特优势,通过对合成过程中温度、压力、元素比例等参数的调节,成功制备出具有高反应转化率的多晶BAs块体材料。研究表明材料初步显示出高热导率特性,为未来进一步制备高纯高质量多晶BAs块体材料指明了方向。

原文链接

PDF

HTML

微信图片_20200618014729.jpg


EDITORS' SUGGESTION


Symmetry Breaking and Reversible Hydrogenation of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Sn2Bi

Xuguang Wang (王旭光), Bingyu Xia (夏炳煜), Jian Gou (苟建), Peng Cheng (程鹏), Yong Xu (徐勇), Lan Chen (陈岚), Kehui Wu (吴克辉)

Chin. Phys. Lett. 2020, 37 (6): 066802

推荐理由

化学吸附可以对材料的物理特性进行有效调控,从而衍生出很多新奇的物理现象以及应用。Sn2Bi是由金属原子构成的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奇特的双重蜂窝构型,具有独特的电子平带和近自由空穴带共存的电子性质。本文对Sn2Bi体系的氢原子吸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氢原子吸附后Sn2Bi结构的高对称性被破坏。同时,氢吸附可以有效调控Sn2Bi材料的电子结构,不但使得原本Sn2Bi导带上的平带消失,而且可以有效增加该二维半导体的带隙,使其有可能应用于硅基光电领域。

原文链接

PDF

HTML

微信图片_20200618014732.jpg


EDITORS' SUGGESTION


Time-Resolved Study of Pseudogap and Superconducting Quasiparticle Dynamics in Ca0.82La0.18Fe1−xNixAs2

Cong-Ying Jiang (姜聪颖), Hai-Ying Song (宋海英), T. Xie (谢涛), C. Liu (刘畅), H. Q. Luo (罗会仟), S. Z. Zhao (赵时中), Xiu Zhang (张秀), X. C. Nie (聂需辰), Jian-Qiao Meng (孟建桥), Yu-Xia Duan (段玉霞), H. Y. Liu (刘海云), Shi-Bing Liu (刘世炳)

Chin. Phys. Lett. 2020, 37 (6): 067401

推荐理由

本文通过时间分辨反射的方法,对112型铁基超导体Ca0.82La0.18Fe1−xNixAs2, 母体(x=0) 和掺杂(x = 0.024)进行了超快动力学研究。发现在母体中,磁-结构相变(Tms≈50 K)和超导相变(Tc≈33 K)分别出现了快和慢两种特征驰豫时间。在x = 0.024样品(Tc≈25 K)中,由于无磁-结构相变,未发现快驰豫;而在超导态中,只出现慢驰豫。这显示了快和慢两种驰豫,分别对应赝能隙和超导两种准粒子的激发和复合超快动力学过程。

原文链接

PDF

HTML

微信图片_20200618014735.jpg


EDITORS' SUGGESTION


Evidence for a New Extended Solid of Nitrogen

Li Lei (雷力), Qi-Qi Tang (唐琦琪), Feng Zhang (张峰), Shan Liu (刘珊), Bin-Bin Wu (吴彬彬), Chun-Yin Zhou (周春银)

Chin. Phys. Lett. 2020, 37 (6): 068101

推荐理由

以共价氮单键结合的全氮化合物称为“聚合氮”,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物质。聚合氮是检验顶尖极端条件实验室水平的一个试金石。最近,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雷力研究员团队在自主设计搭建的极端条件光谱实验平台上,发现了一种新型后层状聚合氮(Post-layered-polymeric Nitrogen, PLP-N),又名“熊猫氮”( panda-N)。“熊猫氮”的发现丰富了氮的P-T相图,体现了固态氮在压致解离过程的对称性破缺与路径依赖特性,对深入认识极端条件下简单分子体系的演化行为向前迈进了一步。

原文链接

PDF

HTML

科学网中文报导

微信图片_20200618014738.jpg


EDITORS' SUGGESTION


Experimental Synthesis of Strained Monolayer Silver Arsenide on Ag(111) Substrates

Shuai Zhang (张帅), Yang Song (宋洋), Hang Li (李航), Jin-Mei Li (李金梅), Kai Qian (钱凯), Chen Liu (刘晨), Jia-Ou Wang (王嘉鸥), Tian Qian (钱天), Yu-Yang Zhang (张余洋), Jian-Chen Lu (卢建臣), Hong Ding (丁洪), Xiao Lin (林晓), Jinbo Pan (潘金波), Shi-Xuan Du (杜世萱), Hong-Jun Gao (高鸿钧)

Chin. Phys. Lett. 2020, 37 (6): 068103

推荐理由

由于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特殊结构,应力对其物性有较大影响。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高鸿钧院士团队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银单晶衬底制备了带应力的二维原子晶体——砷化银。砷化银与衬底存在晶格失配,导致了单轴应力和一维莫尔条纹的出现。同时,衬底和应力对砷化银的能带结构也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原文链接

PDF

HTML

微信图片_20200618014741.jpg


往期编辑推荐

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的高压原位研究

金属的油腻表叔——找到了

量⼦共振搜索

热力学量子物质中的虚时间晶体

面向稳态托卡马克聚变堆改善高极向比压等离子体约束性能的新途径

利用光镊中的史特恩-盖拉赫分裂实现单个原子量子运动态的高保真微波操控

高压冰相图-基于稀有事件刻画与离子动力学特征的新理解

高压超快动力学:压强诱导的声子瓶颈效应

准一维反铁磁绝缘体TlFeSe2的压致金属化与结构相变

高维纠缠的渐近锁定层析

离子控制石墨烯和聚合物基底上的咖啡环效应

纳米力学人工晶格中的相干传输

热拉拔金属玻璃微丝的“年轻化”效应

钛酸锶衬底上铅岛电子相互作用的调控

大面积拓扑外尔半金属WTe2薄膜中的SdH量子振荡

量子纠缠谱的临界标度

分子级电荷门对C60单分子晶体管中的非常规效应

基于自旋极化的可控自组装方法

由11个固体自旋比特组成的量子寄存器的哈密顿量表征

稠密氢的液-液相变及金属化过程的“全量子”精确模拟

AlCuFe准晶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

单层T-Graphene的超导及其合成路径

蛋白质折叠时间加快的量子理论

溴化氢压致分解中的新发现—溴的非公度结构

金刚石对顶砧中NV中心实现的高压原位磁测量

FeSe等层状材料的氢化和超导调控

超导FeTe薄膜的二级临界状态的观测

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的实验实现

Bi2212高温超导体中发现费米面依赖的超导能隙

利用机器学习提高助熔剂法生长单晶的成功率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NbTe2中的超导电性和费米面各向异性

拓扑超导体(Li,Fe)OHFeSe磁通中心马约拉纳零能模的量子化电导

新型单层二维原子晶体AgTe

新量子自旋液体候选材料Cu3Zn(OH)6FCl

稀土硫族化合物:三角格子量子自旋液体材料的大家族

量子绝热算法和量子线路算法一样强大

层状氮化物MNCl (M: Hf, Zr)中电场诱导的稳态超导电性

自旋三重态超导电流产生自旋转移力矩的实验证据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层结构的实验实现


CPL Express Letters栏目简介

为了保证重要研究成果的首发权和显示度,CPL于2012年6月开设了Express Letters栏目。此栏目目前已发表国内外著名物理学家的优秀论文87篇,平均发表周期约一周。截至2019年底,平均每篇被引用约15次,已经在国内物理学界建立起良好口碑与声望,来稿数量不断增加。


CPL高被引论文数量统计

JCR统计数据表明,CPL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在中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迄今为止,

   有1篇引用超过1000次,

   有2篇引用超过500次,

   有8篇引用超过200次,

   有26篇引用超过100次,

   有108篇引用超过50次。

3.jpg

阅读原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6263-1238326.html

上一篇:研究快讯 | 本征磁性拓扑绝缘体的高压原位研究
下一篇:研究快讯 | 氧化石墨烯的全新认识:水分子吸附可致氧化石墨烯常温下转换成自发动态共价材料
收藏 IP: 46.223.16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