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观点如果与主流/权威观点相左,这时就需要十分的慎重。通常来说,应该聚焦,进行单点突破,说通说透,如果论证不充分,则不如不说。
——这里,我想先聊聊经济思想史上关于“论战”的话题。
经济思想史上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论战”。
西方经济学其实一直是在不同学术观点的持续“论战”中才得以逐步成熟起来的,比如:早期的大卫·李嘉图与马尔萨斯之间的多次论战,后来的古典学派与边际学派之间的论战,芝加哥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论战,奥地利学派与凯恩斯学派的论战,等等。正是因为存在这些不同学说观点之间的“论战”,才让经济学这门18世纪下半叶才开始出现的新兴学科得以“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壮大。
——其实,马克思也是十分看重“论战”的,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来的辩证法,其初始的形态即是一种基于两个相互对立的观点之间的辩论而产生出新知识的方法,简单理解,也即是通过辩论来求证真知或新知的方法。马克思的《资本论》,有一个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小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这里用的是“批判”,带有他那个时代与他个人的鲜明特色,当代的经济学“论战”,可能用“商榷”或“探讨”会更为适合些。
经济学的发展特别看重“论战”(也即思想市场的建设),可能与经济学自身的两个典型特征有关。首先、经济学不是硬科学,其规律不是硬规律,它的规律性往往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与战争学有些类似)。其次、经济学的理论很容易过时,一旦环境超出了某一经济理论的“管辖范围”,该理论就很快“过时”了。这两个特征,让经济学显得有些“飘忽不定”,如果没有足够的洞察力与辨识力,你根本无法知道哪一个经济学理论是真理,但这或许也正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经济学的分析与研究,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应特别注意不要落入“机械思维”与“标准答案”陷阱,比如,看到某个理论家说存在50-60年的周期率,就认为该50-60年周期是铁律。经济理论通常都是源于对某一经济现象的事后解释,是对该经济现象的某种合理推测与还原,不同的视角与不同的立场,其解释的思路与结论通常也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在真实的经济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一因多果”、“一果多因”的复杂关系,在相关的应对思路与政策建议上也必然会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一题多解”的情形。
在经济现象中,其规律,也即必然性,通常会有多种呈现形态,因果必然只是诸多规律中的一种,还有大量的规律是以诸如条件必然、时序必然、逻辑必然、大数统计必然的形态存在的(不限于此),比如在条件必然的情形下,只要相关条件具足,结果就会自然出现,所以,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基于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固然很重要,但比预测更重要的是行动,不去积极行动,不去积极营造有利于产生积极结果的内外部条件,情形是很难自然变好的。
——中国的经济学亟需要培育一个能够有效“论战”的学术环境,但中国的多数学者似乎已经把当年稷下学宫“百家争鸣”的本领给忘了,感觉中国很多经济学人已经不太习惯或是已经不怎么知道如何进行“优雅”而“有效”的“学术争鸣”了,一“争鸣”,就很容易滑向“攻击”的方向。
对经济学的发展来说,这是个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