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kesheng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keshengming

博文

中国科学家连发3篇论文,分析新冠病毒感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精选

已有 6916 次阅读 2020-3-7 22:21 |个人分类:小柯生命|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020年3月6日,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等机构的3个团队,在期刊和预印本网站发表3篇论文,根据临床数据,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新冠病毒感染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新冠病毒损伤心脏?

 

2020年3月6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翔、马依彤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金盈等研究人员在《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上发表一篇评论文章,题为“COVID-19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对新冠病毒感染与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与2003年SARS-CoV相比,新冠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

 

尽管COVID-19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一些患者有严重的心血管损害。


此外,一些患有基础性心血管疾病(CVD)的患者可能会增加死亡风险。

 

新冠病毒感染是由病毒的刺突蛋白与ACE2结合引起的,ACE2在心脏和肺中高度表达。


伴CVD的患者病情更为严重,可能与这些患者中ACE2的分泌增加有关。

 

MERS-CoV和SARS-CoV均会引发急性心肌炎和心力衰竭。


此前的一系列研究表明,COVID-19确诊患者中有一部分发生心肌损伤,且一旦发生心肌损伤,大多被送入ICU。


经检测,ICU患者心肌损伤的生物标记物水平明显高于非ICU患者。 

分析原因,ACE2相关的信号通路可能在心脏损伤中起作用。


其他心肌损伤机制包括1型和2型辅助性T细胞反应不平衡引发的细胞因子风暴,以及由COVID-19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和低氧血症,导致心肌细胞受损。


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具有SARS-CoV感染史的患者脂质代谢失调。但SARS-CoV感染导致脂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的机制仍不确定。


鉴于新冠病毒与SARS-CoV具有相似的结构,这种新型病毒也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慢性损害。

 

患有合并症的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的老年人。


此外,如果感染新冠病毒,则CVD患者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症状。


因此,CVD患者占COVID-19死亡的大部分。

 

感染新冠病毒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


当ACS患者感染新冠病毒时,更容易发生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这些患者的病情突然恶化甚至死亡。

 

COVID-19治疗期间与药物相关的心脏损害亦值得关注。许多抗病毒药物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或其他心血管疾病。

 

总之,新冠病毒被认为可通过ACE2感染宿主细胞,从而导致COVID-19,同时也导致心肌损伤,尽管具体机制尚不确定。


CVD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预后不良。因此在治疗COVID-19时应特别注意心血管保护。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9-020-0360-5

 

临床数据并不支持

 

2020年3月6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青课题组在预印本平台SSRN上发表了一篇《柳叶刀》预印本文章,题为“SuspectedMyocardi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sufficient Evidence fromFront-Line Clinical Observation in Wuhan”,认为COVID-19患者存在疑似心肌损伤。

 

(注意:预印本网站SSRN上的所有论文均未经同行评议。)

 

 研究组着眼于心脏的状况,力求提供证明心肌炎和心肌损伤是否由COVID-19引起的第一手证据。

 

研究组回顾性收集了112名COVID-19确诊患者与心脏有关的临床数据。


这112名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0岁,其中57名(50.9%)为男性。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脏功能和腔室大小均在正常范围内。


重症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峰值较高,死亡风险相对较高。


14例(12.5%)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且死前7天内心脏肌钙蛋白I达到峰值。

 

总之,从临床观点和武汉市的一线数据分析来看,不足以支持新冠病毒直接引发心肌损伤。

 

心脏标记物的升高因继发性和全身性后果而引起,可被视为患者近期不良临床结局的警告信号。 

论文链接: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48760

心血管疾病伴COVID-19预后不良

 

2020年3月6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张家铭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袁晋青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Associationof Cardiovascular Manifestations with In-hospit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COVID-19: A Hospital Staff Data”,对心血管疾病表现与COVID-19患者住院结局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注意: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的所有论文均未经同行评议。


迄今为止,有关COVID-19院内感染以及非重症转化为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的临床数据仍然有限。

 

为了解释心血管疾病表现(CVM)与COVID-19病例院内结局的关系,研究组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单中心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并分析了2020年1月15日至1月24日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治疗的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数据。

 

这41例患者中,医务人员占80.5%,因接触患者而引发的院内感染占87.8%。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9.1岁,合并症比社区人口少。

 

COVID-19病例中3个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82.9%)、肌痛或疲劳(80.5%)和咳嗽(63.4%),95.1%的患者为非重症。


CVM的患者和无CVM的患者分别占58.5%和41.5%。

 

与无CVM的患者相比,CVM患者的基线淋巴细胞计数更低,入院期间至少一次咽拭子呈阳性的比例更高,接受氧气支持也更多。

 

CVM组患者的院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0%,显著高于无CVM组(23.5%)。


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COVID-19患者伴CVM与院内不良事件非独立相关。

 

总之,大多数COVID-19医务人员为医院感染,病程不严重。有CVM的患者比无CVM的患者遭受更多的院内不良事件,但非独立相关。 


论文链接:
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2.29.20029348v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3233-1222312.html

上一篇:新型蝙蝠冠状病毒研究揭示新冠病毒重组起源
下一篇:《柳叶刀》:新冠隔离不能松,警惕秋季又一个高峰
收藏 IP: 120.243.155.*| 热度|

2 黄永义 曾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