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fycyy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xfycyyhang

博文

学术环境与学术先导性 精选

已有 7438 次阅读 2016-5-23 13:0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学术交流, 优化学术环境, 学术导向

学术环境与学术先导性

高峡

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发布,借此之机,谈点个人的认识及对科协工作的建议。

一、科学大国的科学活动与发展出现畸形,优化学术环境成为创新引领的迫切需求

近一二十年中国科技形态有一种现象:一方面科技在一些硬要素的刺激下,出现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研发人员世界排名第一,科研经费与科学论文出现非凡的增长势态另一方面科技体制机制障碍依然重重,科技人员创新活力难以充分释放,学术诚信危机凸现,学术道德滑坡,学术环境饱受诟病,可以说我国科学活动与发展已现扭曲形态

科学形态的畸形孕育着危险,对创新构成威胁。问题还在于,一些新闻媒体,包括国家一级的媒体,在报道科技发展形态时,往往将科技成就与学术诚信危机割裂开来,说成绩时全都是好,一片光明;说问题时全都是劣,无一是处。是否可以说,媒体对科学生态认识水准低,也是造成科技形态畸形的原因之一。若此,优化学术环境不仅与政府科技宏观政策制定有关,与科技界自身有关,还与媒体的宣传有关。这后者是个大题目,非本文所能及。在此还是谈一谈我们自身的问题,毕竟优化学术环境的主体与内动力还在科技界。

《意见》的意义:《意见》视野开阔,将科学活动与发展涉及到的物质、制度、精神这三个层次的要素,集中在一起,关联、协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制定了规则。这些关联的要素主要包括,政府科技宏观政策制定、科研院校科研管理与办校模式、学术团体自主性发挥、学术交流学术民主氛围培育、学术诚信制度建设、人才成长模式的转型,这对中国科学活动与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首次将“鼓励学术争鸣和质疑批判”等科学文化元素纳入政府文件,意义重大。虽然民间已经呼吁了多年,但得到官方的认可,那还是一次不大不小的转折。这是否意味着,跟随西方科学发达国家几十年的中国,从《意见》颁布开始,科技领域从过去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科技项目为硬核,首次扩展进入了重视科技术项目同时,重视学术环境和科学文化,具有科学价值观调整的意义。因为当下科技创新已经更多地依靠学术环境和科学文化的优化了。我们期待,中国科学踏入这一科学处女地之后,更多的“科学大陆”将会被发现,被“体制机制症状”附身的科学肢体随着新机制的导入更健康,科学大国向科学强国步伐的迈进更稳健。

二、学术环境的认识有待深化

(一)什么是学术环境

优化学术环境概念的提出,将使人们不停地追问什么是学术环境。

去年我在《学术交流与学术环境研究》一文中提出学术环境定义:学术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学术组织所特有的影响甚至决定学术单元、科学单元独立见解、自由表达以及科学活力的各种机会、激励机制、纠错机制的一系列因素总合。它是关于科学活动的物质文化、体制文化与科学文化的集合体。良好的学术环境是科技创新国家的基本形态之一。

现在用一个具体的例子为学术环境定义作补充,以百度介绍的物理学界非常著名的“哥本哈根精神”为例。

1922年,丹麦科学家玻尔应邀赴德国哥廷根讲学。玻尔每次演讲之后,总要给大家留出讨论、提问的时间。有一次,年仅20岁的大学生海森堡,对玻尔的一些看法提出了强烈的异议。玻尔一眼就看出,这些异议是经过仔细研究后提出来的,于是,他在当天下午就邀请海森堡到附近山区散步,以便对问题作深入讨论。讨论中,玻尔既肯定海森堡的很多想法,又十分坦率地谈了自己的认识过程。最后,玻尔邀请海森堡到哥本哈根工作一段时间。后来海森堡回忆说:“我真正的科学生涯是从这次散步开始的。”当时还有一个比海森堡大一岁的青年人泡利,也对玻尔的讲学提出过尖锐的批评。

玻尔认为,他到哥廷根讲学的最大收获就是遇到了这两位有才华的青年人。玻尔也邀请泡利访问哥本哈根。玻尔让他评论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并高度评价泡利的作用。虽然研究所里很多人都怕泡利,但是,逐渐地大家都开始珍视泡利的批评。泡利离开哥本哈根之后,研究所的人都将泡利的每次来信看作是一件大事,在所内广为传阅。

玻尔、海森堡、泡利之间的合作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形成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核心,使丹麦这个“人口不到500万的一个小国,出现了与英、德齐名的国际物理中心,一直被许多物理学家誉为‘物理学界的朝拜圣地’”。 近日,看到《科学网》一篇博文:《物理学家们的“哥本哈根精神”》,笔者从中提炼出与学术环境相关的论述共同分享:

科学研究是无法被引导的,而是由环境培育的。

学术独立性的培养包括鼓励在工作及余暇时间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学术氛围和社会氛围,这种轻松的氛围甚至超出了科学讨论的范围。应当意识到,一些科学家身上有时像孩子那样好奇,从而做出某些幼稚行为是他们对科学好问精神的一种必要表达,人们也就不会对此加以阻止了。

许多曾在玻尔研究所工作过几年的物理学家,把研究所里十分轻松随便的氛围追述为哥本哈根精神的核心要素。

现在“哥本哈根精神”这个术语用来指工作氛围和风格,一种研究问题的普遍进路和人们追求自己研究的自由,这种自由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动力需求。现在一些物理学家认为,哥本哈根交流科学(或非科学)理念的最普遍和最有效的语境不仅是正式的讲座和讨论会,还包括非正式聚会、私人讨论,甚至还在旅行游玩期间。这些交流与讨论成为他们经历中特别令人喜欢的记忆,成为哥本哈根精神最有价值所在。

此时笔者回想起,类似于哥本哈根精神的认识在我们中国也有,比如《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以及我国好几位著名科学家对他们曾经历过的良好学术氛围的回忆,其中就包含有良好学术环境的要素。

近日看到《科学网》新闻报道,为使远离城市、生活不便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来、留住人才,他们在科研上做“减法”:工资固定,不跟工作业绩挂钩;考核简化,实行长周期评估;约束减除,“只管做好自己的科研”。在生活环境上做“加法”:在住房、孩子入园、免费交通及运动设施上,想方设法让大家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在科研环境方面,组织青年学者出国学习,为专家配备充足的人员和经费,努力打造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每周举办一次国际学术报告会,经常举办青年学术论坛和午餐交流会,使这个“独特的科学岛,充满了活力”。这些探索对良好学术环境的构筑是有益的!

哥本哈根精神可归属于科学精神、科学文化。但科学精神、科学文化给人的印象总是严谨严肃紧张的,这与我们想象中的宽松的学术环境似乎有很大的距离。其实,在西方科学文化中,科学精神(包括哥本哈根精神)与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同质的、同一的,是紧张严肃与宽松活泼的统一。哥本哈根精神被传记作家穆尔等人定义为“高度的智力活动、大胆的涉险精神、深奥的研究内容与快活的乐天主义的混合物”,是“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中“工作着”才会是美丽的。

为此,笔者还可以将哥本哈根精神定义为:通过活泼、欢快、无拘无束、和蔼可亲的方式,创造一种大胆探索,激发兴趣,使紧张繁忙的科研工作变得轻松的一种学术氛围。

作为学术环境的一个实例,哥本哈根精神值得我们借鉴。

(二)关于科协的学术导向性

在国家确立优化学术环境这一国策之时,有必要重提学术团体的学术性,或称学术导向性。

科协与学会的学术性在二、三十年前就曾被提出过,现在之所以再提,是因为笔者感到,这些年学术性被怠慢了。《意见》中提出“导向机制不完善”,要“健全导向机制”,对科协而言,核心是学术导向的机制不完善、不健全。本来科协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学术性、学术导向性,这是科协服务于社会和科技工作者的根本属性。然而这些年,这个重要属性边缘化了。为什么科学大国的形态不健康,为什么科协与科技群团长期以来能力不适应形势的需要,为什么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形象不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学术导向性软化、萎缩。优化学术环境,当然有政治导向问题,但关键是学术导向。政治方向确定之后,学术导向就是决定性的。

科协的学术导向性,可对应高层文件中规定的先进性。我们知道,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是高层文件规定的科协的三个根本属性。不过,我更喜欢用学术导向性来解读先进性。从科协的视角看,学术导向性较先进性更贴近学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思维习惯,更贴近科学的社会功能。

学术导向性是科技群团自信的源泉。科技群团有推动科技创新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科技群团的政治性,来自于科技群团的群众性,根本的来自于科技群团的学术导向性。科技群团之所以具有优化学术环境的能力根本的也在学术导向性。历史上,曾经有科学价值观被政治价值观代替的情况,但没有那一次有好的结果,“代替”的结果是一损俱损;也曾经有科学价值观被忽视的情况,忽视的结果是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学术导向性是科协服务社会的根本。近二十多年,我国科研环境、学术环境持续不良,忽视学术性、学术导向性是其产生的认识根源。什么叫学术性?学术性有三方面的含义:一、强调有系统的较专门的知识学问;二、强调学术思想和清正学风。三、强调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争论中的质疑、争鸣,对科学发展具有促进和先导性作用。然而现实环境中,一是功利引导过度而学术性引导不足,二是在学术交流中摈斥争鸣、质疑、批判的科学元素,这不仅助长了不良学风的恣意横行,也是丢失、软化学术导向性的结果。现在让学术性、学术导向性回归,就是让学术性更好地服务于优化学术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学术团体自主性发挥、更好地服务于学术交流学术民主氛围培育――

学术导向性还是科协“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取之不尽的源泉。我国公共服务产品较缺乏,用流行话来说就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侧不足,如科技评价评估等。发挥科协优势,使市场的巨大需求变成内动力,就需要科协创新学术导向机制、创新学术导向方式方法,改观科技评价评估供给不足的状况。又如,每个科学大国都有如同玻尔一样的学术激励者与核心,他们的特殊能力是提出各种独立思想,而不是委派具体工作。他们带领的科学单元也往往成为科学家向往的圣地。这些科学精英能起到学术引导和凝聚点的作用,其中不受教学或行政压力的限制是重要的外部条件。这样的学术激励者与核心,在我国有钱学森、周光召等,他们的激励、引导、凝聚作用表现形式多样,其中有一点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特别缺乏的,那就是他们带头并鼓励在学术交流中理性地质疑与批判。他们认为质疑与批判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而是科学发展的大问题。

科技群团因具有学术导向性而受到社会青睐。增强学术导向的自信,充实学术导向的内涵,完善学术导向的机制,是摆在科协面前需要深化认识的重要问题。

现就充实学术导向的内涵与机制问题谈两点建议。

三、对优化学术环境的几点建议

(一)对科协、学会干部强化系统学习的建议

当今科协与学会干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学习。不可想象,一个学术性的组织,它的枢纽却缺乏学术氛围。科协与学会干部是学术群团组织的枢纽,在日常工作中,它联系着几十个、上百个学会,联系着大量学者,其中不乏学术精英与学术带着人,参加他们的学术活动、科普活动,人家往往视你为科协派来指导工作的,请你讲话。如果你只讲官话、大话、套话,你如何使团体与会员信服?如果你既不讲话,也不参加他们的学术活动,你如何为他们服务?据笔者长期科协工作的体会,科技群团活动似乎是一座座高山,不掌握群团活动规律,那么你与他们之间就隔着一堵墙。80年代我在科协学会部工作,由于知识贫乏、能力欠缺,工作中的窘态至今感到难为情。如此策划组织的学术活动、科普活动,有什么指导性而言?为其服务也成为无本之木。

当今社团管理、科学评价、智库建设、优化学术环境等不断创新科协工作领域,“本领恐慌”比较突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科协机关干部普遍学术底蕴不足,难以完胜创新挑战。让科协机关干部增添学术底气的有效机制在学习。首先是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这几乎是空白。建议上级科协选定有关科学管理方面的书籍、文章,比如在科学史、科技群团史、科学学、自然辩证法、科学传播学、科学文化、科学评价评估方法、智库建设等方面的教科书、专业书籍、文章中选定一些章节、资料,作为科协、学会干部必读或选学的参考书目,纳入科协干部培训计划,每年一次组织笔试和面试,作为青年干部提拔参考,也可作为省级科协优秀青年干部选拔到中国科协任副职的参考。

在发挥学术团体自主性和有序承接政府部分职能双重机制作用下,建议中国科协发展战略着手研究成立中国科技群团学院的可行性,并尽早启动科技群团学院筹备工作。尽快在国家重点高等院校设置科技群团专业,结束我国科技群团“专业”为零的历史。现代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科技群团这一块。尽快培训高素质科技群团干部,提升科技群团干部教育培养的档次与水平,应当成为优化学术环境建设中一项迫切任务,使科技群团干部与全国科学管理干部共浴科学大国的雨露阳光。

就日常学习的效果而言,科协、学会干部自主学习超过上级强制性规定。在我的学习经历中,《科学网》对我的影响很大。在《科学网》上学习科学知识,实名开博,并与博主们讨论、提问、互动,增添了我的学术底气,从而让人勇气大增。《科学网》知识更新快、讨论无拘无束、互动方便及时、主观选择性和掌控性高的特点,使其在海内外华人科技工作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影响力非凡。浏览《科学网》对保持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是科协干部学习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一个很好平台。

(二)对中国科协网站的建议

中国科协网是科协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传播科学文化、科协文化的重要平台,是了解科技工作者意愿、反映科技工作者诉求以及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的重要渠道,是科技群团干部非正规学习的重要阵地,在优化学术环境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立完善科技工作者反映诉求、发表学术见解的机制。由于新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交流迅速、传播快速高效的巨大优势,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包括国家级媒体的普遍传播平台。结合科协的实际,在新媒体建立科技工作者反映诉求、发表学术见解的平台,应当成为中国科协网站的价值取向。至今中国科协网站关闭着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的入口平台,这对科技工作者是绝对的贬值。《科学网》之所以吸引众多科技工作者的眼球,首先在于它具有自由表达学术见解和各种建议的宽广渠道。中国科协网站舍弃科技工作者反映诉求的最便捷通道,让他们自寻出路,自寻新媒体,使相当一部分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技群团工作者的创新能力难以充分展示。当然,中国科协具有听取科技工作者诉求的一些渠道,这些渠道也很有价值。但在新媒体普遍应用的时代,中国科协不可不跟进。建议中国科协网开设博客、微博、微信,特别是开设博客,为科技工作者反映诉求、发表学术见解提供平台,为学术团体及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互动、争鸣、质疑提供服务,使中国科协网成为科协人及科技工作者的“厚网”。

构建“身边科学自己写”的科学传播模式科学工作者从事的科学对社会有没有影响力,是作为群团组织的科协需要加以引导的。建议中国科协网站向广大科协、学会专家(包括科学管理与科学研究专家)发出约稿函,构建“身边科学自己写”的科学传播模式,让科学家、科学管理专家与大众交流他们的工作,使越来越多公众阅读科学,认识科技工作者,“近水楼台先得月”做大众媒体难以做到的事。建议与中国科学院、科学网及国内众多高校深入合作,采访顶尖科学从业者,更深入地与科学家对话,汇聚更多更优秀的科学写作者,让信息在科学家和公众之间充分地流动起来,用科学信息的流动优化学术环境,用科学信息的流动冲破封闭与盲从,将中国科协网站塑造成科学世界中影响力广泛的科学媒体之一。

我们期待,科协能以优化学术环境的良好业绩创新形象于科技界。

2016年2月24日稿

注:受《科协论坛》之邀而作。发表于该刊2016年第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292-979167.html

上一篇:穿越幽州峡谷
下一篇:近十年学术交流研究脉络 ――一个政策建议被采纳的故事
收藏 IP: 213.230.78.*| 热度|

13 许培扬 王从彦 李东风 王毅翔 王洪吉 陈南晖 孙学军 黄永义 武夷山 蔡小宁 罗祥存 白桦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