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fycyy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xfycyyhang

博文

学术交流在科学逻辑中的价值 精选

已有 5561 次阅读 2023-9-10 06:10 |个人分类:学术交流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交流在科学逻辑中的价值

在人类探索自然世界的科学智力竞争中,科学发现与科学假说普遍被认为是科学的源头。人们常说科学源于发现,这毫无疑义,其实科学假说也是科学的发端,对这一点似乎还不那么理直气壮,其实由于提出科学假说而促使科学家努力作出新发现的实例比比皆是。提出科学假说后被证实而获诺贝尔奖者不在少数

科学假说与学术交流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科学家一旦向科学共同体提出科学假说,便身不由己地进入了学术交流环节。也就是说,科学发现、科学假说都学术交流相互纠缠在一起,原是分不开的东西。科学史上,不存在没有学术交流的科学发现,一旦科学家向社会公开科学发现,便打开了学术交流之窗。由此,科学发现与学术交流充满了科学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只有看到科学这两个环节,才能正确地了解科学界的行为和科研本身的过程,才能够认识科学家在这个无休止斗争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丰满。前者是满足于科学家发现自然界如何行为的定律,后者是科学家必须识破这些定律发现它们的内在理由的方式。如此科学形成如下底层逻辑:科学发现或提出假说——揭示原理或找到证据————形成科学理论,完成科学的一个链条。在完成这个科学链条的全过程中,学术交流从始至终从不缺席。学术交流并不停留在探讨自然原理上,还有更多的东西,这多出的东西便是科学精神——求真求实、质疑批判精神,构成科学更本质性的东西——科学文化。总之,科学发现与学术交流组成了科学认知的全过程。完成这两个环节后的科学认知便汇入知识海洋,使科学认知获得了一个短暂沉寂期,而短沉寂期又为新一轮范围更大的科学探索开辟了新边界。如此循环,没有终止。科学只允诺进行时,而拒入完成时。科学一旦碰触完成时便立即抽身,回归它以探索为宗旨的本行。

对前一个环节论述的比较多了,而对后一个环节,即学术交流作为科学源头人们仅做了十分少的一点研究。

学术交流作为认知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交锋与探寻,就是要找到认知的不完整、不清楚甚至多处断点。有断点意味着有创新发展优势,断点越多,创新发展优势越明显。一般来说,找到断点,将科学链条越拉长越好,但前提是,这个链条的增长必须以异质性思维增加为基础。链条增长,关键是要增加非重复性认知科学家的数量。如果介绍给你同样的人、提供给你同样的学术信息,他们就成为多余,却不会使科学链条增长,这就造成了链条效率的低下。故而找到“断点”,“编织”完整链条,少不了学术交流这一不可多得的工具,从而使学术交流在科学链条的“编织”中占据独特的位置。在“编织”链条过程中,当事科学家并不一定清楚“断点”何在,即使科学家提出自已的“编织”见解,也无法即时知道“编织”的对错,往往需要经过科学共同体在历史的磨合中筛选、确认,结果也只能由学术交流过程去揭示。成功者不仅取决于你在链条中处于什么位置,还取决于你对连接断点、拉长链条起到什么作用。在连接断点、拉长链条过程中,没有超越学术交流之上的先知先觉,只有学术交流之中的寻找、纠错、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能为不确定性认知过渡到确定性认知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者为学术交流的贡献者。如此,学术交流需要有持不同见解的人在里面相互争鸣质疑,相互角力,推动科学探寻向前、向前、向前。这里不同见解、争鸣质疑之重要性,用的上中国一句极有远见卓识的成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它似乎为学术交流量身定制。无论“有无”(这里的“无”类似于量子力学诞生初期,学术讨论中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的“头脑实验”与“薛定谔猫”,可理解为一种科学想象力),无论“难易”,无论“长短”,无论“高下”,无论“对错”、无论“出身”- - -讨论中对与错其实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激励与启发,恰恰是对与错的交织加强了讨论的激情与动力,从而给学术交流留下深刻印象(索尔维学术会议之所以成为学术交流史的经典,不仅在于其科学家阵容豪华,还在于爆发的玻尔-爱因斯坦之争,在量子力学发展史上留下精妙绝伦的一笔)。一个优秀的学术交流系统应该能够以各种异质的、新颖的、独特的、挑战性的见地,为激活创新思维提供线索与动力。

对中国学术交流而言,更大的难点在于,不仅要为认知的“有”,更要为认知的“无”,让“有无相生”,提供更多科学想象力与大胆发言的学术空间,使学术交流高效运行,让学术交流在科学逻辑中的价值充分显现。

                                              高 峡  2023年9月10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292-1402061.html

上一篇:学术交流的激发思维与思维受激
下一篇:钱学森批评的“胆子太小”具体指的是什么?
收藏 IP: 223.72.86.*| 热度|

7 张坤 崔锦华 晏成和 冯兆东 尤明庆 檀成龙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