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00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lack007

博文

游记 | 麻栗坡植物考察 - 蘑菇篇

已有 8915 次阅读 2019-5-6 08:56 |个人分类:蘑菇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麻栗坡县地处我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交界处,北纬22°-23°之间——太阳回头的地方!该地区植被丰富,相关的科考研究却很少,牛B的朱老师说:“这里随便采到马兜铃都是新种!”小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本次麻栗坡植物考察,一览边境丰富的物种!麻栗坡游记将分为两部分,蘑菇篇和动物与感悟篇,植物部分丽江椰子的《麻栗坡植物科考》已经介绍得非常详细了。


考察队天保交易市场外合照,上官老师供图


麻栗坡植物考察 - 蘑菇篇


    3月气温尚未回升,在广州并不是一个出菇的季节,但同纬度的麻栗坡已有大量蘑菇出现,小黑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旅行能够见这么多腐生菌,甚至共生菌!


小皮伞科 Marasmiaceae


    亚热带森林最常见的蘑菇非小皮伞莫属,它们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枯枝落叶上。

马鬃小皮伞 Marasmius crinisequi

    马鬃小皮伞子实体微小,菌盖直径2-4mm,发丝状的菌索(黑色菌丝束)发达,这些菌索可以生活于活的树干或树枝上,便于马鬃小皮伞通过树冠扩散并定殖于新的营养源上;菌索密集时如同半开的网一般,可用于拦截空中坠落的枯叶或小树枝,位于地面的分解者就不能分享马鬃小皮伞的美食了。


白色的小皮伞 Marasmius sp.

    如此般白色的小皮伞在森林中非常常见,不论在黑石顶、鼎湖山还是麻栗坡都成片存在,该类群种类繁多形态相似,共同特点是群生于枝条、树杈或木屑上,像一把把小的折叠伞。由于其枯萎的子实体在雨后能够迅速复苏,他们通常是雨后最先见到的蘑菇。


Marasmius meridionalis

    相较于其他小皮伞,Marasimus meridionalis 的子实体更加微小,即便大片生长也不容易被发现,是存在感比较低的一个物种。M. meridionalis 菌盖小于3mm,中部凹陷如盘,无菌褶;偶尔只能见到菌柄。


帽形菌属 Calyptella sp.

    帽形菌也是一种白色真菌,菌柄短小,菌盖膨大呈杯状,成熟后杯口朝下如帽状。小黑是第一次在野外见到帽形菌,洁白又形似风铃的子实体煞是可爱。


毛皮伞属 Crinipellis sp.

    毛皮伞因菌盖表面被有长毛而得名,该属所有物种的子实体都相当小,菌褶白色且密集生长,菌柄相较于小皮伞要短一些。图中所摄物种在麻栗坡原始森林中及其常见,腐生于枯萎的竹枝上,其菌盖表面的长毛呈辐射状分布,像一朵朵小葵花。


小菇科 Mycenaceae



小菇属 Mycena sp.

    小菇也是森林中常见的蘑菇类群,它们的菌柄比小皮伞的粗却更易折断,大多中部空心;小菇的菌褶白色或其它浅色较为常见,菌盖也大多为浅色,是非常可爱的一个类群。


洁小菇 Mycena pura

    洁小菇颜色多变,从粉色至暗黄色。洁小菇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有辐射状条纹;菌褶白色或浅粉色,褶间细小的横脉让这个物种的结构看起来非常精巧,甚是惹人喜爱!


柔弱小菇 Mycena tenerrima

    柔弱小菇着生于枯叶或枯树皮上,菌盖乳白色有辐射条纹幼时钟形成熟后平展,菌柄细长且晶莹剔透。全株幼时被毛,真是一个毛孩子!


Phloeomana minutula

    Phloeomana minutulaMycena olida更名而来,该属腐生于树皮上,产生暗色至白色的小菇状或脐菇状的半透明子实体。属名Phloeomana由phloeo和mana组成,前者指生长基质树皮,后者指生命或者灵魂。


膨瑚菌科 Physalacriaceae


金黄鳞盖伞 Cyptotrama asprata

    《蘑菇博物馆》记载,金黄鳞盖伞全球广布,仅欧洲未见报导,着生于腐木上。菌盖表面若干小刺扭曲,尖端连在一起形成明显的鳞片,也就是鳞盖伞属盖表常见的鳞毛。


黏小奥德蘑 Mucidula mucida

    膨瑚菌科的成员都是可爱的小萌物,黏小奥德蘑菌盖晶莹剔透,且有一层薄薄的粘液,摸起来滑滑的,菌褶也是辐射对称,长短错落,小巧玲珑的!薄而宽的菌环挂在腰间,小裙子一般,易脱落。


粪锈伞科 Bolbitiaceae


粪锈伞属 Bolbitius sp.

    粪锈伞是指喜好生长在粪便及腐殖质丰富基质上的一类蘑菇,它们也如鬼伞一样,子实体生长迅速,但持续时间短暂。小黑上山之前还没有看到子实体,7个小时之后下山它的子实体就已经展开了,可能第二天一早它就会凋零了吧。


伞菌科 Agaricaceae


天鹅色白鬼伞 Leucocoprinus cygneus

    本次见到唯一的伞菌科成员就是天鹅色白鬼伞了,该属内物种子实体大都较纤弱,菌盖薄,和一些鬼伞类的物种看起来非常相似,但是它们的边缘不会液化。天鹅色白鬼伞子实体很小,纯白色,菌环易脱落,最明显的特征是菌柄基部膨大。


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


漏斗多孔菌 Lentinus arcularius

    漏斗多孔菌,也叫美味大孔菌,是香菇属一种可以食用的蘑菇。据说味道味道鲜美!漏斗多孔菌菌盖中部凹陷,背面菌孔棱形。


棱孔菌属 Favolus sp.

    棱孔菌属的特征就是子实体背面菌孔呈棱形,其实漏斗多孔菌之前也是棱孔菌属的成员,后来的分子系统将其划分到了香菇属。


硫色绚孔菌 Laetiporus sulphureus

    硫色绚孔菌,麻栗坡当地人也叫硫磺菌,是一种可食用的真菌;歪果仁叫它Chicken of Woods,说是用黄油煎熟后口感如同鸡肉。同行的肖老师挺喜欢吃这个菌,于是当天晚上,我们就品尝了一下传说中的硫磺菌!


硫色绚孔菌 Laetiporus sulphureus(下)和犹大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上)摄影自考察队的漂亮小姐姐

    硫磺菌洗干净后,撕成块状下锅。口感肉质,非常不错!


木耳科 Auricularaceae


犹大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judae

    我们常常食用的黑木耳其实是犹大木耳的一个栽培品种,野生的木耳肉质肥厚,肥而不腻,与黑木耳的口感完全不同!为什么木耳又叫犹大木耳呢?相传是犹大在背叛耶稣后内心非常愧疚,在一棵大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棵大树也随之枯萎,后来生长出了木耳,人们认为这是犹大罪恶的化生,由此称之为犹大木耳。


银耳科 Tremellaceae


银耳 Tremella fuciformis

    野生的木耳和栽培的不同,野生的银耳则与栽培品种差别不大。图中所示银耳尚未成熟,小黑第一时间都没有认出来这个是银耳ToT


炭角菌科 Xylariaceae


炭角菌属 Xylaria sp.

    炭角菌的“子实体”实际上是子座,大量微小、单个的子实体镶嵌在子座内。在子座头部还是白色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无性孢子;当这些无性孢子散开,随着有性孢子形成,子座头部逐渐变成灰色,最后呈黑色。


炭角菌属 Xylaria sp. 无性型

    炭角菌的无性型就会呈现出这种棒束孢式的结构,其上灰白色的部分就是大量的无性孢子,轻吹可随风飘动。


火丝菌科 Pyronemataceae


火盘菌属 Anthracobia sp.

    该火盘菌子实体较小,产孢盘边缘附有睫毛状的细丝,这些细毛可能有助于保护正在发育的真菌免遭虫子的破坏,也可能有助于维持孢子释放保留所需的湿度。


柔膜菌科 Helotiaceae


橘色小双孢盘菌 Bisporella citrina

    橘色小双孢盘菌子实体微小、盘状,典型的密集群生。上表面初期光滑、浅杯状,成熟后逐渐变成盘状或略圆形。整体鲜柠檬黄色,成熟后逐渐变为金黄色。


鬼笔科 Phallaceae


鬼笔属 Phallus sp.

    竹荪因子实体会释放出长长的裙摆成为鬼笔属颜值最高的类群了,大多数竹荪均可食用,唯有黄裙竹荪记载有毒。3月份能在大弄见到竹荪的蛋蛋可以说是运气非常爆炸了,遗憾的是没有看到竹荪开裙。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好多标本并没有鉴定到种,

若有鉴定错误,欢迎各位大师指出,谢谢!)




    这趟麻栗坡之行,能看到这么多蘑菇是非常惊喜的,毕竟憋了整整5个月没有出门呢!然而,没有提前准备采集标本的设备,好多标本等小黑回到学校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了,决定了,以后只要出门就得把家伙们都备足,嘿嘿嘿!


欢迎关注采蘑菇的小猴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2381-1177334.html

上一篇:蘑菇采集方法了解一下
下一篇:《蘑菇博物馆》介绍一本巨作!
收藏 IP: 121.195.11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2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