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评《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

已有 3032 次阅读 2023-10-27 08:42 |个人分类:论文评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师最喜欢的教育名言》是由朱永新编录、在2013年出版的一本书。本书内容较为简单,正文的每一页仅收录一条教育名言,全书共收录287条教育名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名言并非全部出自教育名家之口。

20231026_235053.jpg

在读人文社科论文时,经常会遇到作者引述名家的论述。有时候我也会偶尔感慨:难道只有名家说的话才有分量吗?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往往论文中仅是引用对其论述有助的名言,而至于整个名言所在的背景甚至全文的倾向,如果读者没有深厚积累,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参透的。由此造成,有些引述名人名言的论述,未必全面的反映了名人的原意。鼓励探求原文和有限精力之间的矛盾,恰恰是处在某一阶段、经验或时间有限而无法调和的。也因此,忠于作者原意、不擅改原意,成为作者需要特别注意的。

 

本文辑录了部分我在阅读这本书时稍加留意的名言,并加以评论。

因每个人的教育经历、对教育的感受并不相同,凡是评论,必有个人经历、个人经验在其中,有所偏颇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我们倾听了别人不一样的声音,让原本闭塞的世界因包容而变得广阔。

 

P15 【美】威尔·杜兰特

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评:作为老师,遇到热爱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有时候确实可以让自己眼前一亮,但远不如读论文、专著更能让自己发现自己无知。比论文、专著更让自己无知的,是一脚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而现在有些学生,不是让老师发现自己无知,而是不断刷新老师的下限认知。

 

P17 【美】约翰·杜威

我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评:因这句话翻译的不够信达雅,也不清楚这句话原文出自哪。于是顺手搜到了John Dewey的这句话“Education is a social process. Education is growth. Education is not a preparation for life; education is life itself”,另一句类似的话是“Education is not preparation for life but life itself”,至于这两句是不是杜威的原话就不清楚了。后半句可能翻译成“教育即生活”,会更富有哲理趣味。

 

P30 【英】约翰·洛克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评:基本不认同这个观点。狭义而言,目前学校提供的是基于相同标准、相同质量的教育。而人类的喜怒哀乐,并非全部由学校教育造就。学校教育起作用,但并非起所有作用。

 

P32 【美】马丁•路德•金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评:基本认同马丁•路德•金的理念,教育可以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但需要增加一个前提:提供给公民的教育应符合人类社会的公有价值取向。那些不符合人类文明的教育,有可能会毒害人的心智。

 

P33 【东汉】许慎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

评:这句话在不同版本中的表述略有差异。

上半句有点强调让学生去模仿的意思,因此,不够精确。学生确实可以模仿老师的一些“教”,但诸如思维这种复杂的认知活动,未必可以完全效仿。

下半句有点强调道德教育、教人向善的意味。实际上,真正教人作恶的老师可能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老师教育学生做道德高尚的人、多做好事,但至于学生是否能做到,就不得而知了。至于有些老师自己是否能做到,有时候也是个未知数。

两句话连在一起,有人说强调了老师要做好道德榜样乃至方方面面的榜样。道理也许是对的,但即便对于“万圣师表”的孔子,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方方面面都是榜样。所以,道理也许是对的,但是如何更可行呢?

 

P38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学习中等,按学校的标准,我算不上是个好学生。不过后来我发现,能忘掉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剩下的才是教育。

评:我严重怀疑这可能只是截取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根据这句话有可能会误解爱因斯坦的愿意。随手检索一下,知乎当中有个帖子叫“怎么理解 爱因斯坦说的:‘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博主翟成蹊认为这句话只是爱因斯坦引用或改编他人的话,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博主runner time写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真正能改变自己的不是文凭,而是对自我的探索、对自我的教育”。不知这句话是runner time的原创还是引用,但我认为,这句话要比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更让我觉得有力量。但同时,作为教育者也应该反思:因何我们提供给学生可以被忘掉的教育?

补充:根据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余小茅、毛丹丹在论文《爱因斯坦“忘掉……留下”的教育定义及其当代教育意蕴》中的考证,本句名言出自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教育的目标》( The Aims of Education),其英文表述为:Your learning is useless to you till have lost your text-booksburnt your lecture notesand forgotten the minutiae which you learnt by heart for the examination

 

P43 【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评:本书作者在P3的前言中写道:“除孔子、苏霍姆林斯基等公认的大家与《学记》等少数名篇外,同一作者只选最具影响的名言”。实际上,作者不知不觉就选了好几条爱因斯坦的名言。爱因斯坦是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但爱因斯坦是教育家吗?我确实不知道爱因斯坦是不是教育家。于是,又搜了一下相关的论文,发现有好多人在研究爱因斯坦的教育思想,有些研究就是抓住了爱因斯坦写过或说过的一些话,就强化为爱因斯坦的代表性教育思想。我不知道这种论证是否合理,但在对名人的仰望里,神化名人的言行并不少见。

接着我问自己:什么是教育家呢,是完成了有影响力的教育作品,还是培养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我也说不清,好像是,又好像不是。要证明是不是,死后几百年上千年,到时候会有结论的,如果那时候还有人记得你曾存在过的话。

 

P46 【美】菲利普·比格勒

学校最大的财富就是师资力量。

评:学校最大的财富也许是师资力量,但年底轻松获得绩效财富的,可能是学校行政人员。

 

P47 顾泠沅

一所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一个办法:打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持续改进!

评:刚想说一句“深表同意”,又发现,如果教学督导“打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我还上不上课呢?如果只是学生或师生“相互评论”,又何必“打开教室的大门”,冬天没暖气会很冷的。又有多少人,关着“教室的大门”尚且担心被举报……

 

P48 黄武雄

学校该做而且只能做这两件事:打开经验世界和发展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评:现在学校能做的可太多了,开会、准备开会、写材料、交材料……有时候感慨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太少,有时候又感慨学生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在打游戏或睡大觉。我们期待的,和实际发生的,有时候并不一致。我们觉悟的,和我们真正能做到的,有时候也不一致。

 

P54【美】黛博拉·梅耶尔

公共教育的初衷就是培养明智的公民。民主需要教、需要练习,我相信这必须是公立学校的任务。

评:当前,不同的意识形态,对民主的认知并不相同,以至于学校教育是否能培养出明智的公民,要看你怎么界定“明智”了。

 

P59【德】第斯多惠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评:看到这句话,我不是很理解何为“奉送”,搜索以后,发现“奉送”有赠送的意思,但是还是很难理解这句话。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是传播知识,这并不是“奉送”。赠送一般是无偿给与,而教师干活是拿了工资的,怎么能称为“赠送”呢?是否,翻译成“奉颂”会更好些,含有信奉真理、歌颂真理的意思。但是因为并没有搜到原文,也不知道原文是何意了。某种程度上,这句话的适应范围还是有限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讲授法,有的是实验法,未必都通过发现来获取知识。

 

P60【日】永井道雄

办好教育的关键,第一在教师,第二还在教师。

评:这句话只是突出了教师的作用,现在科层化管理越来越严重,教师不过是组织运行的一个螺丝钉而已。这不是说螺丝钉不重要,而是说,什么时候重要、什么时候不重要、哪个螺丝钉重要,有时候,站在不同的角度、由不同的人来评选,结果并不相同。

 

P63梅贻琦

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评:这句话更加突出了教授对于大学的作用,若果如此,把大学老师突击提升为教授就行了。但这显然是我的一个玩笑。由此,不仅教授的选拔很重要,而且,选拔出来的教授能在大学发挥出能效更重要。目前,大学里不乏缺少激情、对单位贡献不大的教授;也不乏对单位、对社会做出贡献却评不上教授的老师。随着大学数量越来越多,教授也越来越多,教授早已不是什么稀有物种了。绝大部分教授身上的神话,是因为你离他们不够近。

 

P64于漪

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

评:对这句话深表同意。我们每年都在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不同的社会发展,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去年你用的很好的方法,可能今年换一批学生就不灵了。于是乎,我们做了一辈子教师,也一辈子都在学做更好的教师。

 

P76陶行知

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评:这句话想表达的意思,也许是“老师的快乐在于学生的成功”。但陶行知这句话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学生并不是老师创造的,老师也没必要去崇拜学生。每个人有自己的能力,有些人你崇拜一辈子,你也达不到对方的能力,这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去崇拜谁,对于个体而言,更重要的是发挥自己能力的最大化,别在崇拜他人的路上掩埋了自己的才能。

 

P83叶澜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评:深表同意!目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大学里能一年写节课教案的老师,都不是那么多。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案变成了互联网上抄一抄、凑一凑,而非自己的原创。由此造成一些老师的教学就是照本宣科、照别人的材料念……另一个现象是,日常见到教师吐槽学校的很多,但能静下心来写教学反思的,少之又少。

我可能是科学网上,写关于教学比较多的博主了。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有些也是随性写一写,但多少还在反思自己的教学、分享自己的教学,不以从事教学工作为耻。一个不反思自己教学的老师,很难贡献出精品教学。

 

P91【德】第斯多惠

再好的教科书也代替不了教师本人的思想和卓识。

评:又一次在这本书里看到了第斯多惠的名字,惭愧的是,我竟不知道他是谁。就这句话而言,我比较认同。教科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教师的作用是教育学生如何把死书给读活、如果把生活过得更加充满活力,而不是把教育给读死、把生活给过绝望。如果学生上了你的课反而变得死气沉沉,你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P93【美】帕克·帕尔默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评: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了世人对技术的痴狂,比如MOOC,比如虚拟仿真。有钱的学校直接把建设任务外包出去,购买了虚拟仿真资源,摇身一变就成了自己的成果。而没钱的院校,对着技术的进步徒有望洋兴叹。

教师应该坚定一个信念:只要自己用心,自己一定可以提供更好的教学!也许这不是最先进的技术,但对于你现有的条件而言,这可以是更好的!而且,这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P139【英】赫伯特·斯宾塞

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

评:目前的学校教育,因为知识爆炸导致需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知识(或信息)导致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反而被忽视了。我们看到,很多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的生活,而处于需要被管理的状态。而我们的教育,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管理。但从效果而言,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这种管理沦为组织运行的一种必要手段,而没有变成学生能带走的能力,管理手段沦为组织运行的臃肿形式,而组织运行的时候又缺少真情。

 

P147【美】威廉·詹姆斯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评:我们的教育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打压:对学习能力的打压,对家庭背景的不屑,对未来的嗤之以鼻……而每个人发自内心想要的,是被肯定。如果你相信这个世界有光,那么,光就是肯定!活在被肯定的氛围里,会更加快乐!如果你爱他,就多肯定他。不是啃定,是肯定!(谐音梗不要扣钱)

 

P157魏书生

当你把学生看成天使,那你天天生活在天堂里;当你把学生看成魔鬼,那你天天生活在地狱里。

评:我无可反驳的一句话。

根据我的经验,刚开学的时候,我还看到一屋子天使,慢慢的,就有天使变成了魔鬼。再过一段时间,有的魔鬼又变成了天使,有的魔鬼更加魔鬼。拉一个魔鬼升天还算容易,一屋子里有很多魔鬼,有时候上帝也会无可奈何。为何?因为每拉一个魔鬼所占用的时间,几乎都是上帝在加班。

 

P182【美】杰罗姆·布鲁纳

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评:有多少老师,在追赶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班级授课制之下,无可避免的造成对个体照顾不周。班级容量越大,彰显个性越难。

 

P186【法】让·雅克·卢梭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评:这句话非常适合研究生导师来细细品味。

学生有了兴趣,再辅以必要的方法和条件,自己就能成长起来。而目前,很多老师既不尊重学生的兴趣,也难以传授其系统的研究方法……学生在摸爬滚打里,好不容易找到个出口,还有可能被导师拦住。导学矛盾,是从导师和学生的内部开始的。

 

P200【美】黛安娜·贝利

如果我的学生们逐渐喜欢上学习的过程,充分享受着求知的过程,珍惜自己所发现的东西,那么我想我已经成功了。

评:很美第一句话。

但是,在“我想我已经成功了”之前,你应该首先确定一下这个过程中,你是否发挥了作用,学生是否因你而改变。现实当中,很多学生的成功,跟母校、老师关系不大,但有些母校、老师,还恬不知耻的说是自己培养了这个学生。你培养了啥?你都对不起学生交的那些学费!

 

P206【美】罗恩·克拉克

当教师拥有标新立异的创造力和自由时,奇迹就会发生。如果教师以他最喜欢、感觉最自在的方式教学,那他的课就会好很多。

评:不一定

某老师前几年学人家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指定学生讲,自己坐在下面点评,一节课下来,老师是感觉自己足够自在和自由了,但是没有被指定的学生,听的一头雾水……究其原因,这位老师的自在和自由,并没有出于教学考虑,而是出于自己的自由考虑。放羊式的教学组织,课堂效果反而不好。

 

P209【美】玛莎·科里奥斯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将焦点集中在科技方面,相信远程教学能够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是我想,教学总是需要教室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关怀。

评:如果学生自学能力非常强,远程教学就会发挥出效果。前几年MOOC搞的风生水起,最近仍然在搞,线上教学在过去三年也被大规模尝试了,但是实际效果怎么样呢?事实胜于雄辩。现在单位开会,有些领导都不愿意线上开。因为担心有人挂了机就去干其他的……那边的技术进步,不代表这边的效果一定跟着进步。

 

P213【德】马丁·海德格尔

教比学要困难得多,因为教要求的是:容许人去学。

评:这句话非常富有哲理性。因为“教要求的是:容许人去学”,既可以包括老师要去学,也可以包括学生要去学。没有可以学完的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正因为如此,教学才生生不息。

 

P243【法】罗曼·罗兰

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读书、追剧,都是与自己的际遇产生了联系,才或哭或笑。写书的作者也许不懂你,但你自己懂自己。对他人的观点,多一些包容。因为这个观点,很有可能掺杂了他自己的遭遇,而你并没有经历那个遭遇。

 

P265【英】约翰·洛克

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能将我们阅读的东西变成自己的思想。

评:为什么填鸭式教学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满堂灌的内容,并没有给学生思考和消化吸收的时间,最终左耳听右耳冒。类似的,即便学生把MOOC的视频都看完了,但如果不边学边思考、边消化吸收,有可能和没学过一样。最终,学生获得了分数,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而目前,就应该警惕这种数据性虚假繁荣现象。

 

备注:因本文内容较多,校对、编辑、修改非常费时费力,内容中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407383.html

上一篇: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四方的爱与责任
下一篇:闲话本科毕业论文抽检
收藏 IP: 117.189.17.*| 热度|

3 王安良 宁利中 陈蕴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