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浅谈大学学报的窘境与发展 精选

已有 8146 次阅读 2023-1-8 16:40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李东风老师撰文引出了这个话题,谈到很多大学学报有些鸡肋的现实窘境。详见:

李东风.大学学报面临的窘境: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371039.html

本文原本是给李老师的博文写的评论,但是评论写到一半,觉得可以整理一下,遂成文。

 

我自己给国内的十几个大学主办的刊物都投过稿,所以,浅谈一下自己对我国“大学学报窘境与发展”的看法。

 

1、整体感觉服务极差,甚至无服务可言

站在作者的角度,比如:审稿效率低、查稿不畅通,拒稿不通知……这些问题有的全有,有的有部分,还有的时有时无

审稿效率低,比较常见的是动辄审稿1~3个月。其中比较奇葩的有两种现象:①某些期刊明明已经约定了3个月不录用视为退稿,结果,过了3个月还在审稿中,甚至是一拖再拖……甚至还有过了很久以后通知作者录用的,合约意识淡薄。②约定了3个月不录用视为退稿,结果,不早不晚,每次都是恰好到了3个月给你退稿,浪费作者的时间。

查稿不畅通,体现在邮件发了不回、电话打了不接、系统查了长时间稿件状态无变化,甚至过了半年还是“新到稿件”……

拒稿不通知,几乎也是很多中文期刊的通病了。有些是只有作者自己主动登录系统查才知道被拒稿了,还有些是反复打电话催才知道被拒稿,其中打电话催的,很多作者担心不催不拒稿、一催就拒稿。如果明明已经拒稿了,为啥不及时更新系统信息或者给作者发拒稿邮件呢?

除了这三个问题,还有一个极差的体验是投稿系统是摆设。有些编辑部既允许邮箱投稿,又设置了投稿系统。结果,有些投稿系统就处于半瘫痪状态。

类似的问题,是时至今日,还有一些期刊要求作者邮寄纸质版稿件进行审稿。我是真的无法想象,编辑部是出于何种目的,还要接受纸质版的打印稿。有人说,这是为了提高效率,让作者觉得有必要、有针对性的投稿。是啊,这么荒谬的想法,这大概可以解释李老师所提到的为啥大学刊物优质稿源少了。编辑部没有站在作者角度考虑,而是想着自己怎么提高所谓的“审稿针对性”,你不是自己把很多潜在的优质稿件拒之门外吗?

 

2、机构设置的组织&制度困境

部分大学的学报编辑部目前仍然是事业单位内部的内设机构,而没有独立出去进行市场化运营,这导致大学学报不能收取高额的版面费、发布有偿商业广告也受限……总体结果是收入少、开支大,缺乏上升动力、面临诸多阻力

比如,《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不向作者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等任何费用。不收任何费用,导致期刊的办刊经费很大程度上就只能来自于上头。这个上头,包括主管单位拨款、主办单位出资、期刊自己争取到的经费支持(但是这部分经费僧非常多、肉极其少)。由此导致,想要提升编辑部的积极性,非常困难。而且,从上头争取来的经费,在使用方面也管理严格,并不能随意的使用。有可能,普通的编辑加个班,要拿到加班费,都是困难的。



(截图来自 https://xbzrb.hbu.edu.cn/CN/column/column3.shtml

 

但是,另一份期刊《XXXXXX》,是很多老师并不陌生的教育类期刊(甚至被很多人视为教育类水刊),这就是一本市场化运营的期刊,根据2022年网友的反馈,这本期刊的版面费,各位直接参考下面的截图好了。




(截图来自 万维书刊网)

 

两相对比,大学学报明显是穷办刊。也许这可以解释第1条为啥大学学报服务差,大概很多大学学报,穷的只剩下臭脾气了!当然,这只是我的玩笑话。

 

3、做派守旧与校内优先

刚才说的,有些大学学报还让作者邮寄纸质稿件呢。什么年代了?什么工作方式!

再比如,还要严格限制论文篇幅,字数少了不发,字数超了也不发,摘要字数不符合期刊要求也要求作者先修改再重投,最后录用了以后又嫌改的不符合字数规定还得继续改。

再比如,对第一作者的身份做出规定,诸如不发硕士一作、不发学生一作。

再比如,对论文的基金项目有要求,喜欢挂了国字号基金的论文。

甚至,认为名校的投稿要比普通高校的稿件质量好,这种用整体现状来审视个体的做法,便捷但不精准。

这些做派,反映的是编辑部不是在审视论文,而是高高在上的认为:形式大于内容。此类保守甚至荒谬的规定,对青年学者造成很大伤害。

 

校内优先这个词,已经被很多国内学者研究过了。基本描述的是期刊对校内稿件的发表赋予优先权。骆瑾等研究了24种“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发现有18种高校学报校内发文比例较高,具有较强内向性;赵仁杰等研究了2004-20131367个中国高校学报的数据,在其研究数据中,本单位发稿比例最高的达到98.7%,平均值仍为49.8%。当然,赵仁杰等使用了自我保护、本校偏袒、“资源诅咒”等词语来描述我所说的“校内优先”。

表面上看,校内优先对于本校而言是自我保护、本校偏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畸形的存在。当校内优先情况高达98.7%的时候,基本上就关闭了对外开放的大门,长此以往,则故步自封。即便只有49.8%,这也意味着其他单位的同仁要面临更残酷的淘汰率。对于研究成果产出少的单位,还造成其刊发的论文很可能质量一般,即:外面多好的论文都在限制他们进来,而本校多烂的论文,如果不存在所谓的“原则”问题,都能发表。如此,则进入恶性循环。

和校内优先形成对比的,就是市场化运营的期刊。实际上,市场化运营的期刊是在经济和质量间寻找平衡点:越牛的期刊,论文质量越高,是质量带动经济模式,大家得先过质量关,交钱还得排队,你想交版面费人家都不一定给你机会;质量搞不上去还要追求经济效益的一些期刊,开始从月刊变成半月刊、旬刊甚至周刊,作者是先交钱,然后排队等着论文见刊。周刊模式,一定程度上既满足了诸多作者的发表需求,还想要满足作者见刊快的需求,是市场催生的产物。但是周刊的质量长期提不上去,最后有可能沦为水刊。只要绝大部分单位在认可度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这种水刊的生命就会走向终结。

做派守旧与校内优先,都不是面向未来的做法!

 

4、人员配备不足

个别大学主办的期刊,实际干活的人,主编加编辑最少的甚至就三四个人的,主编是领导岗、不直接从事最基本的编校工作,下面实际干活的人有限……遇到主编在校内岗位调动、编辑有事请假,编辑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瘫痪几天,再蹦跶几天。

之所以把人员配备不足单独提出来,是因为人是关键要素,有了人,才更有活力。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能干完基本工作、让作者满意就已经很不错了,哪还有精力做其他事情。

就比如期刊邀稿这种事情,大牛的稿件怎么是那么容易邀来的。

 

5、要鼓励牛人投稿并按SCI奖励吗?

李老师提出“鼓励牛人每年至少向校报投稿一篇,优先发表,按SCI待遇奖励”,我觉得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操作层面可能面临几个困难。所以,我不是完全否认这种做法的可行性,而是认为这种做法可能面临一些实际问题。

优质稿件是有利于提高期刊影响力的,但是一般牛人本身很大概率是不缺SCI的。都已经是所谓的“牛人”了,应该不至于缺少SCI吧。1篇论文的奖励,对“牛人”可能是可有可无的。青椒不算,因为好多东西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包括对财富的看法,会随着人财富的积累量变引起情感改变。

另外,牛人很可能会有一个团队,一旦这种政策执行,会导致团队里的人打着牛人的旗号来发文。比如牛人挂一作,既对编辑部有了交代,团队的人把活儿干了还收获了奖励。这种风险是有的。

还有一点,对牛人邀稿,带有人情性质。也不管这篇论文质量怎么样吧,反正牛人交过来一篇交差,普通期刊是否对这篇论文的质量有相同的评价要求呢?比如,2020年,某人文类期刊连续两期邀请了一些牛人做了个笔谈的栏目,因为是笔谈,较多的文章就只有3页内容。我看了以后,感觉不痛不痒。说没有内容,还有点;说很有收获,不可能。这个期刊常规的论文一般是10页左右,但是两期笔谈里的文章,文字量明显低于常规收稿。这个期刊2020年全年发文112篇(不含绘画作品、征稿启事等),两期笔谈占了9篇。但是再看引用数据,2020年该期刊所有发文中,被引用次数最高的达到109次,而这几篇笔谈的文字,被引次数能进入前40名的,都少之又少。看到这里,请您再回到这一段文字的最开头,“对牛人邀稿,带有人情性质”。除了引用数据,邀稿还能传递什么人情,就不清楚了。

我的建议是:给作者惊喜!

为何编辑部每年不搞个评选活动,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比如,可以看一下过去几年哪些作者对期刊质量提升有突出贡献,给他们发个奖。哪怕只是一张奖状,也是对作者过去工作的认可!当然,能变现就更好了!把他们聘请为审稿人或者撰稿人,让这些对期刊质量提升有实质贡献的人继续多做贡献。

另外,也可以吸引最近几年退休人员撰稿、奖励,既可以增加退休人员的收入,还可以让退休人员继续发挥余热。而且,因为退休人员牵涉的利益关系相对较少,有可能撰写稿件会更用心。比如最近几年在呼吁的回归初心、潜心研究,有可能退休人员用点心,一年贡献一两篇高质量论文,对期刊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6、提升期刊影响力需要三性论文:基础性、创新性、综述性论文

“基础性、创新性、综述性”这个提法是我脑袋一热提出来的,区分并不绝对,代表了我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看法。

基础性论文,指的是贴近第一性原理类的论文,能够奠定一个学科、一个领域的基础。因为是基础,很多同行绕不过去这类论文。现有期刊发表中有一种误解,认为最新的才是最好的,这是偏颇的。能把本领域的根本基础找到,这本身也是很难、很有价值的工作。而这个基础,有可能是好似你知我知大家知,却没有人去系统研究,似是而非。

创新性论文,这一点不需多说了。但是需要补充的是,要发表创新性论文,需要期刊有勇气、有准备、有魄力。实际上目前我们看到的很多研究,真的没有那么创新。有些创新的东西,可能只是灵光一闪,并没有那么系统的研究,这需要期刊、审稿人等帮助作者去完善这个创新,并给他们一个舞台。如果短视一点的话,能够引发同行关注、预期后续会有人跟进研究的论文,也是能为期刊带来“好处”的论文。从这一点而言,创新是相对的,但在论文中把创新性论述清楚却是必须的

综述性论文。优秀的综述性论文一定可以帮助期刊提升其在中文期刊中的影响力!!!原因在于,除了所谓的大牛、知名学者,我们还有很多研究生正在进入这个领域。对于新人而言,好的综述对他们有很大帮助。而且,很多老师也建议学生先去阅读一部分综述来了解这个领域的进展。不管SCI在世界上有多么被认可,我们本土的语言环境是中文为主。相对的,对于很多中国学生而言,阅读中文论文的难度也要低于阅读英文论文。基于这样的背景,我更建议:中文期刊首先办好中文期刊,服务以中文阅读习惯为主的读者,有实力、有条件的话,直接单独开办纯英文期刊,用纯英文期刊去冲击SCI,有可能在世界范围内更具有可行性。目前,即便中文期刊冲进了SCI,其读者群很可能还是以中文阅读习惯为主的读者。当有一天我们的综合科研实力在世界绝对领先的时候,那时候,因为绝对领先的地位,即便我们发表中文论文,也会吸引国外同行来阅读、来研究。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主要学术性参考文献:

[1]骆瑾,王昕.“双一流”高校工科学报校内发文量与学术影响力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1,32(02):274-280.

[2]赵仁杰,刘瑞明.本校偏袒下的学术质量“诅咒效应”——来自中国大陆(2004-2013)高校学报的证据[J].世界经济文汇,2018,No.243(02):21-3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371105.html

上一篇:2022年Life总结
下一篇:教师可以减负吗?
收藏 IP: 1.204.107.*| 热度|

17 王安良 杜永军 黄永义 史晓雷 孔梅 胡想顺 崔锦华 焦飞 宁利中 李学宽 刘欣 汪凯 郑永军 吴晓敏 杨正瓴 杜占池 周向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