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附议“双一流”建设 精选

已有 8257 次阅读 2020-7-28 11:15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双一流, 教学, 教育, 人才, 正常

看到科学网上发表了张端鸿博士的一篇文章,题目叫《首期“双一流”迎来收官,“千亿工程”建设效果如何?》。本来以为又是一篇鼓吹光辉业绩的文章,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读了。但很庆幸,这是一篇很理性看待“双一流”建设的文章,甚至不同的读者,有不同感受。

 

读罢全文,为中国还有理性思考中国高等教育的人而欣慰,一些内容也引发了我自己的思考。

以下内容纯属笔者撰写,如有对原文的过度解读,属笔者个人感受,文责由笔者自负,请勿对原作者进行诽谤,特此说明。

 

1、夸大的文章题目

我估计这篇文章的标题有可能是编辑选的,题目叫《首期“双一流”迎来收官,“千亿工程”建设效果如何?》,但正文并没有正面回答建设效果如何,所以文章题目有夸大或文不对题的嫌疑。从行文风格来看,张博士应该不会自己起出来这样一个“惊悚”的文章标题,因为文章内容是很客观、理性的,甚至有些表达还很含蓄,而不至于夸大成这个样子。

 

2、顶尖科学技术和顶尖人才培养,如何评价?

原作者提出:“双一流”政策最为核心的关切是顶尖科学技术和顶尖人才培养。

那么,这两个核心关切如何评价,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首先,如何界定“顶尖科学技术”?笔者认为,必须放到国际视野去界定。如果支撑指标还停留在国内,那不是自己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拉一圈国内的专家给你做个鉴定结论是“国际领先”,有多少可信度?评价不能盲目的去跟从所谓的“专家意见”,这既包括国内的“专家”,也包括从国外请回来的“专家”。而应该看实际效果,究竟做了啥?对社会进步有啥意义?对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有啥影响?是否弥补了我国的技术短板?多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的技术短板?和国际同行相比是否得到广泛认可?最简单的评价就是看市场和应用了,得不得到认可,市场数据会骗人,但市场数据不会一直疯狂的骗人。选取权威的数据来反向评价,比招募一批“专家”开会讨论可能还要准确。不是有句话说得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第二,如何评价“顶尖人才培养”?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不太需要讨论的问题。因为从目前的学制而言,我国的本科生学制一般都在4年,学生学业还没完成,就成为“顶尖人才”了?有些天才级别的“顶尖人才”,不是因为我们培养了他们,而是人家本来就是天才。最后还好意思把人家的业绩拿出来装点自己的门面,羞不羞?能给这些天才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而不施加阻力,就已经很不错了。是成就天才变成“顶尖人才”,培养是很难做到的。如果真能培养,建个工厂,批量化生产就行了。真要落实到培养方面,不如多在软硬件条件方面下功夫,美其名曰“培养”。

我比较认同张博士未来的人口比较优势必须从规模走向素质和能力”这个观点。我国是人口大国,把已有人口数量基础向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对社会进步的意义是巨大的。这一点不能光在口号上喊,要配套政策落实,并给出一个卧薪尝胆的时间,才可能有质变。过去这些年为啥人才培养没有想象中那么成功,也值得政策制定者、管理者深思。

 

张博士提出:“双一流”建设成效始终被一种关注排名、关注指标、关注数据的倾向所左右

笔者附议这个观点。如果某些“双一流”高校还只是用数据和指标来搞建设,不如“双一流”建设雨露均沾、百花齐放。另一个反向的思考是:抛开某些指标,某些高校的“双一流”业绩是不是靠资金投入砸出来的?如果不投入这些资金是不是某些业绩依然能达成?比如,论文数量,可能不投入那么多资金,在论文导向下,依然有很多论文产出。甚至,一些没有得到“双一流”资助的反而做出了类似的业绩,是不是也值得反思呢?对于一些按照排名规则搞建设的,也不能盲从于排名。篮子就这么大,有排名,就一定有顺序。但实效才是评价的根本。空有排名而没有实效,纸上功夫!

 

3、竞争性文化的反思

诚如张博士所言,“双一流”的动态建设改变了以往“985”、“211”的固化阵营。

但动态调整落实了吗?多大程度上进行了动态调整?

如果下一波动态调整还仅仅是篮子里的上下搅动,而不真正落实到全国高校,恐怕这波建设就会变成张应强在《“双一流”建设需要什么样的学科评估——基于学科评估元评估的思考》中指出的:双一流”建设事实上成为这137所高校之间的比赛和排名竞争,成了“富人的游戏”。…… 至于各高校排名百分位的“进步”,这主要不是“建设”的结果,而是因参评高校数量由59所增加到101所所致。这就是说,除非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做出重大调整,以及参评高校数量增加,否则,全国高校各一级学科的等级排名“大局已定”。这就是学科排名竞争中的“天花板效应”

关键是要切实落实动态调整,才能激发没入选的后发赶超、落选的卧薪尝胆

至于下一轮名单如何,不妨以观后效。

 

4、头部高校对全球顶尖学者的吸引力

这里面张博士写的很委婉:在全球高等教育财政日趋紧张的前提下,“双一流”政策跟我国的各项人才政策相配合,形成了比较显著的资源投入优势,持续形成全球顶尖科技人才的“净流入”

简单翻译一下:我国有钱,所以有吸引力。我不想过多的讨论这条,想讨论一下所谓的“净流入”。

有没有数据看一下,所谓的“净流入”有多少是华人?“净流入”之后是否又做出了前文说的“顶尖科学技术”?我不排斥华人科学家,我只是觉得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可能需要有关部门警觉:有些华人本来就可以留下,为啥是转了一圈花大价钱引进回来?人才外流问题,要从工作环境、工作氛围等下功夫,争取留住人,而且要争取不仅仅靠资金来留住人。

此外,投入这么多资金引智,不能只看名头,还要见实效。诺奖级的人物也引入不少,走了多少?又做出了啥?有哪些短板还需要弥补?无力引进诺奖的高校又该怎么发展?

中国的高校不只是头部高校要发展,普通高校也要发展啊。

建议国内的人才头衔就不要放到支撑指标里了,都是一个大锅里分出来的,总数就那么多,较啥劲。多鼓励国内的帽子人才做出真东西,更有利于他们赢得国际声誉。

 

5、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不要只看留学生的人数有多少,要多看看来自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有多少。当我们的高等教育都能吸引大批发达国家留学生加入的时候,那才是优质的国际影响力。反之,还有一批处于全球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学子来我国求学,那很正常,因为他们当地的整体环境就是不如我国,来我国留学也不足为奇。

 

张博士提出:当前“双一流”高校更加重视科学研究,而对人才培养有所忽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高校最终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力

我也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我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大刀阔斧的改革态度。培养一届本科生要四年,再来一轮实验实践就又要四年,我们需要不止一点卧薪尝胆的精神来锐意改革。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不断优化,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只看数量不查质量的作法,极不可取!

 

陆游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出了发展的真谛。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附:

张博士原文链接:首期“双一流”迎来收官,“千亿工程”建设效果如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7/443350.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243950.html

上一篇:59分的尴尬——在线课程学习有感
下一篇:悉尼皇家植物园:总有惊喜在等你
收藏 IP: 101.114.15.*| 热度|

28 梁洪泽 郑永军 王安良 杨正瓴 江绍锋 宁利中 王恪铭 郑强 黄永义 季丹 王卫 文克玲 史晓雷 张启峰 左小超 许培扬 武夷山 吕洪波 姚伟 吕泰省 周忠浩 孙颉 曹家樅 缪惠全 徐耀 曾杰 马军 郁志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