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_D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289390715

博文

老师们,你上一门课,自己搭进去多少钱?

已有 4222 次阅读 2019-5-26 13:34 |个人分类: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学, 教育质量, 本科教学, 通识教育, 课程建设

老师们,你一门课自己搭进去多少钱

 

从雇佣关系而言,老师上课是履行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内容。按理来说,在单位上班,应该赚钱才对,但对于教师这样一种神圣的职业,我相信,很多老师也和我一样,一定经历过自己上课还要搭钱的经历。

2018年上半年,开设了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旅行安全与旅游文化》,之所以开设这样一门课,主要是想和学生分享一些旅游文化方面的内容(鉴于目前很多自媒体的文章标题惊悚、内容乏味、缺乏深度等问题),同时也适当提醒一下旅行安全方面的内容。但开始一门新课的难度是相当大的,特别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一门可借鉴的课程。于是,自己搭钱上课就开始了。

第一搭:教材。

作为门外汉,我并不是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的,仅仅是凭着自己的爱好和以往的积累,只能是信口开河。要想真正上好这门课,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内化为自己可输出的内容,才更适合自己。特别是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而言,决不能搞成和专业课一模一样或照搬专业课。因为学生来源于不同专业,通选课更多的是思维引导,而不是专业强化。建设初期,从图书馆先后借阅了大量相关专业课书籍,其中只有谢春山老师主编的《旅游文化学》和喻学才老师著的《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值得借鉴(两本书内容相对严谨、编写相对更精心),其他著作看起来可借鉴的内容不多,特别是贵州省政协编写的那套《贵州旅游文史精编》,内容极其不严谨(各种小道传说充斥期间、流于山高水长等的形式数据堆积、缺少严谨的论证),甚至有误人子弟之嫌。

尽管阅读了这么多的著作,但和我规划的课程内容并不吻合,比如,现代旅行中经常去的佛寺、道观、旅行摄影等内容,并不是这些著作所能涵盖的。一方面,继续从图书馆借书补充,另一方面,图书馆没有的书就得自己花钱买,买这些“教材”(其中有一些是科普著作)前后花了上百元。

 

第二搭:课程内容建设。

大家教学过程中应该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案例是学生身边的,那么学生会更感兴趣,也就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在本课程的旅行摄影部分,一方面简单的介绍了一些摄影常识,另一方面,增加了大量拍摄于校园的案例照片。其中先后至少拍了三次,包括常规拍摄、航拍等,每次拍摄完毕学生也非常辛苦,请他们吃个饭也是顺理成章。但这笔钱不可能从科研经费里出,没办法,还只能自己搭,吃了几顿饭大概又搭进去上千元。值得庆幸的是,学生能从这些校园实例中有所思考,至少预期的教学目标还是达到了。

image.png image.png

校园内同一位置不同视角的两张照片,你更喜欢哪张照片,为什么?类似的照片在学校里拍了一系列

题外话,第二次拍摄的时候,学生推荐了一个吃饭的地方。吃到一半,门口那家店就着火了。当时饭店老板很好,第一时间就疏散了在场的人,也没顾上结账。火灾第二天去我再去结账,老板没有营业。又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结账,老板表示不收钱了,当天没烧死就算不错了。但毕竟我们已经吃了一部分,还是坚持给老板结账。小本生意,谁都不容易。

image.png image.png

(第一图:逃出火灾现场后在操场拍摄;第二图:第二天去结账时拍摄)

image.png


image.png 

(航拍图)

第三搭:教学材料。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参与到课程当中。在教学计划中设定了一节课的夜景光绘,所需的材料就都需要自己去购买了,买的钢丝棉等消耗性材料,又是几百元。其中还更新了部分摄影器材配件,因为自己以后还会用,就不算到搭钱的范围了。

 image.png

image.png

基本达到教学预期,但因为晚上下雨了,也不是太完美。调课的话申请场地也很麻烦。幸运的是当天学生反映还可以

image.png


image.png

(学生手机拍摄效果)

 

这门课是36个学时,副教授税前40/学时,课时费税前合计是1200元。

直接投入到这门课的钱就超过了课时费,间接投入其中钱就更别说了(各种原因,不便细表),但搭钱是妥妥的。

幸运的是,这门课开了两个班,当年又参加了学校的教学竞赛拿了个一等奖(税前3000元奖金),总的来看,虽然当年上这门课还是赔钱的,但所幸还没倾家荡产。

 

为什么老师上课会搭钱?我想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一,因为老师想上好课。如果老师只想混日子,大可以选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就行了。但恰恰是因为一些老师还有良知、还想对学生负责,所以他或她愿意花大力气去研究一门课、重构一门课,哪怕是自己搭钱,也在所不惜。至少自己努力了,良心不会痛。

第二,对课程建设的投入经费不足。传统的课程建设经费往往要依托教改课题来投入,有实验类的课程一般是对实验材料购买的经费投入。但教师想上好一门课,绝不是一本教材、一堆材料就能解决的。当前,很少听到哪个学校设立专门的无差别课程建设经费,用于补偿愿意主动改善教学效果的老师,造成这部分老师想上好课时,只能自己搭钱。甚至有时候搭的钱少时,有些老师也懒得为了几百元去折腾报销。

第三,繁琐的报销制度。如果说报销制度不合理可能会得罪一部分人,所以我还是用繁琐的报销制度吧。比如请学生吃饭的钱,不太可能光明正大的报出来。但想象一下,自己家里过日子,请朋友来帮忙,你请人家吃个饭不是正常的吗?有的老师会说,可以给学生开劳务费啊。第一,能开劳务费的前提是有教改项目,如果没有,从何列支?第二,有了教改还不行,还得教改的经费充足。我申请到两个教改,一个五千元,一个一万元,写教改论文时候稍不留神就要五六页,两篇教改论文的版面费基本就把经费用光了,哪里还有余额支付劳务费呢。把师生关系简单的变为付钱干活的关系,远没有一起吃个饭、聊聊天收获大。而且,到财务报销也不是个省力的活儿。

 

怎样避免教师上课搭钱呢?也提几个粗浅的建议。

第一,成立无差别资助教学改革基金,用于资助老师搭钱的这种情况。老师提供申请材料、证明材料等,审核后报销。

第二,教育经费更多的流入教学一线。教改课题应重点支持一线教师,如果一线教师连课都上不好,某些领导所提的“架构”“设想”“模式”是肯定不会成功的。让人费解的是,一些教学领域的奖项,不上课或很少上课的领导占据了不少名额。

第三,依托图书馆实施教材随时补充计划。当教师缺少相应教材的时候,图书馆应及时补充,而不是非要按照季度、按照年度去完成采购。这样在教材这一环节既可以做到老师能及时读到相关的书籍,课程开始后学生也可以去借阅这些书籍来扩大自己的视野。对老师、对学生都是有益的,而且可以提高书籍的针对性。

第四,完善间接投入的报销渠道。其他与课程教学无直接关系,但确实属于因公但却是老师自己搭钱的情况。

 

本质问题:让热爱教学的老师有归属感、获得感,他们对教学的贡献才会更加精彩!

一所学校,应该首先让教师有希望、有奔头,他们才能把理想信念更好的传递给学生!画饼充饥不能解决现实的问题,实干兴邦才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备注:谢绝转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181258.html

上一篇:澳大利亚408访问学者单人签证攻略(附件材料准备篇)
下一篇:2019年上半年的课程评价(学生视角)-周二班
收藏 IP: 1.204.89.*| 热度|

15 贾玉玺 黄仁勇 王从彦 李明阳 杨正瓴 杨军 徐耀 毕重增 李东风 郑永军 韩玉芬 冯大诚 张骥 梁洪泽 xuqingz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8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