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认知实验室STC-LA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guo

博文

学术会议初体验:普心实心年会与北大论坛 精选

已有 3826 次阅读 2023-4-27 19:01 |个人分类:实验室近况|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会议初体验:普心实心年会与北大论坛

(余婕 李烺玉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时空认知实验室)

 

 

参加学术会议是读研期间难得的体验。很高兴最近我们各自主要参与的工作先后被“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与“2023国际心理与认知科学联合论坛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论坛”接收,分别在会上做了展贴报告和口头报告,趁记忆还热乎分享一些参会的经验和思考。

 

u  普心实心年会(展贴报告,浙江金华)


1.jpg

2.jpg

ü  关于展贴报告

1. 制作展贴海报前需先确定会议是否提供统一模板和尺寸等要求,若有则需按照要求来设计海报。学术海报模板网站推荐:posterpresentations, makesigns, genigraphics, posternerd。

2. 建议先在word文档中建立海报内容的大纲,大纲中每部分的内容尽量以图片为主,文字尽量简略,突出重要内容即可。如果是综述类文章缺少图片,可以使用一些相关论文中的合适图片并注明来源,或者将文章内容归纳成图表的形式呈现,视觉效果会更好。

3. 根据word中整理好的海报内容,填充到海报模板中去(用PPT就可以制作,操作简单)。排版时注意标题、正文、图注等内容的字号大小层次(为保证印刷清晰,如选用微软雅黑和Arial字体建议字号不低于25);各板块内容有效组织,为观众提供明显的视觉浏览动线;最好用纯色背景,使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不同类型的内容,但颜色避免超过3种且与模板的主色调一致;最后,不要忘了在海报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便于会后与其他参会者沟通交流。

4. 在展贴报告交流环节,会有其他参会者询问研究内容。梳理海报内容时可以顺手草拟一份讲解稿,在实际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听众的问题逐渐完善讲解内容,其中有价值的建议还能帮助自己优化论文的内容。

3.jpg

4.jpg

 

ü  关于参加线下会议

1.  一般学术会议包括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分会场报告无法兼顾,因此在会议前应做好功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报告,提前做好时间规划便于转场。

2.  建议早点到会场,在靠前的位子方便拍照记录,有的比较火爆的会场去晚了可能就没有位子。

3.  听报告时不必强求当下就听懂,可以多关注报告专家们如何讲述他们的研究,也就是“怎么讲好故事”。对感兴趣的报告进行记录、总结,在会后查阅相关的论文做更深入的了解。

4.  建议在参会胸牌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单位(如果牌子上没印的话),与会场的老师和同学交流时方便做自我介绍。

5.  展贴报告环节不仅可以跟其他人介绍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跟感兴趣研究的直接参与者进行一对一的当面交流,收集研究灵感、认识潜在的未来合作对象。此外,还可以通过跟其他研究生的工作横向对比评估自己的研究水平,发现优势,看到不足,激励自己更进一步。

6.  线下的学术会议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学术圈氛围的机会,对于还在考虑未来是否继续学习深造的同学来说,或许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些做出决定的理由;对于计划继续学习的同学来说,会场中与心仪老师的直接接触可能有助于未来的进一步沟通。

7.  线下会议通常与报销密切相关,要妥善保管会议通知、费用发票、支付记录等材料。另外,不要忘记跟大会物料、自己的海报等合影(对就像我们放在前面的照片那样)。风过留声,雁过留痕,留下这次参会的印迹。

 

u  北大论坛(口头报告,线上)

5.jpg

6.jpg

ü  关于口头报告

1.  眼尖的同学或许已经发现了,我们参加两个活动使用的是同一篇论文。因为两个活动的性质不同,并且投稿前也分别跟主办方确认过稿件要求,所以不存在一稿多投的问题。有的会议要求投稿的稿件不能再向其他会议投稿,这种就需要特别注意。

2.  做口头汇报的PPT依然建议先在word中把报告的内容先建立大纲,再逐页梳理出来。如果像我们一样恰好之前做过展贴报告了,就在展贴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听众意见进一步完善即可。

3.  PPT中尽量避免放大段的文字内容,最好以图片和图表为主,辅以概括性的文字。

4.  提前了解报告的时长要求,正式报告时一定不要超时。比如7min的报告时间,可以2-3min介绍研究背景及创新点,3min实验设计和结果,1-2min总结。开头研究背景部分可以多花点功夫切入得有趣一些,从一开始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5.  PPT完成后一定要使用排练计时从头到尾多讲几遍。一开始可以准备一份逐字讲稿,多练习几遍之后通常就能达到脱稿状态。如果排练时一直超时,就需要精简不太重要的细节(比如一些例证)。报告的核心在于这个研究关注的科学问题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来做,得到的问题答案是什么,这三部分讲好了故事也就完整了。

6.  汇报结束后通常会有老师点评提问环节。一般来说老师的问题都会在自己的射程范围之内,所以不必过于紧张。如果遇到实在无法回答的问题也不用害怕,真诚感谢老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自己下来会好好思考,尽力完善这项工作。

 

u  后记

四月份因为参加这两个会议变得忙碌而充实。学术会议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你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跳脱出来,按个暂停:去总结,回头望过去做了些什么;去计划,往前看未来应该怎么做。更不用说出去开会之余还能“顺便”去看看美丽的景色,尝尝当地的食物,大脑、眼睛和胃都尽兴而归,这段经历不管什么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很珍贵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702-1386015.html

上一篇:Now you see me —— 在下“时空干扰”
下一篇:毕业季的一点心得体会
收藏 IP: 183.227.232.*| 热度|

2 郑永军 黄永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4: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